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唐蕃古道,溯大河之源

彼德

<p class="ql-block">将近二十年前,坐着绿皮火车倒长途汽车接近三江源,这在今天许多年轻人看来或许无法想象。</p><p class="ql-block">如今,三江源一般游人想去也去不成了,几年前,为了保护三江源头生态,那里设立了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二十年时间实在不算长,而在人生旅途却显得那么悠远,难怪古人说,诗酒趁年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每行走于中国🇨🇳西部,上高原,眺雪山,临圣湖,都是一场场无限绝美的风光体验;然而,更让我看重的,则是接受一次又一次庄严的精神洗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一、少年有个梦,揣着梦启程</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黄河远上白云间,</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一片孤城万仞山……</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奔流到海不复回!</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天上之水究竟在哪里?少年读诗,便生出一个远在天边的梦。</p><p class="ql-block">多少年后,当我终于在雪域高原上循着唐蕃古道溯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源的时候,那是一个梦圆的时刻。</p><p class="ql-block">俯瞰静谧仙境扎陵湖</p><p class="ql-block">2006年10月1日 摄于青海 果洛 玛多</p> <p class="ql-block">远眺白云天际下的巴颜喀拉山</p><p class="ql-block">2006年10月1日午时摄于青海 果洛 玛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出发,这仍是一次孤独的旅程</b></p><p class="ql-block">2006年9月26日摄于北京西客站</p> <p class="ql-block">列车一路朝着大西北行进,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塬、墚不时从车窗外掠过。</p><p class="ql-block">“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麦加朝觐。”</p><p class="ql-block">这位睡在中铺,古铜色面孔、头戴穆斯林小白帽的西北老汉倚窗望着远方,神情虔诚地告诉我。</p><p class="ql-block">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究竟要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望着他,我在想……</p> <p class="ql-block">列车停靠兰州站</p><p class="ql-block">摄于2006年9月27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二、陶然河湟风情</i></b></p> <p class="ql-block">西宁,是我走上的第一座海拔在2000公尺以上的高原城市。我将以此为起点,沿着千年唐蕃古道走向大河之源。</p><p class="ql-block">说起唐蕃古道,它是一条自唐代以来中原沟通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的一条商旅之路,或曰西南向的“丝绸之路”。在青藏高原上,唐蕃古道与今天的214国道(青海西宁至云南景洪)路段走向基本贴合,与今天的青藏公路或青藏铁路大体平行,前者居东,后者在西,黄河源头的卡日曲、扎陵湖和鄂陵湖(唐代称柏海)则处在二者之间。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进藏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所走的就是这条路,而柏海则是松赞干布迎亲之地。</p><p class="ql-block">河湟,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河湟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杂处繁衍生息之地,各种文化、风俗、信仰并存。</p><p class="ql-block">2006年9月27日摄于西宁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挂在胸前的海拔表告诉我,这里的海拔高程是2100公尺。此时,我还没什么高原反应。</p><p class="ql-block">——摄于西宁青海省博物馆前</p> <p class="ql-block">青海省博物馆藏品</p><p class="ql-block">产生于河湟流域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年上下)的精美彩色陶器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丰富了我对华夏文明多元起源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中国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步芳故宅</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西北“马群”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称“西北三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西宁莫家街夜市</span></p><p class="ql-block">认识一个地方,少不了成全口福这一步。</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眼大肚皮小”——面对花样繁多的河湟美食,光看不行,哪一样都想亲口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烤馕,是横贯西亚、中亚,一直到中国西北广袤地带上居民一日三餐中最主要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市民广场舞就已风行于神州大地了</p><p class="ql-block">——2006年9月28日清晨摄于西宁市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发源于祁连山,流到西宁城已是泥沙俱下浑浊不堪。</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拔高程是2600公尺”</p><p class="ql-block">——摄于青海湟中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今生必须做完的功课</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信众从遥远的家乡开始,一路一步一趋身磕等身长头到他们心中圣地去,他们中有的要走上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风霜雨雪漫漫长途上,行五体投地,念六字箴言,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虔诚所致,不禁令人肃然。</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唐蕃古道上,你会时常见到如此感人的场景,千百年来延绵不绝。</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与塔尔寺活佛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游过湟中塔尔寺,乘车翻越祁连山东段的拉脊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汽车翻山越岭,伴着欢快乐曲,车上各族乘客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时而还有BB机在呼叫,似乎是在向人们提醒,时空是在2006年中国西北腹地的某一天……车窗外,远眺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山坡上黑色牦牛和白色羊群漂移不定,景色美不胜收——中国美景在“棱”上。</p><p class="ql-block">一张张笑脸,我被你质朴而爽朗笑声深深地感染!</p> <p class="ql-block">山上雪花飞舞</p> <p class="ql-block">翻过白雪皑皑的拉脊山垭口,下到贵德黄河谷地,不料想眼前竟是一片绿意葱茏,恍惚间仿佛有隔世之感,难怪人们称之为“高原小江南”呢。</p> <p class="ql-block">尝一口清清黄河水</p><p class="ql-block">来到贵德,常听到当地人一句口头禅:”天下黄河贵德清”。原来黄河从发源地流到贵德,这之间所流经的上游地域大部是植被保护翻过白雪皑皑的拉脊山垭口,下到贵德黄河谷地,不料想眼前竟是一片绿意葱茏,恍惚间仿佛有隔世之感,难怪人们称之为“高原小江南”呢。好的高原草甸,所以河水仍十分清澈;只是当她千折百转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每年冲刷携带走十几亿吨泥沙入海,河水逐渐才浑黄起来。</p><p class="ql-block">——摄于贵德黄河边</p> <p class="ql-block">拾几枚黄河石子带回家</p> <p>把手赏玩的时候,也是追忆、回味的时候……</p> <p>贵德,一座深藏西北内陆黄河谷地少染世尘的古朴小城。然而,十二年过去了,不知你今日容颜是否古朴依然?</p> <p class="ql-block">羊倌与他的羊群</p> <p class="ql-block">高山峡谷里两个咋见外来人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当年这位挑着水的小女子是否已做了人家的新嫁娘?生活在进步,如今该不再是在挑水喝了吧?</p> <h3>历史上,中原王朝、吐蕃、鲜卑均在贵德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形成现在汉、回、藏、土等十五个民族共居的局面。徜徉在小城内外,但见藏传佛教寺院、清真寺、玉皇殿、文峰阁、基督堂散布在不同角落。这里的人们大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精神归宿,然而却互不相扰。</h3><h3>贵德,山明水秀,古朴清幽,静谧安详;人们和而不同,睦邻相处,是这座小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记忆。<br></h3> <h3>这棵大树有多古老,这座小城就该有多古老吧?</h3> <p class="ql-block">那年九月底正是在穆斯林斋月里。</p><p class="ql-block">游历在贵德黄河峡谷间,是一位穆斯林小伙子驾着自家摩托陪同我四处游逛,一路上我们边看边玩边走边聊十分开心,俨然成了好朋友。当日游玩已至午后,我邀请他一同用餐,他十分爽快地接受邀请,不过却说要等到傍晚。我不解其意?他告诉我,古兰经规定斋月里的穆斯林不能在白天进食。原来如此!虽然,我们一起跑了大半天了,早已饥肠辘辘,然而入乡要随俗,一同守规或许是最好的尊重,也只好忍饥挨饿盼着日头快点落山。</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终于欢欣鼓舞般地迎来了这位虔诚的穆斯林朋友。</p> <h3>夜宿贵德民居</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三、登上世界屋脊</i></b></p> <p class="ql-block">翌日清晨,我从贵德乘车前往日月山和青海湖。</p> <h3>日月山的东边,农耕区的青稞已经收获完毕</h3> <h3>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界山,也是农耕区与高寒牧区的天然分界线。</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矗立在日月山上的唐蕃分界碑</p> <p class="ql-block">日月山,既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还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中国地势分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是第一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第二阶梯,余部的丘陵平原则是第三阶梯;三大阶梯自西向东排列,“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神州大地一江春水向东流,奥秘就在于此。</p><p class="ql-block">当你翻过日月山,便由第二阶梯登上第一阶梯,也就是说,你已经走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p> <h3>日月山的西边,高寒牧区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h3> <h3>高原上,谁是“主人”?</h3><h3>——在我身后,是已经排成一字长龙的长长车队,人们正在恭顺而耐心地等待羊群的悠然离去。</h3><h3>摄于青藏公路(109国道)</h3> <h3>矗立在倒淌河镇上的文成公主塑像</h3><h3>盛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奉旨从长安出发,进藏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实现唐蕃联姻,她就是从这里登上青藏高原的。从此,长在长安深宫的娇娇公主要忍受雪域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和风霜雨雪,要承受远离家国亲人的寂寞与孤独!文成公主十六岁入吐蕃,一去故国四十年,终老异域他乡。她将慈爱、才智与青春韶华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赢得吐蕃人民的衷心爱戴。唐蕃和亲,是西藏融入中华大家庭肇始之篇;文成公主,一位中华史册上了不起的魅力公主!在她的塑像前我徘徊良久。</h3> <h3>这是“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她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h3> <h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h3> <p class="ql-block">跨上“青海骢”,奋马扬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p> <p class="ql-block">湖面海拔3193米的青海湖水清澈透明,湖水咸涩,似一块碧玉镶嵌在莽莽青藏高原。</p> <h3>傍晚的高原之光</h3><h3>——摄于从倒淌河赶往共和(恰卜恰)的路上</h3> 近前的那份牦牛肉烩面将是我的晚餐。<h3>这一晚,我下榻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共和(恰卜恰),这里的海拔已接近3000公尺。连日的舟车劳顿,兴奋、加之缺少睡眠又不得休整,此时身体高原反应已开始显现,感觉呼吸短促,头脑昏沉,反应迟缓,并且没有食欲。这碗面看似诱人可口,其实难以下咽——由于高原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每上升300公尺,水的沸点降低1°),所以在这里如果不用高压锅,做出的饭菜大都会夹生。这份烩面里的牦牛肉咬不动嚼不烂,筷子般粗的面条也是半生不熟,但我还是坚持将这碗“高原面”干掉了。俗话说得好,吃饱饭,好干活。明天,我还要上到4000公尺以上,后面的旅程将更加艰难,没有体力怎么行?</h3> <h3>2006年9月29日清晨,我从青海共和(恰卜恰)乘长途车出发,前往黄河源所在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途中。</h3> <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国庆节了,这是就读于共和(恰卜恰),返乡回家过节的藏族学生们。</p><p class="ql-block">在中华大家庭里,藏族是少数民族;然而在这趟从共和开往玛多的长途班车上,我却自然而然成为“少数民族”了。刚上车的时候,所有藏人都在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这个外来人,虽然多年孤旅久经场面,不免还是有些莫名的紧张。</p><p class="ql-block">藏族老乡似乎察觉到我的困窘,不时朝我招手致意,张张笑脸释放着发自内心的友好与善意,让我觉得周身暖意融融。</p><p class="ql-block">车窗外,高原九月的雪花在漫天飞舞,前方的道路像箭迹般的笔直通向天际……</p> <p class="ql-block">安多藏区的集市——摄于青海 海南州 兴海,214国道旁</p> <p class="ql-block">车子在行进,隔着车窗,我在眺望东方被皑皑白雪覆盖的阿尼玛卿山。</p><p class="ql-block">阿尼玛卿山,位于昆仑山东段,中国古代称之为积石山(《尚书·禹贡》: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是藏族四大神山之一(其他三座分别为冈仁波齐、梅里雪山和尕朵觉沃)。然而,就是这座高山阻挡了黄河自源头的东去之路,在山前不得不来了个180度大拐弯后再向东南流去,形成九曲黄河第一曲;同时,也正是这高座山遮挡住了东方古代中原人的视野,以至于长久以来也没能搞清楚黄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如此看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的豪迈之句,更应是大诗人的漫笔吧——未知,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它往往能够激发诗人惊人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p><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当毛泽东率领红军翻过雪山来到茫茫草地,向西方瞥去,望见的也是这座雄伟的高山,豪迈的诗句或许就源于那一刻生出的触动和灵感。</p><p class="ql-block">从来,壮丽的山河催生壮丽的诗篇!</p> <h3><font color="#01010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行进在九月(旧历是八月)的雪域高原,时见雪花漫天飞舞,漫山覆盖着皑皑白雪,才知此诗所言不虚。难怪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始得真知。</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日傍晚到达玛多。下车后,我喘着粗气拖着沉重脚步迈进这家藏区百货小店,用50元买一件防寒服,以御随之而来的高原寒冷(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也在下降,高度每上升1000公尺,气温下降6°);又花10元钱买了两只颇有藏区特色的手工艺小挎包,留作这次艰辛旅程的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白天,在从共和开往果洛的长途车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家在玛多的中年藏族汉子,说来也巧,他可能是车上唯一一位听懂汉话并能讲汉话的藏人。后来,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多吉。熟稔之后,多吉问我从哪里来?我告诉他,我的家在渤海湾,一路是如何走上高原的,我的目的地是黄河源。多吉对我说,能从海边上到这么高地方的人,肯定是好样的,也都是有自己活法的人,不然犯不上自己找罪受;还说,像你这样独自一个人背着包走上来的汉人不多见,要有经历有胆量才行。说着,冲我挑起大拇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原来,人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是可以跨越地域,也是可以超越民族的;与你心灵相通的人不一定近在身旁,他或她可能远在天边,只是你今生今世有没有机会遇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路走来,当我感到孤独的时候,是和自己的身影相伴;当我想要倾诉的时候,是自己对自己说话。而此时,听了多吉这番话,我的眼眶湿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跟多吉打听,到玛多后往黄河源怎么去?他告诉我,去那里的路非常难走,而且沿途上没有手机信号,这个季节天气多变,一旦半途迷路或车子抛锚,同外边没法联系,无人相助很是危险,若是有当地人带路去要安全可靠些。他说,如果需要,愿意做我的向导,明天开车和我一起奔赴黄河源区。后来的行程证明,多亏结识了这位憨厚而机敏的藏族汉子,才一同克服路上意料不到的险难到达黄河源区,这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随着海拔越高,不但天地寒冷,而且空气也愈加稀薄了,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到了玛多,我身上着装已从出发时的体恤衫添做防寒服;不经意间又发现从家中带上高原的那袋方便面竟然膨胀了起来,像个小气球,这是高原的低气压在搞怪。海拔陡升,生存环境变换之快,远远超出我的心理预期承受力。家乡的渤海湾畔海拔高程还不到5公尺,那里此时只是秋色刚染,短短几天之内登上如此高度,这里却酷似严冬。如此严酷的生存环境,语言不通,人地两生,而前路又不定,真的令我感到有些茫然无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尺木寸草不生的空旷的院落立着一排孤零零的平房,玛多县政府招待所今夜只有我一人投宿。客房窗子外面,高原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客房里,只有一只煤火炉和架在炉子上一壶烧得不温也不热的水,将陪伴我度过河源之旅最孤寂也是最难捱的夜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四、走向大河之源</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这里是生命的禁区</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也是生命的源头</i></p> <p class="ql-block">多吉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他开来的吉普车油箱里的油不多了,需要加油。当我们驱车赶到这座高原小城里唯一的一座加油站——中石油加油站,竟然在国庆节这天关张!一座现代社会如此重要的公共设施居然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歇业,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不知道会误了多少人的事?这种怪事如果发生在内地城市呢?我真的无法想象。</p><p class="ql-block">由于严重缺氧,这时我的高原反应更加强烈,头昏目眩,呼吸困难,心脏也跳得更快,脚下绵软,不肯移动半步。</p><p class="ql-block">眼见吉普车油箱中的油已所剩无几,绝对不够往返路程。但我告诉多吉,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到黄河源去。多吉见状,没说二话,带着我驱车跑遍小城角落四处寻油。跑了几处无果之后,终于在他的一位朋友那里发现有一只装满汽油的大油桶正立在院子里正在等着我们呢,感谢苍天眷顾!</p><p class="ql-block">当时,没有语言能表达我对多吉的感激——我的藏族好朋友,你助我圆梦,让我不废此行!</p><p class="ql-block">车子加满油,人也振奋起来,我们立即驱车离开玛多一路向西,朝着100公里之外的黄河源区——鄂陵湖、扎陵湖急驶而去。</p> <h3>当年黄河源区没有手机信号,探源人与外界失联,一旦车子抛锚而不能自救,那就只好凭运气等待了。</h3> <h3>去黄河源区的路上天气变换无常,刚才还是艳阳晴空,忽而一片黑云压过头顶,冰粒或雪花就着狂风朝着我们恶狠狠袭来。此时,我忍受着空气稀薄缺氧带来的痛苦,时而昏沉,时而清醒,时而又是极度地兴奋,幻觉一般,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体验。</h3> <h3>天空又放晴了。</h3><h3>我隔着车窗望见了远方被白雪覆盖的巴颜喀拉山,黄河就是从那里发源。</h3><h3>巴颜喀拉山,黄河之源,我终于来了!</h3> <h3>继续前行,时而要涉水过河,时而要拐上坑洼不平的土路。</h3> <h3>藏野驴在黄河源上奔跑</h3> <p class="ql-block">河源上鼠(它的学名叫喜马拉雅旱獭)洞遍布,它们啃食草根,加之洞穴坍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威胁黄河源脆弱的生态平衡。</p> <p class="ql-block">抛锚,修车……</p> <p class="ql-block">两小时后,我们翻越一道山脊,远处天际线边一片湛蓝色的湖水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建在黄河最上游的水电站——黄河源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本篇编辑完稿后,我在翻阅《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1月刊上得知,2017年,在它运转15年后有幸被拆除了,这是中国人经过一阵躁动之后,反思自我,做的一件顺天好事。我们为母亲河的源头解脱了束缚,还她本来自然姿容。</p> <p class="ql-block">当车子行至鄂陵湖湖畔一座垭口的玛尼堆,多吉停下车子,沿着玛尼堆顺时针转堆一周,一边口中呼喊“雅拉索”,一边将手中的石子抛向空中。</p> <p class="ql-block">黄河源第一寺——多卡寺</p> <p class="ql-block">“扎西德勒”是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身处藏区,如果听不懂藏话,不要紧,就说“扎西德勒”吧虔诚的多吉在寺前男女老少谁都听得懂,是藏族人交流最频繁的语句呢。</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多吉在寺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河源野餐</p> <p class="ql-block">那里的藏獒都有一双黑漆漆深不可测的眼睛,充满野性,对任何企图接近的生人保持高度警觉,作随时攻击状,凛凛然,森森然,哪里有在低海拔见到的同类那副养尊处优懒羊羊的样子?多吉告诉我,海拔越高,藏獒的血统越纯正;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低海拔的狗狗上不到这个高度,没有与之“婚配”可能!</p><p class="ql-block">原来,这个世界谁该在哪里生存,自创世纪的时候神就已安排妥当,各从其类,界限分明,而万类之中只有人不顺从神的安排!</p><p class="ql-block">高寒缺氧,胡思乱想。</p> <p class="ql-block">躺卧在1365年前唐蕃和亲开始的地方歇息</p> <p class="ql-block">在高耸近天的青藏高原,严酷的生存环境,会让一个从平原走上来的人领悟到平时无法触及的生存法则和道理。</p> <p class="ql-block">在“中华水塔”黄河源上拾取一方玛尼石留作永久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俯身捡起,并千里迢迢带回家的一块玛尼石,上边刻的是藏文经文,我看不懂,但是我知道一定是虔诚的信仰者用心刻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地区全年无绝对无霜期,这是九月河源之雪。</p> <p class="ql-block">远望湛蓝色的大河之源碧波如洗,在阳光织就的明暗光影中,静谧而深远。此刻,不再有时间的概念,似乎是在世界之外的另一个维度。</p><p class="ql-block">沉默,只有沉默,才是称颂你至真至美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我和多吉一起登上扎陵湖畔海拔4610米的措日尕则山顶,山那里矗立着一座牛头碑,是黄河源头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中华大地好似母亲的躯体,黄河就是她的血脉,此刻,她的儿子终于抚摸到母亲血脉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那年我在黄河源头摄下的一段人生中最为珍贵的影像和感言。</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的嘴唇已泛青紫,正在承受剧烈的高原反应。在措日尕则山顶上,我和着风吹动经幡的猎猎声和沉重的脚步声,说出了一段内心的独白——2006年10月1号(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五、溯源回来</i></b></p> <p class="ql-block">在强烈的高原阳光映衬下,头戴藏帽、一张高原红的脸,此时的我或许更像是一位藏汉?</p><p class="ql-block">虽是满身疲惫,但心境却纯净如扎陵湖水清澈、透明、安详,走上高原之前的俗尘与妄念一扫而空。这是生命的巅峰体验,后来又曾想努力复制,然而,从此却没再欣逢……</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走上雪域高原的男人或女人往往都会这样说——我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那是因为,来到这里会重塑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那是一个人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境界,天地之间不再有一个尘世中的你——当你凝望她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将这幅大河之源静谧而幽远的画面放在这部美篇的最后,是因为她和篇首的那幅壮丽而宏阔的幅画面一样,当我第一眼望见她的时候,就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2006年是我的“知天命”之年</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我沿着青藏高原上的唐蕃古道</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溯上大河之源</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这始于一个久远的少年梦</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然而,当梦圆之时分</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不曾想又生出一个新的梦境</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这会是一个永存的梦境</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如同涛涛东去的黄河</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岁月也无法将她磨去……</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i>本篇完 2018年3月 于听湖园</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i><span class="ql-cursor"></span>作者——唐栋(彼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感谢您的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如果您喜欢,希望看后转发给您的朋友或朋友圈,以便与更多的人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特此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