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第五小学(民族小学)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课程展示活动

密云区第五小学(民族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双新”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2日,密云区研修学院在第五小学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课程展示活动。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李群、密云区教委小学教育科郑立华科长莅临指导,密云区研修学院于春红老师主持活动,密云五小书记兼校长郭立侠全程参与本次活动。</p> 第一环节: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学校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呈现4节以语文、数学、美术学科为主的跨学科主题课。</p> 主会场第一节 <p class="ql-block">  邹婷老师执教的《回族服饰之美》,这节课是回族服饰文化课程的展示汇报课,以美术学科为主跨越信息技术学科,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前调查研究,将回族服饰分成头饰、衣服、鞋类三个部分来探究,通过对服饰款式、色彩、图案、装饰的知识来分享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美、探究到的美、感悟到的美,以美育人,以美润心,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p> 主会场第二节 <p class="ql-block">  曹思齐老师执教《九宫格》一课,将传统文化与数学融合。首先以我校涉及的9个不同民族同学之间和谐相处延伸到民族团结教育,从而引出游戏规则。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探究出九宫格的中间数,接着通过观看视频、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等方式,探究九宫格的多种填法并沟通多种解法之间的联系,根据口诀解决不同类型的九宫格填数问题,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让学生感受在知识的海洋中,各个民族都有优秀的文化,民族之间要相互融合,相互学习。</p> 分会场第一节 <p class="ql-block">  宋怀海老师执教的是《回族美食中的数学问题》。本节课通过了解美食中的“数”、研究美食中的“数”、运用美食中的“数”三个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回族美食“撒子”。以“油炸馓子”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让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p> 分会场第二节 <p class="ql-block">  吕伯楠老师执教的《盖碗茶的N种打开方式》。这节课是回族茶文化课程的展示汇报课,由语文学科为主跨越到劳动技术学科,以五下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为中心,涉及汇报交流、敬茶及宣传茶文化三个部分。整节课,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茶文化的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素养均得到显著发展,民族团结精神润在学生内心深处。</p>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 <p class="ql-block">  学校通过汇报、沙龙的方式,介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跨学科课程实施的背景、实践和反思。</p> 第三环节: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课程教学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李群研究员,围绕“跨学科”课程进行了专题讲座。老师们深刻理解了课程的内涵与育人价值,同时用具体的实例详细的介绍了课程的实施的方法步骤等,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密云区教委小学教育科郑立华科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指导。文化传承是根本,团结发展是目标。学校要将民族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学校发展。</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学校进一步梳理“民族团结一家亲”课程设计,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p>

课程

民族团结

学生

密云

文化

九宫格

教育

回族

探究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