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七点多就到达锦屏山景区。第一时间来到景区门口甸溪的五彩池。</p> <p class="ql-block">弥勒五彩云池为于锦屏山风景区附近,在弥勒大佛旁。今天弥勒市晴空万里,沿着锦屏山风景区甸溪湿地从南到北,达到锦屏山山脚之下,映入眼帘的是高高低低碧绿的流水。甸溪湿地的"五彩云池"景观多姿多彩,如珍珠般散落在山间,微风拂过,绿树与山间的花随风摇曳,天空云彩的颜色和着晚霞的颜色一起变换着,倒映在五彩云池里,仿佛置身于云彩之中,人间仙境一般。山间溪流交错流动,又似油画师的调色盘。走在石板步道上,沐浴着冬日暖阳,看着水流景观,令人心旷神怡。弥勒五彩云池是一个免费的天空之镜景点,值得来玩玩。</p> <p class="ql-block">直接十块钱的电瓶车上山顶,以节约时间去感受阿细风情。</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大笑佛</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笑佛就在云南红河州的弥勒市。弥勒大佛建于成于1999年底,高1999厘米。弥勒大佛通身金身,可谓是金光四射,如同佛祖降临。从山底爬完1999级台阶,你就可以拜见弥勒大佛了。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弥勒本为佛名,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象征包容、智慧、慈爱、快乐,正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在中国寺庙中的大肚弥勒佛造像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的。"布袋和尚"俗名张契此,号长汀子,浙江省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生于后梁乱世◇矢志出家◇常背一布袋出游四方,性豪放喜结善缘。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言讫,溢然而逝,他长长耳垂、圆圆大肚、手持布袋、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象留在了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城22公里,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地。"可邑"是阿细语"吉祥之地",这里也是著名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祥地之一,彝族史诗"阿细先基"流传最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山中的可邑,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宁静的山村、古朴的民风、好客的村民、精美的壁画,酿成一杯浓浓的彝族阿细文化的美酒,那样甜美、醇厚,让人久久回味、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密枝仙穿过寨门,左侧有栈道入口,踏上悬崖峭壁和沟壑搭建的栈道、栈桥,忽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感觉。沿途奇石嶙峋,山谷深幽、树木葱茏。密枝山,全长有2公里,沿途与虫鸟作谈,树藤、野花为伴,渐觉自己已融入这片山林。</p><p class="ql-block">行过半程,在对歌台与彝族妹子对唱情歌,在观鸟亭俯瞰密枝山林与远方村寨,在相思桥相思心中之人。每年春节过后,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属马日或者属鼠日(马代表勤奋,鼠代表聪慧),村民都要举行古老传统的祭山神,祭龙树仪式,也叫密枝节。祭祀活动由彝族毕摩主持,在林中选一棵参天古树为"龙树",象不着神树,毕摩手摇铜铃,口中念词。</p> <p class="ql-block">阿细风情</p> <p class="ql-block">密枝,树林于近期降水少,感觉枯干,但却不乏绿野仙踪的意境。而岩石上的画让人出乎意料。画里是彝族的故事与传说,很有趣味。</p> <p class="ql-block">相思桥</p> <p class="ql-block">这座相思桥位于云南弥勒的可邑小镇内,一进景区左手边就有个入口,一路是丛林栈道,景色美又凉爽。走到栈道的最后有两个分岔路都可以到达出口,一定要选这个线路1,才能到达壮观的相思桥哦。</p><p class="ql-block">桥下景色太美了关键这美景里面有酒店哦,叫可邑.悦心谷度假酒店绝了有兴趣的宝宝可以去住一晚哦</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可邑古村道路的左侧山顶,有一石虎矗立,石虎18.2米长,17米高,7.2米宽,基座四周雕刻着关于彝族阿细人与虎的图腾传说。虎是力量与威严的象征,在历史长河中,虎被彝族先民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体验飞天魔毯上行,身临此景感受石虎的威猛姿态,也可登高远眺,体验古人"一览众山小"的情景。观赏基座四周的雕画,感受彝族古老悠久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可邑古村已有三百六十年的历史,走进可邑古村,错落有致、色彩统一的古村落出现在眼前,土黄的房屋墙壁上画着阿细跳月不同年龄段的舞蹈动作。彝族传统民居、文化和质朴的民风民俗保存比较完整。较为古老的房屋被改造为当地的村寨服务中心,在民族博物馆了解彝族阿细人文化,在可邑民族餐厅享用"彝家八大碗"的特色餐饮,入住依山而建的森林度假酒店、帐篷酒店,与自然亲近相处,都别有一番远离喧嚣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弥勒可邑小镇,隶属于蚂蚁村委会,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集地,是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也是阿细创业史诗《阿细先基》最盛行的地方。这里,阿细跳月、阿细祭火、阿细斗牛、阿细摔跤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一格。</p><p class="ql-block">可邑,彝族阿细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随着云南民俗旅游文化的发展,弥勒可邑小镇结合"美丽家园",将小镇打造成独具彝族民族风格的特色小镇,成为以"狂欢的阿细跳月、神秘的阿细祭火、奇特的阿细婚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国家 AAAA 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的考察点。拥有"国家级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阿细历史可邑彝族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可邑彝族博物馆展示有丰富多彩的彝族阿细先民生产生活器具和民俗娱乐用品,走入博物馆,融入彝族阿细人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感受原汁原味的阿细风情。博物馆一楼主题"红土家园",展示有阿细服饰、阿细生产生活器具、阿细生活面貌等;二楼主题"阿细之魂",展示有阿细的多样传统习俗。三楼主题"阿细之韵",展示阿细跳月、阿细弦韵、阿细乐器等。</p><p class="ql-block">弥勒可邑小镇修复了环境,保护了土地,发扬了彝族文化,给后辈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让省内外游客流连忘返,沉醉于这一片神秘的"吉祥如意之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