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南京长江大桥:近日受邀在南京参加武汉、南京长江大桥联袂的纪念活动,这两座桥因为开创了新中国的建桥历史而闻名于世。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既是跨越长江天堑的桥梁,又承载了新中国建桥厚重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甚至很多人加入建桥大军就是受这两座桥的感召。两座大桥的各种大桥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我要叙述的也是这些大都能在出版物上看到的历史,所不同的是我是根据记忆,可能不是太准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是大桥局一位老专家设计,当然这位老专家那时候还是青年唐工程师,据说当时是交给几个顶级美院学生设计桥头堡,为了能让美院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桥和桥头堡的关系,组织上安排唐工程师也就是后来的唐总,和美院学生一起设计桥头堡方案,实际上就是陪衬。而大家的设计方案报到国家政务院(后来的国务院)时,在二十多个方案里,周恩来总理一眼就看中了26号方案,也就是唐总设计的桥头堡,最后成为设计方案,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桥头堡。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的风格是结合了中国传统亭式建筑轻巧和苏式建筑的稳重,中西融合,因此成为大桥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0年前后,大桥局在征选桥梁科技大厦造型时,就选中了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端庄典雅。到了文革时期,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选用了三面红旗的主题风格,而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的设计人和武汉桥头堡设计人唐总是大学同学,业界都尊称他为周教授(周璞教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大桥局的老专家团队里,我和周教授交往比较多,主要有一个原因是周教授在退休以后直到返聘结束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保持火热的桥梁激情,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是笔耕不辍、在家里有时候也动手做一些桥梁方案模型,和我们说话也是亲切平易近人,很像一个老顽童。有时候我也想,能成为周教授这样的行业泰斗也是人生目标夫复何求。有一次和周教授出差,他讲了一个高级幽默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当初他们学俄语,一个俄语单词“雨伞”很难发音也很难记,老师最后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全学会了。因为我只学过英语没接触过俄语,但英语里雨伞单词是“umbrella ”,和俄语单词“雨伞(дождевой зонтик)”发音相似。周教授说的这个记忆办法是用汉语“下雨了,俺不来了”解释就是俄文雨伞的发音,英语“umbrella “,谐音和汉语“俺不来了”的确有几分相似,这样这个复杂的俄语单词就很容易为中国学生记住。我也因此记住了英语雨伞“umbrella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目之一,苏联派了一个专家组,组长叫西林,专家组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苏联的大江大河较中国要少、规模也不及长江,很难有机会修建像武汉长江大桥那样的宏伟工程,西林先生也为能有机会主持武汉长江大桥这样的举世瞩目的工程的技术工作感到骄傲。他去世后,墓碑的正面是他的名字,背面刻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式图,可见西林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武汉长江大桥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技术财富,比如管柱基础,大跨度桁梁(128米),深水流急锚碇系统的设计等等,大桥的钢梁是苏联供应的钢板,钢号是Q235q ,在今天看来,Q235钢几乎都是用于临时结构的,但大桥建成至今钢梁工作稳定正常,除了被船撞变形局部处理过之外,没有任何问题。据前些年对大桥综合测评,大桥还可以工作100年。大桥的墩台混凝土都是采用人工拌制,在那个手提肩扛的时代,混凝土的质量不比后来的机制混凝土质量差甚至要好,不得不令人佩服建桥前辈那种一丝不苟负责敬业的工作精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南京长江大桥在工程技术上成就主要有沉井基础、钢梁跨度达到了160米,同时在铁路明桥面首次采用了高强度螺栓。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桥梁前辈在国力有限的困难时期并不保守,勇于创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南京长江大桥在钢梁上最大的成就是研制发明了“争气钢”被载入史册,当时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人要造更大跨度的桥梁,钢材的局限性是最大的难题。最终,大桥局联合鞍山钢铁公司研制出来了高于武汉长江大桥的桥梁钢,牌号是16Mnq钢,和后来的Q345q钢相当。由于是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发,和西方人完全无关,又因此而打破了欧美苏对华的技术禁锢,因此被称为“争气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南京长江大桥修建的时候,中国人只有靠自力更生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江面比武汉要宽2倍左右,再加上南京长江两岸没有山势依托,从而使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特别长,南京长江大桥总长有六到七公里,这样的话南京长江大桥的总体规模比武汉长江大桥要大五到六倍之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南北两岸分别是蛇山和龟山,大桥选址时有意选择在龟蛇锁大江的位置,不仅江面最窄,而且依托两岸的山体,引桥的规模非常小,大桥从正桥下来后,依托龟山和蛇山作为引桥和引线路基,使大桥的总体规模投资达到最省,这也是桥梁前辈在大桥选址上的智慧体现,给后人很多宝贵的启示。很早时候听老专家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交通还不方便时,从武汉到南京长江上有客轮,一般是头天晚上上船后睡一觉醒来早上到南京。有一次几个局领导这样走了一趟后说,南京和武汉桥太像了,都是桁梁,从武汉上船时看到武汉长江大桥,睡一觉醒来出门一看还是武汉长江大桥模样,以为一晚上没开船。其实第二天早上看到的是南京长江大桥,两座桥的外轮廓有些相像,都是钢桁梁,上层公路下层是铁路。但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桁梁是带加劲腿的,而武汉长江大桥是上下都是平弦。其实这个故事也说明那个年代长江上的桥屈指可数。</p><p class="ql-block">时间进入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后,长江上目前已建成通车的大桥有100多座。中国的大桥已经从建成学会的争气桥到现在的领跑世界,建桥技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成就。而大桥局也在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中继续挺立潮头,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近些年,一些国内企业出于走捷径发展的需要,模仿大桥局者有之、学习大桥局者有之,甚至直接更换原名用一个和大桥局相近的企业名,大桥建造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而业主出于多方面考虑,长江上的一座大桥也很难整体打包承包给一家工程单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建桥竞争激烈,各方同台角逐。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竞争如何多样化,大桥局这种厚重的建桥历史是永远不会为后来者复制。改革洪流猛,建桥百家生;他局非正统,还得让江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辉于2023年6月6日草稿于南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