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贵(耀州)的美篇

杨五贵(耀州)

<p class="ql-block"> 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p><p class="ql-block"> ——《故园情思》读后小记</p><p class="ql-block"> 作者 张倩玲</p><p class="ql-block"> 近日有幸读到杨五贵老师的新书《故园情思》,此书封面设计淡雅素洁,书名《故园情思》更是让我浮想联翩。何人不起故园情,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孙作的“故园应露白,夜凉又秋分”,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么多和故园有关的情思涌上心头,只是不知杨老师又会述说怎样的情思呢?</p><p class="ql-block"> 《故园情思》捧在手心,薄薄的小册却感觉有千斤重。对于我和杨老师这种痴迷码字的人说,文字是生命的灵魂伴侣,而这200页的文字是杨老师数十年来点滴心血的凝聚,是他在众多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华。杨老师这位睿智老人的心语值得一字一句去用心咀嚼。</p><p class="ql-block"> 打开《故园情思》,宛如在倾听杨老师讲述80年来的人生经历,杨老师把他观察到的生活摊开来给读者看,故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在他的笔下都那般摇曳生姿,深情隽永。那本族谱、那些老照片、那个封底画作,更是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p><p class="ql-block">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万物皆有纹理。”杨老师用自己的慧眼、慧心和手中的生花妙笔,让我们目睹了耀州山水的动人纹理,完美诠释出故园的百媚千娇。《又是一年春草绿》《庭院五棵石榴树》《犹记那棵“爬山虎”》《农舍观竹小志》《沮河琐记》《迎春第一花》等文章,读后如临其境,让我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天地有大美,山水有清音,杨老师葆有一份可爱的通透,所见都是最美的故园风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尤为喜欢杨老师笔下《梨树湾纪事》山沟里那株山桃花,因为杨老师来了,山桃花就开了,星光就灿烂了,灵魂的琴弦就拨响了。这篇和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展现的都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在《素心无尘书文字》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字发出去有人看,是一种幸运,文字发出去有人褒,当是一种幸福,文字发出去有人记,更是一种幸事。”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对文字,我和杨老师都有种偏执的喜欢。除了这点,相同的职业也让我们有许多共同话题。</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在《校园青春火样红》中写道“我八岁走入学校大门,六十岁方从学校大门走出,整整53年,都是将身子浸泡在学校这池纯净的碧水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屈指算来,我在学校这池碧水中也浸泡了多年,身处这条永远年轻而欢快的河流,和天真可爱的孩子朝夕相伴,真是校园青春,别样火红。</p><p class="ql-block"> 《我的编报日子》里面的文学爱好者也提到了我的名字,想起杨老师为了拙作《又见樱花》专程跑到学校照相配图,还有不厌其烦对稿子的校对,他的严谨认真让我敬佩不已,也对手中的笔更加敬畏。忆起数次与杨老师促膝长谈,他给予我的殷殷期待、拳拳鼓励,使我对写作之事不敢懈怠半分。</p><p class="ql-block"> 伏案桌前摊开此书,从第一卷华年留痕中“洋戏匣子”的稀罕物件,到最后一句“君若有幸得此书,愿徜徉在我的文字里,作一次快游,如何?”结束,不知不觉间好像从50年代开始穿越到如今的2023年:《城隍庙看电影》是那么清晰那么美好的回忆,《一枚布质校徽》《两张借书证》讲述的故事历历在目,《乐享现代科技》中博客、相机、短信、摩托带来的乐趣跃然纸上;《耀州人的“开门七件事”》让人意犹未尽,百读不厌。</p><p class="ql-block">轻轻合上书页,封底的“一册在手,满屋生香;随翻随览,亦可成章”映入眼帘。早知杨老师出身在书香家庭,他自己也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通读此书才更加了解多才多艺、好学力行的杨老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他这些朴素却尽是诗意的文字,一定会让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奔赴的思想碰撞。清新明快的文字读完,胸中似乎有千言万语急于倾诉,只是浅薄的学识让述诸笔端的文字如此苍白无力,无奈只好借用苏轼“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一句表达我的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 相信只要你翻开此书,就有最美的明月 清风,一点点拂过你的指尖;临窗而坐阅读《故园情思》,就像在和杨老师同坐一处倾心而谈,欣赏最好的良辰美景,在清欢里体验人间有味。真诚祝愿大家都能在杨五贵老人的诚挚之作中读懂生活百般滋味,收获自在从容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