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实施教育资助体系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爱心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关怀,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进一步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政策的知晓度,保证符合条件的幼儿能够享受助学待遇,特在此向您介绍现行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p> 政策解读 <p class="ql-block"><b>一、资助项目</b></p><p class="ql-block"> 助学金</p><p class="ql-block"><b>二、资助范围</b></p><p class="ql-block"> 公办幼儿园和有办园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p><p class="ql-block"><b>三、资助对象</b></p><p class="ql-block"> 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p><p class="ql-block"><b>四、资助类别</b></p><p class="ql-block">(一)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包括继续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脱贫户 (人口)家庭学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学生本人或法定监护人需持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乡村振兴部门发放的有效证明,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具有电子信息档案。</p><p class="ql-block">(二)特困供养、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学生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是上述人员,持民政部门发放的有效证明,在“民政信息系统”中具有电子信息档案。</p><p class="ql-block">(三)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学生本人是上述人员,并在“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中建立电子信息档案。</p><p class="ql-block">(四)残疾学生:学生本人持残联部门发放的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具有电子信息档案。</p><p class="ql-block">(五)烈士、英雄模范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战因公伤残的军人、公安民警、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家庭子女:经退役军人事务、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认定,持有相应证件,在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具有电子信息档案,符合《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其他相关文件规定可享受教育优待对象的家庭子女。</p><p class="ql-block">(六)优抚对象子女: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认定,法定监护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子女。</p><p class="ql-block">(七)残疾人家庭子女:法定监护人持残联发放的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在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中有电子信息档案的残疾人家庭子女。</p><p class="ql-block">(八)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法定监护人因公牺牲或因见义勇为牺牲,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其可享受教育优待资助的子女(学生);或经学校认定,学生本人或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因病因灾等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p><p class="ql-block"><b>五、资助标准</b></p><p class="ql-block"> 三档: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p><p class="ql-block"><b>六、办理流程</b></p><p class="ql-block">资助对象提出申请,经幼儿园审核,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复核后予以资助。</p> 认定方式 <p class="ql-block">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包括信息比对认定、量化评估认定、学校评审认定、学校调查认定。</p><p class="ql-block"> (一)信息比对认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汇聚、共享、比对,原则上每学期开展一次线上比对认定。</p><p class="ql-block"> (二)量化评估认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量化评估认定,量化认定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一次,每学期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p><p class="ql-block"> (三)学校评审认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通过学生申请、资料审核、民主评议等必要的程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评审认定。评审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一次,每学期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p><p class="ql-block"> (四)学校调查认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通过实地家访、个别谈话、电话访谈及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核查,根据核实情况予以认定。调查认定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p> 认定程序 <p class="ql-block">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原则上,包括提前告知、个人申请、学校认定、结果公示、建档备案五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一) 提前告知。学校通过合适途径和方式,提前告知学生或其法定监护人国家资助政策内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事项,并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p><p class="ql-block"> (二)个人申请。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由其法定监护人填写《福建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及家访表 (学前)》,并向幼儿园提出申请。</p><p class="ql-block"> (三)学校认定。学校根据学生或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的认定申请或相关部门提供信息,采取家访、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量化评估、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精准认定并按规定划分资助等级。</p><p class="ql-block"> (四) 结果公示。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在适当范围内、以适当方式予以公示。公示内容严禁涉及学生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学校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复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回应有关认定结果的异议。</p><p class="ql-block"> (五) 建档备案。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应发文确认认定结果并将认定结果名单、公示情况、学生申请认定表等材料按文件要求规范建档,并按要求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p> 申报材料 <p class="ql-block"><b>一、相关证明</b></p><p class="ql-block"> (1)孤儿,需提供县级民政部门发放的孤儿证或相关证明;</p><p class="ql-block"> (2)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需提供县级民政部门相关证明;</p><p class="ql-block"> (3)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提供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或乡镇、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加盖乡镇民政办公章。</p><p class="ql-block"> (4)提供相应证件的复印件2张(如低保证、扶贫手册、残疾证、重大疾病证明、困难证明等),户口簿复印件2张(户主页、父亲页或者母亲页、孩子页)、幼儿1寸彩色照片2张及其他相关文件。</p><p class="ql-block"><b>二、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打印2份,并向学校提出申请。</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我园将一如既往的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开展,做到工作细致,精准资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