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本无波,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p><p class="ql-block"> 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开拓教师课堂思维,更新教师教学观念,2023年6月3日玉林市市直小学班主任齐聚育才中学,开始了第一天的集中培训学习。</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有多位专家、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教学,有谈教改的,有谈教研的,有谈教育实践的。老师们个个博闻强识,能言善辩,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教学中往往妙语连珠,充满思辨和智慧。</p> 上午篇 <p class="ql-block"> 南宁市赫赫有名的姚雪瑛老师,她是一个睿智、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勤于思考,不断创新的教育者。她的讲座是《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管理》,结合自己的实际实践深入浅出的呈现了如何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备课,让自己的课堂达到有效。在她的主题培训中,姚老师的许多观点新颖、独特,发人深思、引人启迪,关键是接地气,能让我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姚雪瑛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数字化教学的操作运用,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我们的课堂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比如巧用希沃授课助手、国家网络云教育平台、八桂教学通的功能等等,让课堂变得灵活高效,激发学生活力与潜力。数字化教学犹如一股清澈新鲜、源源不断的水,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p> 下午篇 <p class="ql-block"> 下午,卢玉华老师就《“三个课堂”在教学应用的策略》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卢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主阵地在课堂,关键在课堂教学,重点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结合新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打造“三个课堂”。</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卢玉华老师的耐心讲解,我们了解了许多“三个课堂”的相关知识,受益匪浅。三个课堂”的应用模式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一、“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p><p class="ql-block"> 二、“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三、“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卢老师认为,教育部将会持续促进“三个课堂”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科技支撑区域及学校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让更多孩子得到优质教育,为万千教师专业成长持续不断地提供技术支撑和优质服务,助力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水平、赋能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p> 培训小结 <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培训课程设置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平民化,不再强调那么多的高大上,而是更接地气,更合实际,因此能给学员更多的共鸣,更多的思考,更具实际操作性。</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很快,一天的培训很快结束,意犹未尽的同时深感自身的局限和不足,深感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绝大多数长期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参加培训的机会并不多,每参加一次培训,就是一次充电,一次停下来反思的过程,就是一次或增长智慧,或扩宽眼界,或启迪思维,或解放心灵的过程,让我们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断学习数字化教学的相关知识,积极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