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再现龙舟赛

云湖人家

<p class="ql-block">  广州扒龙舟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广州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庭活动,南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到了明、清两代是广州龙舟竞渡的鼎盛期,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经很普遍了。</p><p class="ql-block"> 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端午节定为龙舟节。民间传统的扒龙舟仪式主要在广州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市等地传承。广州扒龙舟有趁景、斗标两种形式。趁景是各方龙船前来应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从五月初一开始,至五月二十日止,每天一景,轮流在各乡举行,趁景仪式有起龙、进水拜神、采青、划船、吃龙船饭、入窦等过程;斗标即“斗龙舟”,也就是龙舟竞渡,在趁景热身之后举行,比赛规程复杂,后多采取将所有参加比赛的龙舟集中一处进行比赛决胜负。</p><p class="ql-block"> 广州扒龙舟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属于男人的节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龙舟活动基本是以宗族为单位来开展。第二,扒龙船带有明显的睦宗收族的目的。对内是通过共同的水神信仰北帝来完成;对外,在趁景或斗标中通过宗族实力的较量、展现,加强与巩固族群外部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广州的扒龙舟体现了广州市群众的北帝信仰。扒船之前,得将庙里的神灵请到龙舟上,这个仪式称为“请神”。龙船要安放神斗和北帝行宫。据商承祚先生早年的调查,广东人的神龛中,第一位是观音,第二位是北帝,第三位是天后。在广州的龙舟节祭祀仪式中,龙崇拜贯穿始终,而水神北帝又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这是珠三角端午节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这是疫情前的2019年,端午节期间梁志远先生的摄影,记录着珠江两岸房东们扒龙舟热闹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2020年疫情的发生,广州龙舟沉睡了三年之久,2023年人间终见疫霾散去,沉睡江河中的龙舟苏醒了,在房东们的引领下龙舟一触即发,纷纷奔向珠江两岸,广州今年再现的民俗传统文化赛龙舟,将更加热火潮天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 谢谢摄影师梁志远先生拍摄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谢谢你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