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中心幼儿园——“倾听孩子,相伴成长”系列活动二文集:故事+观察家观察记录+反思)

小小温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倾听孩子,相伴成长”系列文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个故事,一篇观察记录,一次反思</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半边红霞</b></p> <p class="ql-block">  孩子,如果没有认真听你们说话,我永远也不知道,你是有多棒、多可爱。</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教师,一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要想做到同孩子心相映,达到教育目标,必须从倾听开始。记得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样一句话:“同学们,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请一定要放下身段,弯下腰,附过耳,去听孩子说话,并积极回应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可参加工作后,渐渐的忘了这句话。因为前辈们的经验,教育的实践,似乎告诉我:要维持一个形象,一个严格的高高在上的传统教师形象,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听我的,按照我想的路走,这样方可成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是,有一件事,却让我重拾了多年前我的老师对我的教诲—“向孩子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有一个小姑娘,我喜欢叫她乐乐,如果说,人间有天使,我想,一定是她的模样。乐乐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脸上也因为出生时患病等各种原因,留存下来了几乎覆盖了半张脸的红色胎记。乐乐刚分到我们班时,说实话,我内心是小有抗拒的,既担心小朋友们嫌弃她,又怕她常规不好拖我们班后腿...</p> <p class="ql-block">  刚到我们班的乐乐,因为脸上的红色印记,表现得紧张、敏感,我注意到,她在玩区角游戏时,经常会抢夺别人的玩具,或者大吵大闹。见此,我不禁思索,乐乐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于之前因她脸上的红色印记,被其他小朋友孤立、嘲笑;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她的家庭,乐乐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在很小的时候,乐乐便被爸爸交给了农村的爷爷奶奶的,缺少父母关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我带着孩子们玩沙池游戏,才看到了这个敏感的小姑娘深藏在心底的另一面。那天,我注意到,乐乐在进行沙池游戏时,将沙子扔到四处都是,甚至洒落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身上。见此情况,我走了过去,对乐乐说:“宝贝,不可以这样乱扔沙子哟”。乐乐听见我这句话,愣住了,我注意到,她眼睛里有眼泪在打转,手里则紧紧抓着正准备扔出去的沙子,问我:“老师?老师,您刚刚是在叫我宝贝吗?是吗?可从来没有人叫过我宝贝呢”听着她的话,看着她的眼泪和紧紧攥着沙子的手,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抽了一下:心疼、愧疚、自责直至泪流满面。我蹲下身,抱住她,在她耳边又轻唤了她两声:宝贝,宝贝,对,我就是在叫你。你是一个可爱的天使,只是偶尔会犯些小小的错误,如果你能纠正这些小错误,就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宝贝。这一刻,我注意到,她的眼睛里有了光...她马上就去拿来了扫把将她洒落在外的沙粒打扫干净,我还发现,她很有礼貌地将扫把还了回去并说了谢谢,随后,洗干净了小手,紧紧地拉着我一起回到了教室。从那以后,她的衣服也穿的干净整洁了,说话的声音也轻柔了许多,行为举止也更加自信大方。从此,半边红霞一直闪耀。</p> <p class="ql-block">  经历此事,我开始重新思考我该如何与孩子们相处,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我应该是一个倾听者与播种者,我们在教给孩子一切时,我们也要把孩子当做我们的老师,蹲下身,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说话,听孩子说话。我想,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要俯下身子沉下心专注地听孩子说,努力理解孩子所表达的内容、体验其意图,支持孩子的表达过程。同时,让孩子愿意说。倾听儿童是在和儿童互动的过程中,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且得到积极的应答。即有外在的表现,又有内在的态度。倾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听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共情的过程,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需要倾听者和诉说者之间有共情有互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童言童语,奇趣自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幼儿姓名:可可、小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年龄:5岁半</p><p class="ql-block">环境:幼儿园对面操场</p> <p class="ql-block"><b>目的:</b></p><p class="ql-block"><b>观察并记录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b></p><p class="ql-block"><b>观察并记录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状况</b></p> <p class="ql-block"><b>观察记录:</b></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9日的一个早上,大四班的小朋友们正在幼儿园对面操场上进行着晨间锻炼,在看孩子们进行晨间锻炼时,我注意到了两个有趣的小姑娘,他们就是可可与小恩。可可与小恩,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在上中班时就总爱在一起玩。</p><p class="ql-block"> 看见可可与小恩,我走了过去,并开口问了可可一个,随后,我们以这个问题为开端开始了下面的一番对话:</p><p class="ql-block"> 我:“可可,你能不能自我介绍一下呀,比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啦?”</p><p class="ql-block"> 可可正准备回答,旁边的小恩便帮她回答了</p><p class="ql-block"> 小恩:“老师老师,她叫可可,她今年五岁半啦,而且我还知道她家住在XXX”</p><p class="ql-block"> 可可听到小恩帮她回答了,就嘟着个小嘴说:“哼,我要你告诉老师吗?我自己没长嘴巴,你告诉老师了,老师会以为我不会回答,没礼貌......”</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两个小姑娘会因此而起争执,但是,在可可说了上面的话后,小恩立马就对可可道歉。</p> <p class="ql-block">  小恩:“可可,对不起,我刚刚不该帮你回答的,老师说过当别人问我们时,我们要有礼貌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可可:“对呀对呀,我原谅你了,我们还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去玩吧”</p><p class="ql-block"> 随后,两个小朋友就一起跑开去玩去了</p><p class="ql-block"> 分析:可可与小恩是两个5岁半的小朋友,再过半年,可可与小恩就要告别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小学了。这一时期的孩子,在语言能力上有了巨大的提高,一方面是词汇量增加,另一方面是能较好的用语言与同伴和长辈沟通。从这两个方面看,可可与小恩的语言发展无疑是优秀的,他们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用词语清楚的回答教师问题与描述事件情况,如可可说“哼,我要你告诉老师吗?我自己没长嘴巴,你告诉老师了,老师会以为我不会回答,没礼貌......”</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就很明显的展示了可可对于事件描述的能力。而5岁半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评价能力初步发展,另一个则是有稳定的爱好和朋友。当可可听到小恩帮她回答后,想自我表达自己的看法,便可看出可可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而可可一直的朋友便是小恩,即使是有发生矛盾的苗头,可可与小恩还是会一起玩则可以看出可可与小恩的社会性发展的另一面—有稳定的爱好和朋友。而通过可可对于自我的表达也不难看出,可可自我意识的一个发展。</p> <p class="ql-block">  <b>总结:可可与小恩的语言能力、社会适应性发展状况良好,已经初步具备了入学准备基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也许,我们应该静下来听孩子说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名一线教师的反思</b></p> <p class="ql-block">  前几日,我园组织学习,有幸了解到了刘振民老师对于“倾听孩子,相伴成长”的解读,我感觉收获良多,同时,也针对过往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p><p class="ql-block">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倾听,一个是相伴。对于这两个词刘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我觉得很精辟:</p><p class="ql-block"> 倾听:倾听就是要俯下身子沉下心专注地听孩子说,努力理解孩子所表达的内容、体验其意图,支持孩子的表达过程。同时,让孩子愿意说。倾听儿童是在和儿童互动的过程中,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且得到积极的应答。即有外在的表现,又有内在的态度。倾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听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共情的过程,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需要倾听者和诉说者之间有共情有互动。</p><p class="ql-block"> 相伴:相伴,在教育的过程中,成人与孩子互为伙伴。在成长的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体现了相互间的平等和共情。相伴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也是教师成长的机会。没有孩子就没有老师,没有教育的过程,就没有老师在教学生涯中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初看刘老师对这两个词的解释的时候,我是汗颜的,我在内心里对自己估计,对于倾听和相伴这两个词我所做到的十不足一。在园内,我做为一个老师,似乎很少听到孩子的真实的、独属于自己的想法。据我自己的考量,以及出于安全的考虑,无论是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还是户外活动,亦或是生活活动,我都习惯于在活动中率先安插、灌输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一次,我在进行一次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时,为了取得预期的活动效果,让孩子们画得像,我一步步的详细教给孩子们画的步骤。而这导致的结果是,全班小朋友画的都千篇一律,几乎都是模仿我画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彼时的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直到听了刘老师的解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限制了孩子,原来,是我没有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才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基于此,我开始有所调整,在进行所有活动以前,我都会充分尊重孩子们的看法与想法,把我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和他们一起天马行空,和他们一起自由探索。虽然,现在才开始自由探索两三天,但是,我感觉我的孩子们和我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倾听孩子,相伴成长”,我们与孩子,互为老师;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赤壁中心幼儿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3.06.02</b></p>

孩子

可可

倾听

老师

乐乐

小恩

相伴

过程

小朋友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