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车上远远看见天蒙山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红飘带”,这便是享誉世界的《沂蒙山小调》诞生的白石屋村,“红飘带”鲜红的颜色不仅代表了沂蒙老区的红色革命精神,蜿蜒的形状更是与《沂蒙山小调》的曲调相互辉映。</p> <p class="ql-block">山东有十大名山:泰山、崂山、鲁山、千佛山、沂山、蒙山、五莲山、熊耳山、鹤伴山、昆嵛山。这是我在百度上查的,暂且可备一说吧!</p> <p class="ql-block">蒙山包括云蒙、龟蒙、天蒙和彩蒙四个景区,我们今天所到之处的是蒙山之一的“天蒙山”。</p> <p class="ql-block">“沂蒙”一词最早出现在抗日战争初期,目前见诸文字最早的出处是在郭洪涛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中。郭洪涛在电报中是这样讲的:“为什么选择沂蒙山区作根据地?</p><p class="ql-block">(一)地区险要是适当的,便利发展。</p><p class="ql-block">(二)群众条件好,民枪很多。</p><p class="ql-block">(三)友军只有张(里元)专员部,和我们的关系好,易于合作。</p><p class="ql-block">(四)社会组织单纯,土匪会门很少。</p><p class="ql-block">(五)物产丰富,给养容易,目前是最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是“沂蒙山”这个名称便出现在是毛主席对115师东进的电文中:“要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沂蒙山成为一块全国著名的根据地、抗日杀敌的坚固堡垒,被赞誉为“华东小延安”。八路军、新四军、华东野战军曾在这里浴血拼杀,立下赫赫战功。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p> <p class="ql-block">沂蒙是一首歌</p> <p class="ql-block">“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p><p class="ql-block">循着歌声,沂蒙情缘一行十二人一路向前,重温《沂蒙山小调》,感受流淌在歌声里的沂蒙精神。</p> <p class="ql-block">“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p><p class="ql-block">作为与《茉莉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岁月,历经七十余年,时至今日仍广为传唱、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场。”</p><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中国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组织团员李林、阮若珊在白石屋村一间简陋的民房里创作了《沂蒙山小调》。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和美妙动听的曲调一经传出,便受到了广大军民的喜爱。 </p> <p class="ql-block">“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p><p class="ql-block">一代代淳朴坚韧、情深义重的沂蒙人高唱着《沂蒙山小调》,感动着大江南北,那悠扬动听的旋律,让沂蒙精神传遍五湖四海。</p> <p class="ql-block">走进《沂蒙山小调》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见《沂蒙山小调》词作者阮若珊。</p><p class="ql-block">阮若珊:祖籍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33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在北平师大第二附小毕业,由学校保送至北平师大女附中读书。1935年冬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年2月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为队员,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说起阮若珊,你也许还有些陌生,但一说剧作家黄宗江,你肯定知道,他乃阮若珊的丈夫,这下明白了吧!</p> <p class="ql-block">曲作者李林:曲作者李林,原名李森林,男,祖籍河北省。 1917年1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青年学生时期在北平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为唤起民众而奔走呼号。1937年4月奔赴山西加入“牺盟会”、“青年抗敌决死队”,参加革命,在薄一波同志部下。1938年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先后在八路军115师688团、晋东南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任干事、文化教员、创作股长。1939年4月在晋东抗大一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57年7月从部队转业到上海歌剧院先后任编剧、顾问,至1985年12月离休。 剧作家,上海歌剧院顾问,《歌剧艺术研究》杂志创办人之一,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演唱者太多了,彭丽媛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群因歌剧《沂蒙山》结缘的上海老人,今天来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唱着这首《沂蒙山小调》自然倍感亲切,当然,应该还有更多的感慨。不曾想,我们一唱,带动了好些旁观者也跟着我们一起唱起来。心里有些激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剧组的主创人员十一次采风这块英雄辈出的地方,他们也就这么唱着,唱着, 于是这首《沂蒙山小调》便顺理成章地进了中国原创歌剧《沂蒙山》。</p> <p class="ql-block">山东籍军旋作曲家栾凯巧妙地把《沂蒙山小调》和着山东音乐元素,融入到歌剧音乐中,创作了一部既优美宛转,又大气时尚,既体现了浓郁地域文化,又展示出中华美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中国歌剧《沂蒙山》。</p> <p class="ql-block">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贯穿了全剧,或作为前奏引子代入,或作为过场音乐穿插,或组合到个别唱段中,作为歌曲的一部分多次漾出,成为全剧主导核心音乐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时而温婉浪漫,时而激昂热烈,时而忧郁伤感,时而磅礴奋进,与全剧整体音乐风格完美融合的音乐语汇。</p> <p class="ql-block">这首歌,我们还都不会唱,小姜导游领头唱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往上走,干插墙上书有“红色耀中华,风骨传后人”的文字。导游介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地、驻扎地,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厂都曾长期在这里驻扎。</p> <p class="ql-block">《大众日报社》印刷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抗大一分校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抗大井旧址</p> <p class="ql-block">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一块立着的不规则石头上书写“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署名高克亭</p> <p class="ql-block">沂蒙是一份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红嫂纪念馆》,仿佛就走进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仍然时时撞击着中华儿女的心扉……</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雄踞齐鲁大地东南方,这里的人民曾用甘洌乳汁为战争淬火,曾用独轮车碾碎美式大炮,曾用小米供养革命军人。这里是英雄辈出的土地,代代英雄儿女谱写出无数英雄故事与传奇。</p><p class="ql-block">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红嫂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她们甚至可以为保护革命后代而献出自己的骨肉,可以为保存一封烈士的遗书而毁家无悔,可以为一句诺言而坚守终生。</p> <p class="ql-block">想起歌剧《沂蒙山》最那段《拥军忙》</p><p class="ql-block">红枣甜,煎饼香,</p><p class="ql-block">推起小车送军粮。</p><p class="ql-block">运弹药,补给养,</p><p class="ql-block">拥军队伍支前忙。 </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军民关系真正是鱼水情深啊!</p> <p class="ql-block">在沂蒙山区,“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红嫂”,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先进女性的群体名字。“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一诺千金”是沂蒙“红嫂”的共性。</p> <p class="ql-block">沂蒙红嫂,是一个先进女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明德英被誉为“沂蒙红嫂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明德英: (1911年—1995年) </p><p class="ql-block">70多年前,一位名叫明德英的30岁哑女,因幼时高烧,家贫没钱及时就医,最终成了哑女,她用自己的乳汁在坟地上搭建的团飘屋救活了两位八路军重伤员,成为后来妇孺皆知的红嫂原型。</p> <p class="ql-block">她的丈夫李开田是个孤儿,长她15岁,善良族人帮他找了一份为一户地主家看护坟地的工作,好心的村民还帮他在坟地的附近搭了一间小屋,那简陋的小屋叫“团瓢”。李开田和明德英嫁在与死人相伴的地方有了一个团飘屋,为地主的祖茔里看护着120多亩耕地和树木,尽管这份差事没有多么的光鲜,但至少能让一家人有一口饭吃,生活有个着落。 </p> <p class="ql-block">一位叫彭林的小八路,在沂蒙山区作战时身负重伤,遍体鳞伤的他跑到坟地边的团飘旁避难。年轻的少妇明德英,俯下身去,用手摸摸伤员的嘴和胸,这两个地方都微微有些热气,不过那热气太微弱了。而这微弱的热气也正在渐渐地消失。伤员的嘴唇,像烤焦了的树皮,他多么需要一点热汤的滋润啊!可是往哪弄一碗汤呢? 同时,她感到伤员胸口的熟气马上就要消失,怎么办? </p><p class="ql-block">看着嘴唇干裂、生命垂危的小八路,刚分娩不久的她毅然放下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靠近了彭林,她把彭林的头轻轻地搬起,把他放在自己的腿上,她迅速地解开了衣襟,把上身向彭林的头部伏下去……</p><p class="ql-block">阳光从秫秸攒的缝隙里投射进来,它照着明德英的脸,她脸上的红云褪去了,此刻显得那么庄严,神圣和崇高。 </p><p class="ql-block">沂蒙红嫂的故事,在我们眼中鲜活起来。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已经定格成美丽的象征。一腔热血,感天动地,一颗红心,迎着朝阳……她,就是我们最可亲可敬的沂蒙红嫂明德英。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p> <p class="ql-block">1943年,八路庄新民为了掩护撤退的战友,用枪打着追来的鬼子,走在队伍的最末端,庄新民不幸中弹倒地,昏迷不醒。明德英丈夫李开田将他救下。</p><p class="ql-block">明德英和丈夫将伤员,抬到后山,用干草盖住,然后回家熬了小米粥,由于伤势过重,喂进去的饭食也基本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p><p class="ql-block">明德英的儿子还在哺乳期,如果将自己的母乳挤给战士喝,无疑是置自己的骨肉于不顾。但如果见死不救,八路军战士的生命就岌岌可危。 </p><p class="ql-block">明德英眼中泛起泪花,她心一横,将母乳全部挤在碗中,穿好衣服就向后山走去。明德英将八路军战士头颅抱在怀中,将还温热的奶水慢慢灌入战士的口中。看到战士全部喝下,明德英再次用衣物和干草盖住战士,然后转身向家中走去。</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明德英每天都会挤母乳喂给伤员。也许母乳真的能救命 ,几天后,八路军战士庄新民醒了。当他看到眼前是一个穿着朴素、破旧,但目光温柔善良的女子之后,他知道眼前的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庄新民要磕头致谢,被明德英拦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德英眼中泛起泪花,她心一横,将母乳全部挤在碗中,穿好衣服就向后山走去。明德英将八路军战士的头颅抱在怀中,将还温热的奶水慢慢灌入战士的口中。看到战士全部喝下,明德英再次用衣物和干草盖住战士,便转身向家中走去。</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明德英每天都会挤母乳喂给受伤的战士喝。也许母乳的营养真的犹如救命的药品。几天之后,八路军战士睁开双眼醒了过来。当他看到眼前是一个穿着朴素、破旧,但目光温柔善良的女子之后,八路军知道眼前的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战士准备磕头致谢,被明德英拦住了。</p><p class="ql-block">庄新民醒来后,准备立马去找部队,但善良的明德英夫妻,看着庄新民还未痊愈,担心他路上因为虚弱,又被敌军抓获,便挽留庄新民在家中养伤。在这个过程中,庄新民和这家人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全国解放后,庄新民一直想要找寻明德英一家,但因为搬家的缘故,庄新民委托打探的人最终没有找到。</p><p class="ql-block">直到1985年,没有放弃寻找明德英一家的庄新民终于找到了“乳娘”的下落。他放下手中的工作,不远万里跑到沂蒙山区。此时已经是我国正厅级干部的庄新民,跪倒在这位白发苍苍的哑娘面前,声泪俱下地说:“娘,我回来了”。</p><p class="ql-block">明德英经历无情的岁月,虽然眼睛也看不太清。仔细端详后发现是以前自己和丈夫救助的八路军小战士,想起往事,明德英将庄新民揽在怀中哭泣起来,这一幕让身边看到的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换于(1888—1989)</p><p class="ql-block">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妇救会长、艾山乡副乡长。1989年,王换于逝世,享年101岁。</p><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日寇对山东地区进行“大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率领机关人员转战来到东辛庄村,司令部就安在村里的抗日“堡垒户”家中。也正是王换于家中。</p><p class="ql-block">随着徐向前一起来的,除了有机关人员,还有27个抗战将士的儿女们。当时八路军将士们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保家卫国这件事上,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当时,这些孩子都由徐向前的夫人黄杰等女战士负责照料,他们最大也才七八岁,最小的更是出生才3天,其中就包括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和徐向前的女儿小何等孩子。</p><p class="ql-block">看着一个个瘦弱不堪的孩子,王换于很是心痛。她明白这些孩子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小小年纪不但失去父母的陪伴,更是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底的一天,趁着徐向前空闲的时候,王换于就向徐向前提议:孩子们分散到各个可靠的群众家中代为抚养。这样,不但孩子们能得到照料,部队首长们也能安心组织部队转移。就这样,东辛庄抗日战时托儿所于1939年10月成立了,王换于担任负责人。</p><p class="ql-block">从这一刻开始,王换于在做好抗日工作的同时,又挑起了抚养和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p><p class="ql-block">从1939年秋到1948年底的9年多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86名革命后代都健康茁壮成才着,没有一个人受到伤害。</p> <p class="ql-block">“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遍布在祖国各地的王换于的“儿女”们及被抚养的革命后代的父母,他们时刻都未曾忘记过王换于的养育之恩。王换于在世时,有的来信,直接称呼抚养老人家为“父母大人”;有的经常给她寄各种东西;还有一些人常到山里来探望她,原工程兵副司令员胡奇才、原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原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于政辉、原青岛市政协副主席王寅......他们都曾来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9年,王换于逝世,享年101岁。王换于老人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品格和精神永存,她的功绩永存,她的音容也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被永世铭记。</p> <p class="ql-block">想起了歌剧《沂蒙山》山妮子办战地幼儿园的那几句歌词:</p><p class="ql-block">团飘屋,遮阴凉,腾出一间最敞亮。</p><p class="ql-block">前方首长去指挥,留下孩子咱抚养。</p><p class="ql-block">干插墙,靠山梁,围拢小院护春光。</p><p class="ql-block">沂蒙出生沂水养,咱疼孩子如爹娘。</p><p class="ql-block">原来山妮子原型在这儿呢!</p> <p class="ql-block">李桂芳(1925年10月?日-2017年4月19日)</p><p class="ql-block">《沂蒙火线桥》的诞生:</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12日傍晚,孟良崮战役打响,妇救会会长李桂芳突然接到命令:天黑之后,部队要过汶河,必须在五小时之内架起一座桥。</p><p class="ql-block">这可难坏了李桂芳,几十米宽的河面,又没有建桥材料,男人们都上了前线,只有这些妇女怎么架桥,她急中生智,用门板当桥板,用人来当桥墩,她急忙挨家挨户通知、很快30多名妇女扛着门板聚集在河滩上。</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队伍朝河边急行而来。李桂芳大声喊道:“姐妹们,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抬起门板,朝河里跳下去。湍急的河水淹没了她们瘦弱的身体。她们像32座坚固的桥墩,牢牢地定在河中……。</p> <p class="ql-block">刚开始,前面的部队知道是人搭起的桥,都流着泪,有意放轻了脚步。可是,随着天越来越黑,后来的部队不知道桥的“秘密”,只管加快脚步,迅速过河。</p> <p class="ql-block">在“桥”下面,河水漫上了妇女们的腰部,双脚踏在河底的沙石上,引起双腿抽筋,疼痛酸麻。左肩膀压疼了,换成右肩。桥上战士脚步一个比一个快,份量一个比一个重。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p><p class="ql-block">桥下的姐妹们咬紧牙关坚持着。暮春的河水凉气袭人;腰挺酸了,就弯下腰弓着背驮着,谁也没喊叫一声。当最后一名战士从她们的肩膀踏过时,这32名妇女却早已被河水冻得全身麻木,累得摊倒在河边....</p> <p class="ql-block">可有谁能想到,在这32名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这当中年仅19岁的刘曰梅,因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沂蒙“红嫂”用身体架起的通往胜利的“火线桥”!沂蒙山区的女人是革命战争中的铜墙铁壁,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托起了革命胜利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祖秀莲 (1891.8-1977.7)</p><p class="ql-block">祖秀莲,原名祖玉兰。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山东省沂南县杏墩子村人,出身贫农。后与沂水县桃棵子村张志新结婚。1939年初,年近50岁的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1941年冬,日军五万围缫根据地,11,月6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突与一队日军遭遇,被敌击中数弹倒地,后日军又趋前连击两枪,并用刺刀乱刺其腹部,认定郭已死后离去。</p><p class="ql-block">郭伍士苏醒后,被祖秀莲发现,立即扶回家中抢救。先用温水擦净郭全身血迹,又对其身上7处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为防日伪军搜捕,祖秀莲又将郭伍士转移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每天送水送饭,为其擦洗伤口。</p> <p class="ql-block">因缺医无药,加之山洞潮湿、闷热,数天后,郭伍士伤口化脓,全身发烧,处于半昏迷状态,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祖秀莲十分焦急,到处打听药方,并采集中草药,天天为郭擦洗伤口。为了使郭早日痊愈。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糠咽菜,用纺线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郭吃。</p> <p class="ql-block">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郭伍士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日伪军1.2万余人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大一分校掩藏文件和物资,并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p> <p class="ql-block">1947年,郭伍士复员,没回原籍山西省辉同县,在沂南县隋家店子村落了户成了家。为了寻找祖秀莲,他就做了一副挑子,走村串巷卖烧酒。就这样挑着这副担子走了整整两年,终于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娘”。1958年,他正式认祖秀莲为母亲,并带爱人和两个孩子迁至桃棵子村,同祖秀莲住在一起,以照顾老人。</p> <p class="ql-block">1970年底,祖秀莲不顾80岁高龄,仍到南墙峪水库工地劳动。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革命精神的一个鲜明代表。六姐妹是指山东蒙阴县的六位女性,: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p><p class="ql-block">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红嫂,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以女性为主体的革命英雄群体。</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中六姐妹牺牲一人。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 </p> <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曾深情感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成就了一部原创歌剧</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我的心一直没能平静下来,我把电影版歌剧《沂蒙山》复看了一遍,再次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文艺理论的精辟。</p><p class="ql-block">最初说这句话的人无法考证,但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这句话有较完整的阐述。艺术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筛选后,再创造。</p> <p class="ql-block">意思是: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都可以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语言的描述加上对故事情节的渲染,会让这些小事变得生动而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主创人员十一次拜谒沂蒙山,捡拾起一颗虔诚感恩的心,让信仰的旗帜飘扬在心灵高地,于是一部中国的原创歌剧《沂蒙山》终于搬上了舞台。</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上述生活中的沂蒙红嫂所有点点滴滴的过往,正是歌剧《沂蒙山》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p> <p class="ql-block">编剧王晓岭、李文绪让“海棠”一个普通村姑成长轨迹告诉我们:</p> <p class="ql-block">一、海棠林生新婚燕尔,部队要招新兵,林生欲报名参军,此时海棠已有孕在身,在《海堂让他去吧》这首重唱中,海棠真心不想让林生去参军的。</p><p class="ql-block">海棠对舅舅说:林生的亲人都离世,只剩他一人是独苗。(理由正当)</p><p class="ql-block">林生在一旁说:小鬼子害了俺全家,俺要替亲人把仇报!(国仇家恨)</p><p class="ql-block">孙九龙劝海棠:海棠啊,让他去吧,战场上杀敌立功劳!(男儿当保家卫国)</p><p class="ql-block">是呀,“男人不当兵 ,老婆孩子谁来保?”在万般不舍的情况下,海棠还是放林生去参军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林生跟着部队出发,鬼子扫荡进村了,为保护八路军伤员,海棠当时唯一的亲人舅舅,九龙叔一诺千金,他曾对把伤员托付给他的赵团长保证过:“有我们就有他们,没我们,还有他们,俺保证!”</p><p class="ql-block">“风潇蒲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海棠目睹亲人的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在这首《无情的风雨》中,我们感受到海棠的挣扎了吗?</p><p class="ql-block">无情的风雨, 就这样冰冷飞落, 无情冲刷血泊(战争的残酷)</p><p class="ql-block">无悔的抉择, 就这样取代诉说, 为谁赴汤蹈火(无悔的抉择)</p><p class="ql-block">最爱的亲人, 就这样转身别过, 眨眼阴阳两隔(亲人的壮行)</p><p class="ql-block">无情的风雨, 无情冲刷着我;无情的风雨,不停洗涤着我;(战火的洗礼) </p><p class="ql-block">无情的风雨, 哪怕阳光陷落;无情的风雨, 就在此时此刻。(榜样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我挺身像你一样再不会躲!(前赴后继)</p><p class="ql-block">血与火的洗礼,让海棠从“小我” 迅速升华为“大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舅舅走了,小山子和小沂蒙长大了.但为了引开搜索八路军子弟的鬼子,海棠别选择地献出了亲生骨肉,为的是她对夏荷的一份承诺:</p><p class="ql-block">剧中赵团长得知海棠为了保住小沂蒙,让小山子引开鬼子,海棠与林生的儿子倒在了血泊中:“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别人的孩子。扯心揪肺抉择谁能够?谁能够?”《苍天把眼睁一睁》是海棠对苍天的哭告:可我只能这样,才能引开豺狼,要不你俩都活不成 。</p><p class="ql-block">手心手背都是肉,左手右手都是情。 </p><p class="ql-block">留哪个,舍哪个,留谁舍谁都心疼。 </p><p class="ql-block">(继而朝着山子倒下的方向):孩子啊,请原谅娘亲, 你还在懵懂,怎知道娘的苦衷。 </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孩子啊,你哪里知道, 到底是为了什么,你离去的这样匆匆⋯⋯(为了什么?为什么?)</p><p class="ql-block">“沂蒙人,一诺千金!”为的是沂蒙红嫂惊天地泣鬼神的这份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四、为什么海棠的心要一次又一次地被撕裂呀!大部队回来,海棠望眼欲穿地在那里寻找她的林生哥,可等来的却是林生那双绣着“长命百岁”的鞋:她的心被撕裂了,她弯着腰从赵团长手里接过丈夫的遗物,悢悢怆怆地坐到老碾子上:咱不说好了吗,一生一世永不分离,你凭啥说话不算话,俺很难过,你一定要回来,俺等你,《等你一辈子》</p><p class="ql-block">林生啊,我等你,等你把家回。我就坐在村头等,等到石头开花蕾。 </p><p class="ql-block">林生啊,我等你,等你把家回。我就坐在路口等,等得星星也流泪。</p><p class="ql-block">这一辈子等不到,就等你到下一辈,等着我们的儿子也回来,看着爹娘笑微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段唱词让我想到了汉乐府《上邪》</p><p class="ql-block">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p><p class="ql-block">意思是:上天呀!我渴望与我的爱人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爱人的情意抛弃决绝!</p><p class="ql-block">同样,《等你一辈子》歌词举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为设誓的前提:</p><p class="ql-block">林生回,山子笑(起死回生)石头开花,星星流泪,等到来世。(这些都是说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p><p class="ql-block">海棠憋了多少话要对林生倾诉啊!可她现在对谁去说呢?与《上邪》不同的是,王晓岭把这番话写得极为通俗,直白,连孩子都懂。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p> <p class="ql-block">五、实际年龄并不大的海棠经历了失去舅舅,失去儿子,最终失去丈夫的人生坎坷, 此刻站在舞台上的海棠,俨然是一位伟岸挺拔的山东红嫂了。她已融入到蒙山的怀抱,她的结语是沂蒙红嫂对世人的庄严告白:</p><p class="ql-block">都有自己的爹,都有自己的娘,省下最后一口粮,为了前方。 </p><p class="ql-block">都有自己的儿,都有自己的女,送上自己亲骨肉,血洒战场。 </p><p class="ql-block">都像花样的美,都像火样的旺,笑容背后的泪水,依然滚烫。 </p><p class="ql-block">相聚也不会忘,相别也不会忘,留给岁月的芳华,铭刻荣光。 </p><p class="ql-block">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 </p><p class="ql-block">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 。</p><p class="ql-block">伴着合唱,就像群山的回应⋯⋯"我们懂,我们懂你⋯⋯"</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乃至歌词真真切切在耳畔回响……</p><p class="ql-block">王晓岭笔下的红嫂海棠让我看到了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就是这样经过千锤百炼后立起来的:海棠从一名农村少女,终于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母亲,成为一名有着坚定信念的大山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沂蒙行让我看到《沂蒙山》创作团队历时两年,十一次采风,九易其稿, 辛苦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红嫂家乡至今保留着抗战时期的古村风貌。在这里我们终于看到了了林生《爱永在》里几个原本不熟悉的名词:“那干插墙的影子“,“那村头的老碾子”。</p> <p class="ql-block">"那干插墙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那村头的老碾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两位"林生"边推着老碾子,边回味着⋯⋯</p> <p class="ql-block">怎么"夏荷"与"海棠"也推起老碾子来了?"小米饼煎饼最养人,卷上大葱甜又香"哦在回味餐桌上的煎饼卷大葱呢!</p> <p class="ql-block">这回我们还认识了剧中,山妮子挑选给战地幼儿园孩子们的"团瓢屋"呢!</p> <p class="ql-block">回眸仰望红嫂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海棠姐"啊,看看今天的"沂蒙人家"你该无憾了吧!</p> <p class="ql-block">沂蒙人家的小宅院多么宁静!</p> <p class="ql-block">今日沂蒙人的餐桌上:鲜香诱人的红烧鲤鱼,色泽红亮的铁锅炒鸡,喷香的高庄馒头,还有你们爱吃的大䓤卷饼⋯⋯</p><p class="ql-block">沂蒙山上除了好风光,还有地道的美食。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山东人的豪气和待客礼数:大气!</p> <p class="ql-block">70年前的《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今天走进了《沂蒙山》。</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主创团队的11次采风为新时代铸就了一部红色经典。</p> <p class="ql-block">一个标题在脑际闪出:"沂蒙行,红嫂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