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急救知识,呵护幼儿成长

张燕

<p class="ql-block">  幼儿年龄小,天性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预见危险因素的存在,更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作为幼儿园教师及家长,不仅要有超强的安全意识,更要掌握一些应对意外的应急措施,例如小儿高热惊厥、烫伤、扭伤等常见疾病,五原县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给托幼机构的老师们进行首要的急救知识培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p> 高热惊厥 <p class="ql-block">  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突然发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向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强直性抽搐,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数秒钟过数分钟之久。特点是发作多在体温骤升时,38.5℃~40℃或更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小儿惊厥的急救处理</b><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span></p><p class="ql-block"> 1.急救分秒必争的,必须执行近求医原则。</p><p class="ql-block"> 2.一定要保持镇定,减少不必要的刺激。</p><p class="ql-block"> 3.取侧卧位或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避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p><p class="ql-block">4.用大拇指掐患儿人中穴或虎口穴,较强刺激1-2分钟至患儿哭出声。</p><p class="ql-block"> 5.解开孩子的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p><p class="ql-block">6.及时应用药物或物理方法控制体温给宝宝降温。</p> 烧伤烫伤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孩子身材矮小,肢体不完全协调,所以很容易触碰或打翻水杯或热水瓶,从而造成烫伤。处理不及时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请各位老师、家长要谨记五字口诀:</p> 磕碰伤 <p class="ql-block">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在受伤后48小时内进行冷敷,敷20分钟停20分钟,再敷20分钟,循环几次,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干净患处,再用碘伏消毒皮肤伤口,用创可贴盖住伤口。</p><p class="ql-block">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必须立即送医院救治。</p> 扭伤 <p class="ql-block">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p><p class="ql-block">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关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绑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p><p class="ql-block">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p> 呼吸道异物梗阻 <p class="ql-block">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喜欢用嘴巴探索新鲜的事物,这样就容易将小物件儿误吸,如果幼儿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孩子已被异物卡喉时,不可采用:喝醋、吞咽、拍背等“传统”急救法, 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步骤为:</p><p class="ql-block"> 1. 2岁以上儿童: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上两横指的位置,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连续、快速、用力的向后上方冲击,直至异物排出。</p><p class="ql-block">2.自救方法:寻找可以做腹部冲击的固定物体,如桌子边缘,椅背;将上腹部压向该物体;反复进行,直到塞物吐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施原理:</p><p class="ql-block"> 利用突然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p> <p class="ql-block">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生活中老师们意识到孩子的一动一静都存在安全隐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从而做好预防工作,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正确的急救知识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的,让我们家园紧密合作,为宝贝们保驾护航,愿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