<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原作者:张洪军、张玉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纪念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38周年!怀念对越自卫还击战和防御作战牺牲的烈士!</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改善那拉地区的防御态势,经过二个月的充分准备,师组织指挥步兵第595团七连配属师侦察连二排组成的五个突击队,.利用敌九八二团与八八一团换防之际,9月8日上午10时30分,采取精兵奇袭方式对574号阵地西山头1、2号哨位发起勇猛攻击,597团的原明带领17名队员,对211高地进行突袭,一举全歼211高地上的守敌,越军随即组织兵力反扑,在付出30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最终无奈地放弃了211高地。在我兵力、火力佯动配合下,敌误判我发动团规模的进攻。收复211高地1号和2号哨位,突击队员们以讯速、隐蔽地接近敌人,以大雾、小雨作掩护,奇迹般的出现在敌人面前,一举夺占211高地1号和2号哨位,毙伤敌人十四名。战斗前后仅用了十六分钟,打了一个干净利落、代价小、战果大的漂亮仗。接着又歼灭增援反扑之敌270名。总参、总政评价这次战斗是:此次战斗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战果灵活,指挥果断,协调密切,士气高昂,以小的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12时11分至翌日佛晓敌组织了四次排规模的反扑和30余次班.组偷袭均被我粉碎,歼敌180余人。此战战机选择巧妙,精兵奇袭神速,战术运用灵活,一举取胜,改善了我防御态势,打乱了敌那拉方向换防部署,迫敌一段时间在该方向有3个团建制组织防御。</p> <p class="ql-block"> 在东山方向,越军防线与我军防线犬牙交错,而且部分在地形上居高临下对我阵地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在盘龙江以东的395高地,其上满布天然洞穴,地形复杂。越军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盘踞其中,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并且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同时与侧翼的436高地、-23号阵地以及周边的三个无名高地相互呼应,构成了立体交叉的防御体系。利用地形上的优势,牢牢地控制着我军防线上的几个阵地,只要我军阵地上有任何异动,这几个高地上的越军火力就有反应,对我军附近的阵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有鉴于此,我军决定拔除395及其周边的几个高地,以减轻我军防线的压力。经初步研究后,138师决定以步兵414团7连为主,同时配以师直属侦察连、师直属防化连、工兵、沈阳军区无线电通信、干扰营、机枪连、炮兵、军工共计8个兵种参与今次的拔点作战行动。</p> <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17日拂晓,414团7连分成搜索队、两翼警戒分队、攻击分队、连基层指挥、预指几个单位秘密进入进攻出发阵地集结。为了捕俘,师直属的侦察连也随后进入了阵地待机,但在进入阵地运动过程中被越军发现,越军立即向侦察连所在的位置开炮,无奈之下,侦察连立即撤退,越军的炮火向侦察连撤退的方向穷追,由于撤退及时,无一人伤亡。7连由于位置靠前而且隐蔽良好,退路也被越军炮火封锁,决定留在原地待机。随后越军向该地域进行了长时间的炮击,隐蔽其中的414团7连受尽折磨。但由于隐蔽得好,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随后,越军见我军阵地没有什么动静,炮击逐渐平息。</p>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夜间,天空漆黑一团,下着阵雨。师直属侦察连再次进入进攻出发阵地待机。22:30分,各个单位开始向冲击出发阵地运动,每个队员平均负重30多公斤,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一步步向前爬行,很多队员的衣服被乱石锋利的边角刮得破破烂烂,部分人身上甚至被刮得鲜血淋漓,班长杨荣伟从7米高的悬崖失足掉进石缝间,为怕暴露,强忍着剧痛不吭一声,爬上来继续前行。7连战士童培友甚至不惜冒死在雷区以身开辟通路15米……六小时以后,所有的单位全部秘密占领距越军阵地仅几十米的冲击出发阵地并且顺利展开,突击分队与穿插分队按照预定分配的任务分五路继续向前摸进,秘密接敌。负责436东南无名高地的1班,在距离越军屯兵洞前五米的地方潜伏下来,担任主攻395高地任务的5班,摸进到与越军仅隔一条堑壕处……</p> <p class="ql-block"> 王成排,67军199师595团8连战士。邹城市城前镇后瓦村人。1985年8月22日,在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20岁,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王成排,在老山防御作战中担负我军一线阵地军工任务,在铁血军工路上所吃的苦、受的累那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每年雨季,雨多路滑,交通壕被雨水泡得一碰就塌,近七十度的山坡在雨水的冲浇下变成了不可攀登的天梯。还有的战士被滑进雷区而炸断了腿,血与泥浆混合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595团八连的战士,在军工路上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几乎每天要在这样的路上爬二、三十里。军工队全体指战员怀着对战斗任务负责、对前沿战友负责的精神,不叫苦无怨言,千钧重担自己扛。他们还经常向前沿的坚守分队战友征求意见,力求把军工工作做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王成排他已熟悉了越军炮弹的落点变化规律,加上越军打得大多是迫击炮,这相对也好防一些,当路段上越军炮火集密和激烈时,他就暂在战壕里躲一躲,当越军炮火一停了下来,他马上背起弹药飞跑一段,他就是这样跃进前行。</p><p class="ql-block"> 王成排和他的战友在往前沿送弹药食物的同时,还要抬送伤员和烈士。抬送伤员下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边的要用肩抗着,上边要用手抬着。抢运烈士更是艰难,天气好不行,因为越军能看到;能见度不好还不行,怕走入雷区,有的烈士身躯已腐烂,身躯爬满了蛆虫,臭味熏人。并且,硝烟弥漫,炮弹轰鸣,战斗继续。</p><p class="ql-block"> 8月22日中午他大汗淋漓地赶到了168高地上。他和其他战友放下弹药物品急忙后撤,一是在上面目标大,多待一秒都会有生命危险,二是还有新的战斗任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在完成任务归来途中被越军炮火击中光荣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 冯守营,汉族,1964年出生于邹城市太平镇南亢村人。初中毕业,在家务农。1984年11月,应征入伍。3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在军事训练中,曾取得优秀成绩。</p><p class="ql-block"> 1985年3月,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云南老山前线对越作战,在对越作战中,冯守营同志不忘祖国人民的厚望,不忘家乡人民的重托,树起为祖国为家乡人民争光的信心,他不畏艰难险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吃苦在前,抢着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1985年8月14日,冯守营所在的连队接受攻打 XX 号高地之敌的任务。冯守营和他的战友距敌仅30米,沉着勇敢,压住敌人,打退了越军的进攻。越军变的更加强暴,呼唤他们的炮火,向冯守营所在的阵地疯狂轰击,冯守营叫战友到躲避洞里去,他在敌弹的吼叫下,观察敌情。这时,越军的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当场壮烈牺牲。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宁要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冯守营,汉族,1964年出生于邹城市太平镇南亢村人。初中毕业,在家务农。1984年11月,应征入伍。3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在军事训练中,曾取得优秀成绩。</p><p class="ql-block"> 1985年3月,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云南老山前线对越作战,在对越作战中,冯守营同志不忘祖国人民的厚望,不忘家乡人民的重托,树起为祖国为家乡人民争光的信心,他不畏艰难险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吃苦在前,抢着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1985年8月14日,冯守营所在的连队接受攻打 XX 号高地之敌的任务。冯守营和他的战友距敌仅30米,沉着勇敢,压住敌人,打退了越军的进攻。越军变的更加强暴,呼唤他们的炮火,向冯守营所在的阵地疯狂轰击,冯守营叫战友到躲避洞里去,他在敌弹的吼叫下,观察敌情。这时,越军的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当场壮烈牺牲。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宁要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扈宪海,邹城市唐村镇孙庄村人。1985年9月9日,在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21岁,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扈宪海和他的战友,坚守在哨所里,度日如年,无法洗漱、满脸的污垢。由于炮火激烈,军工上不来,供给跟不上,饮食也成了严重的问题,每人每天只能靠雨水润喉,食品全没,饥饿干渴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最可恨的是夜间敌人凭着地形熟悉的优势,经常居高临下向他们阵地射击,哨位上不断地遭受敌人炮火的强烈打击,每天都有战士受伤,但他们受伤不下火线,顽强地坚守哨位。</p><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9,在攻打某年高地时,扈宪海不顾敌人的火力阻击,跳跃前进,奋勇杀敌。在前进的途中,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扈宪海身负重伤,倒在地上。战友们跑过来,要抬他下去急救。但是,扈宪海满脑子想的是夺取高地,坚持不下火线。他说:“战斗中多一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胜利。”说完,自己简单包扎一下,忍着剧烈的伤痛,艰难地站了起来。然后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猛射,消灭敌人2名,最终因流血过多,扈宪海却永远地倒下了,时年21岁。</p> <p class="ql-block"> 9月8日,上午十时三十分,是我军收复211高地1号和2号哨位的战斗。王兆勤和他的战友,把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打退了。</p><p class="ql-block"> 王兆勤看着有的战友在战斗中负伤,有的光荣牺牲,战友们越来越少,弹药越来越贫乏,敌人的进攻一次比一次更加凶猛。</p><p class="ql-block">从战斗开始,已经进行了5个多小时,大家一口水也没有喝到。王兆勤用干哑的嗓音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p><p class="ql-block"> 他说完这话就冲出洞口,把阵地上仅有的手雷弹投向敌群,在他负伤的情况下,顽强战斗,在他拿起话机向后方呼唤炮火时,越军的一发炮弹在他一侧爆炸,王兆勤战友勇牺牲,时年19岁。邹城市太平镇王石村人。</p> <p class="ql-block"> 岳宪华,67军199师595团7连战士。石墙镇西沃村人。在临战训练中,就以优良的成绩受到了连队首长和战友的好评。<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85年9月9日在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19岁,三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 9月8日上午十时三十分,我团七连配属师侦察连二排组成的五个突击队,收复211高地1号和2号哨位,突击队员们以讯速、隐蔽地接近敌人,以大雾、小雨作掩护,奇迹般的出现在敌人面前,一举夺占211高地1号和2号哨位,毙伤敌人十四名。战斗前后仅用了十六分钟,打了一个干净利落、代价小、战果大的漂亮仗。接着又歼灭增援反扑之敌270名。总参、总政评价这次战斗是:“此次战斗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战果灵活,指挥果断,协调密切,士气高昂,以小的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8日,在攻打 高地时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坚守阵地。把高地上仅有的几盒罐头送到伤员的手里,他一边安抚大家坚持到最后胜利,他一边饿着肚子站哨值班。</p><p class="ql-block"> 9月9日,他刚进入一个狭小的猫耳洞内观察敌情,敌人的两发炮弹呼啸而至,他被压在了一片废墟中。被闷得喘不过气来。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他想到了洞里还有受伤的战友,便以惊人的毅力与死神顽强地抗争着,但终因炮伤过重壮烈牺牲,时年19岁。</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古邾西庄岳氏宗谱》中岳宪华烈士的谱系:</p> <p class="ql-block">二十九世 岳承运 次子 岳宪华</p> <p class="ql-block">邹城烈士陵园中岳宪华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古邾西庄岳氏宗祠中常设岳宪华烈士灵位</p> <p class="ql-block">今录《梅岭三章》以祭之:</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断头今日意如何?</p><p class="ql-block">创业艰难百战多。</p><p class="ql-block">此去泉台招旧部,</p><p class="ql-block">旌旗十万斩阎罗。</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南国烽烟正十年,</p><p class="ql-block">此头须向国门悬。</p><p class="ql-block">后死诸君多努力,</p><p class="ql-block">捷报飞来当纸钱。</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投身革命即为家,</p><p class="ql-block">血雨腥风应有涯。</p><p class="ql-block">取义成仁今日事,</p><p class="ql-block">人间遍种自由花。</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的英烈们,愿你们安息,你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祖国的今天,如你们所愿!</p><p class="ql-block"> ——西庄 岳书坦 敬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