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殷商名相、中国在世时就被称为“圣人”的傅姓始祖傅說,年轻时在山西平陆傅岩(险)“版筑”修路治水,被武丁皇帝发现他的才能,举以为相。他文韬武略,辅佐皇帝实现“武丁中兴”,功勋的永传后世。平陆县自2005年起,每年四月初八(傅說诞辰日)举办“傅圣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傅說诞辰”活动。</p><p class="ql-block"> 始祖傅說发祥于平陆,在祖地有哪些历史文物文史?我参加过几次祭祖,在平陆停留时间不短,都不知道。2023年祭祖,编了这个美篇,2024年3359周年祭祖,在总会指导下,得到祖地傅氏宗亲、平陆博物馆、圣人涧村历届老领导的大力支持,采集到很多原始资料,编录整理,修改充实本贴。供傅氏宗亲了解,为祖地打造“圣人故里”傅說文化提供历史依据和素材。落实我正月十二泉州会议发言。欢迎大家转发、收藏! </p><p class="ql-block"> 这是去年祭祖所作,今年续写。我将继续收集、考证,纠正其中可能不准确的内容,不断完善。</p> <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历史上平陆"傅相祠"共有四处:1、马跑泉上方傅說墓旁傅相祠,2、傅岩山旁傅說庙 ,3、黄河边平陆老县城"傅岩书院"内傅相祠(1763年建,修三门峡大坝淹没),4、傅岩山对面山顶上现在的傅相祠。</p><p class="ql-block"> 本帖傅相祠、傅相陵历史根据《三晋石刻大全》关于傅說在平陆的16块碑刻、现在傅相祠功德碑原文编录,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p> <p class="ql-block">1992年启动建设的新傅相祠。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傅相祠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本帖4000多字,46图片。欲搞清历史脉络,全文阅读约需20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 最早记录:据《平陆县志》卷之三《坛庙》记载,傅岩祠在圣人涧,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县尉李同所建,据今约1200多年。唐代地理书《括地志》称为“傅說祠”。之后,有记载(福建傅克钦《重建傅相祠墓记》)的为:</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元朝皇庆二(1313)年,县尹福童建,主簿续执中撰文。</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明朝嘉靖三十四(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①后,重建,邑令马义、吴守礼踵相增建。</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明朝崇祯十五(1642)年,傅相祠被水淹没,“副宪王公目击倾圮(pi倒塌)之像,遂动员官员捐俸,重修祠庙。为久远之计,将祠庙移至比原庙高五丈,距黄河水稍远之处,比旧址视野广泛”。御史吴楷撰写《重建傅相祠记》碑文③。</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邑令王国匡主持重建。</p> <p class="ql-block">明崇祯15年(1642年),在"老傅相庙"原址升高五丈新建的"傅說庙"。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照片,前两排已建成"圣人涧村小学",可见后排屋顶为古建筑,应该为老庙房舍。</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学迁搬至县城大街,这里改建为"平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据说,目前平陆县规划,将选址新建博物馆,恢复"老傅說庙"原貌。</p> <p class="ql-block">第六次,清嘉庆二十(1815)年,平陆地震②,祠陵全毁,嘉庆二十三(1818)年,傅氏后裔,福建闽中建阳傅克钦,署理山西解梁州(今运城,清雍正辖芮城、夏县、平陆、安邑四县)。时,自出廉俸,亲自主持傅相祠及墓区工程。傅克钦撰有《重建傅相祠墓记》碑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中条以南,两山之峡,大河东绕,为商贤相傅悅所隐地傅岩。旧有祠庙由来已久,烬于元初,县尹福童修,续执中所云:崇明祀,化齐民,一举而两得也。明嘉靖以地震圮。邑令马义、吴守礼踵相增建,后啮(nie)于水,副宪王公捐俸西徙以远水患。康熙三十八年邑令王匡国又重修之。夫傅相去数千年而祠庙履经修建,且不以三命首倡,学术道统由此彰,治法由此懋,有功于万世哉!明吕仲木,理学纯儒,尝谒岩祠,为之诗序,巡院内滨公叹为真圣人所产之地,我皇上右文稽古,制论褒崇,谓君臣相得益彰,堪与帝世之陈,赓歌比隆,则祠宇之所关也事大。</p><p class="ql-block"> 余家闽中建阳,去傅岩四千余里,而族谱所载傅岩图考.志姓名所自始也。后服官晋省,去傅岩或百里,或千里,不在治境。今岁六耳摄篆解梁,傅岩在所属之平陆境。邑令赵公来谒,商榷政务间,偶语及傅岩祠庙.则云圮矣,且马趵(bao)泉左墓亦几乎!余闻之窃念梦之形成,千载奇遇,精英上炳列星,而颓废苦凉,风侵雨蚀,横莽而走鼠生鼯(wu鼠),修葺之事,非予守土者责欤!况姓所自始,水源木本不容睐,安可委为异人任耶!爰出俸修祠及墓,鸠庀(pi治理)之费,惟出己资,而以赵公襄厥役,范尉职其劳,阅两月竣工,乃记其事而勒诸石。</p> <p class="ql-block">此碑文记载: 第七次,光绪三十(1904)年,平陆正堂谢沛主持并捐银30两,共筹银228两,重建了傅相祠。</p> <p class="ql-block"> 第八次,即1992―2002历时十年(主殿"欽承殿"1995年落成),由冯玉生、王安溟首倡,平陆县政府倾力策划,全县各单位、海内外傅氏宗亲,各界友好人士捐款捐物筹集资金153(财政补助32万)万多元,圣人涧村献地40亩 重建傅相祠。目前傅相祠占地30亩,是原祠庙面积的10倍。即现在看到的山顶新傅相祠。</p><p class="ql-block"> 之后,2009 —2010年,据傅宪隆记载,北京蟹岛集团董事长傅秀平捐款52.32万元将大殿翻修彩绘;河南三门峡香山红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傅文山捐款102万元修建傅相祠台面工程和扩建广场;傅治国捐款20万美元(合人民币135万元)重建傅相陵。次轮建设共45人捐款3033693元。另有还有戏楼三块功德碑记载284人次捐款1583862元。为傅相祠此前改造建设规模最大一轮。</p><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22日,以“海内外傅氏联谊总会(原世界傅氏宗亲联谊第三届总会)、山西傅圣故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名发布《关于建设傅相祠、傅相陵的倡议书》,到2021年5月,筹集到捐款一百多万元。</p><p class="ql-block"> 2023年,浙江傅氏宗亲联谊会傅桂丰会长捐款50万元,傅达全总会长主持,完成了西配殿建设。</p><p class="ql-block"> 2024年,中华文化促进会傅説文化委员会傅天堂会长捐款100万元(到2024年8月7日,已有132名宗亲捐款近四百万元及部分实物),对傅相祠进行全面整修:彩绘,地质排危,铺广场地板等等。</p><p class="ql-block"> 2002年至今,肯定还有其他傅氏宗亲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我没有掌握数据。历届傅氏总会,傅相祠管理委员会应该有资料。建议历届傅氏总会,在本轮大规模改造完工后,统计整理2002年功德碑记载之后的捐款名单 ,制作新的功德碑!以记录历史,表彰爱心奉献,激励后人!</p> <p class="ql-block">记录1992——2002年迁建的功德碑。上面捐款总额1536386元。</p> <p class="ql-block">用表格简明表达四处傅相祠历史!</p> <p class="ql-block">2024年,由傅天堂会长率先捐款捐款100万元,带动一千多人捐款数百万元,实施傅相祠全面改造工程,这是9月12日广场美景。目前建设项目仍在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广场西配殿,介绍傅說始祖文化,傅相祠自唐代以来建设历程的文化墙首次展示出来。</p> <p class="ql-block">从傅相祠下209国道茅津路看傅相祠东侧山崖,有垮塌危险,急待做护坡保护。</p> <p class="ql-block">傅相祠改造规划图。</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了解始祖傅說墓“傅相陵”。</p><p class="ql-block">傅相陵在平陆官部乡柴庄村,县城东北十多公里。水泥公里至此中止。在路边远眺傅相陵。</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原傅說墓及马跑泉旁傅相祠,在日寇侵华时期已毁于一旦。1995年左右,印尼泗水傅氏基金会团长傅庆云敬修傅說墓捐款10000元,傅振云(15岁)捐款10000元,重建了此傅說墓。</p> <p class="ql-block">上墓原址。</p> <p class="ql-block">2010年改造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0年傅治国捐款20万美元(合135万人民币)新建傅相陵。</p><p class="ql-block">注意前方为公路中止处 需步行过山涧方能到达墓地。</p> <p class="ql-block">新陵园正面。</p> <p class="ql-block">墓塚。</p> <p class="ql-block">墓碑</p> <p class="ql-block">功德碑,碑文见下。</p> <p class="ql-block"> 新傅相陵碑刻</p><p class="ql-block"> 中国平陆,傅圣故里,早于唐初,就有圣庙,后成庙会。日寇铁蹄,毁于一旦,幸傅氏后裔,代涌风流,今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傅治国,敬祖念宗,倡扬根情,慷慨捐资20万美金,再启相陵重修工程,以了抛转引玉,共扬圣祖之弘愿。其无私之德,堪称楷模,其奉族之举,启后光前。凡說公后人,当感先辈之德,怀天下之重,思治国之德,孝敬祖之行!则始祖必同辉日月,傅氏永兴旺发达! </p><p class="ql-block"> 平陆县傅圣文化景区筹建委员会 </p><p class="ql-block">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二日</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另一文物:傅岩山。即《史记》中武丁托梦求贤,“得說于傅险中”的傅岩(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傅岩山腰的“傅岩”碑。几近垮塌,亟待维护!</p> <p class="ql-block">傅岩碑近景 ,“傅岩”二字清晰可见。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所立,有县令、县丞等7人署名。</p> <p class="ql-block">傅岩山前,209国道茅津路,“老傅說庙”遗址。现已拆除新建为“平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傅說庙"照片。</p> <p class="ql-block">老“傅說庙”原址门口马路边陈列的傅說庙碑刻。下面介绍其内容提要。原文较长,之后将转载全文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建在傅說庙原址的平陆博物馆内保存的“傅說庙”碑刻。</p><p class="ql-block"> 感谢平陆博物馆提供资料,根据资料编录,现存平陆博物馆的碑刻有9块(碑文数千字,略。可看看第9块碑文了解其内容。):</p><p class="ql-block"> 1、“傅岩廟” 碑,元延佑元年(1314),平陆县令续执中撰文,福童书。 </p><p class="ql-block"> 2、“谒傅巖庙诗序”碑,明嘉靖五年(1526),翰林修编、礼部侍郎吕柟(楠)撰文并书。 </p><p class="ql-block"> 3、“傅說故里”碑,明万历四年(1576)平陆知县丁一元书。</p><p class="ql-block"> 4、“傅巖”碑,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平陆知县王取、县丞王麟等七人留名。 </p><p class="ql-block"> 5、“商中興賢相傅公版築處”碑,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兵巡道副使王国立碑。 </p><p class="ql-block"> 6、“重建傅相廟記”碑,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山西監察禦史吳楷撰並書。 </p><p class="ql-block"> 7、“傅岩遇雨谒商相祠诗”碑,明天启四年(1624),平陆县知县李韫秀书丹并刻石。 </p><p class="ql-block"> 8、“傅崖”碑,明崇祯十五年(1642), 中州範志完題. </p><p class="ql-block"> 9、“傅圣庙重修碑记”碑,清光绪三十年(1904),平陸縣正堂谢沛撰文,修職郎吏部候選教榆李贞年书丹。</p> <p class="ql-block">傅相陵景区另一重要文物“马跑泉”,一说为“马刨泉”。</p> <p class="ql-block">建机井前的马跑泉眼。</p> <p class="ql-block">马跑泉现已建成抽水机井,说明流量大,是邻近三个社村民的饮用水源。</p> <p class="ql-block"> 《平陆县志》卷之二《山川》记述:“马跑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傅说冢下,泉殊清莹。相传形求至此,马跑得之。合下石穴二泉,至傅岩为圣人涧。形求至此,马跑得之。”</p><p class="ql-block"> 民间又有传说是傅说年老回乡帮乡里抵御旱灾寻找水源,与妻骑白马至此,马踏出一泉,傅说和妻子以拐杖和发簪划地,又得二泉,故泉水三源并发,合流成溪,清洌澄澈,隆冬水暖,为圣人涧水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马跑泉外“圣人涧”源头。因泉水已纳为饮用水源抽走,除大雨天,已干涸。</p> <p class="ql-block">""圣人秸",又称“圣人麦秸”。圣人涧村西北北路壕西之断崖间长期露一层麦秸,无论春夏秋冬四季,均保持不腐之黄褐色;外露麦秸表层时或脱落,而里层复现出洁白之色,落下者亦洁白无霉变。如是年深日久不变,当地人以为神异。村中故老相传,说是圣人傅说在此版筑时遗留下来的麦秸。</p> <p class="ql-block">圣人麦秸近照。</p> <p class="ql-block">傅說版筑遗址。</p> <p class="ql-block">有碑为证。还有一处遗址"圣人窟",在何处?照片?待进一步查证。</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8日,原平陆县人大副主任、1992—2002年"平陆重建傅相祠筹备处"名誉顾问、当时圣人涧镇负责人刘学东老先生,带领我们考察,讲解"傅說版筑处""老傅說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圣人涧"河床已长满大树,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刘学东先生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圣人涧"河岸边,历史上"傅說版筑处"、傅說居住过的窑洞"圣人窟"就在这儿。但遗迹已不见踪影,建成居民民房。</p> <p class="ql-block">2023年始祖诞辰3358周年祭祖,牧童受邀为会务组组长,在平陆逗留近20天 ,故关注始祖文物,但事务缠身,未及考证。</p> <p class="ql-block">未来不再纠缠会务,专注考察可能找到的碑刻、文字、实物,以资佐证,编辑资料传于后世。发掘、保护、传承、弘扬始祖优秀文化!避免以讹传讹,贻笑大方。</p> <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①1556年,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特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特大地震之一。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大地震。</p><p class="ql-block"> ②1815年10月23日,平陆县发生地震,死亡6800多人,房屋倒塌474间,永济县各乡倒房200余间,虞乡县有97个村庄遭破坏,倒房数十间至千余间不等。运城县受灾村庄共105个,塌房9800间。夏县土房倒塌180余间,窑房倒塌250余间。猗氏县倒塌民房共253间。芮城县受灾80个村庄,压死1620余人;平陆县受灾120余村庄,压死3000多人。据史料记载,受灾严重的原因是“平陆、芮城、本系土山环绕,居民多于通衢两旁,负岩穿穴,聚族而居,一经震动,岩土被卸,窑孔全坍,遂致初次地震,该二县所属之地,被灾独重”。</p><p class="ql-block"> ③上述记录中,第四次,“选址比原址高五丈,远离黄河”,应该是在“傅岩山”旁的“老傅說庙”(现已拆除建“平陆博物馆”)。现在山顶上的傅相祠,是1992——2002年,由平陆县政府策划,筹集捐款153万多元,圣人涧村献地40亩历时十年修成的(1995年主殿"欽承殿"落成)。</p><p class="ql-block"> 本帖傅相祠、傅相陵历史根据《三晋石刻大全》编录。至于语言表达、理解,每个人可能会有差异。我太忙不予回应。</p><p class="ql-block"> 美篇最大优点之一,"同步更新".有新资料或考证,我会适时修改。</p><p class="ql-block"> 四川叙永傅强明牧童编辑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