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连苦。但利药。认识坊间一位老中医,最拿手的一付配药就是三黄泻火汤。治愈了多少因胡吃海喝而积食上火的贪食者。三黄,黄连占首位。我老伴喝过这汤,而对黄连颇有印象。又加上文学作品里秦香莲白毛女日比黄连苦的形象描述,对黄连的印象就更深刻了。那日,游览猎鹰户外出行的帖子,看到这个星期天去博山的一个叫黄连峪的村孑,是由一棵老黄连树而得村名,好奇心陡然而生。去,跟上。一探究经!!</p> <p class="ql-block">哇塞,禁不住由衷的感叹,用网红的那句羞答答形容,“好大好粗啊”。树干高近10米,直径近3米。树皮呈蛇波状。古计得700年树龄了。估计得天下第一黄连树了吧。开了眼界,不虚此行。回到家吃完晚饭网上游览山东山村好书记看到了黄连峪村,《齐鲁壹点》栏目介绍,黄连峪以前黄棟峪,“棟”字难读又不好写。老年人就叫起了“连″字顺口。黄连峪就这样叫起来了。那么这样黄连树?还是黄棟....?只有心底知道,释然而一。</p> <p class="ql-block">石铺的巷路,石砌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应景,一下子想起了王宝钏苦窑十八年的惰景。</p> <p class="ql-block">年青人都走出了古村,于是古村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古村。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见不到鸡犬相闻的繁杂,闻不到饭菜飘香的诱惑。听不到ⅹⅹⅹ回家吃饭的呼喊。看到得只是坐在门口张望的老父或老母门囗石头坐成了精光瓦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