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海新场,在古代为盐场,具有近千年的历史文明,因盐而名,因盐而兴,盐文化留传至今,特别是有《熬波图》这样的文献载入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足以证明了其在文献史中的重要地位。新场古镇于2017年被评为特色小镇。镇政府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希望更深入地挖掘、展现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文创产业。去年我们应上海“四库书房,新场雅集”活动的邀请去上海新场古镇采访考察,颇感千年古镇,文脉犹存。元人陈椿所著《熬波图》是我国最早系统描绘“煮海成盐”流程的专著。这部以诗、文、画三位一体的专著,记载了元代盐场制盐工艺的全貌,身为盐司的陈椿依据前人的旧图做了增补,从“各团灶舍”起,到“起运散盐”为止,表现出了各个生产环节,共计四十八幅配图。每幅图都注释并附诗,生动形象地对从建造房屋、开辟滩场、引入海水、浇淋取卤到煎炼成盐的完整过程。图文并茂,于声形人语之间讲述着新场最初的社会图景</p> <p class="ql-block"> 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相关神话传说,后来又有辞赋小说,到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均作有以盐为题材的诗作,贾岛也有“盐田煮海村”的诗句等等。《熬波图》藉图使后人知煎盐之法,又因“盐是土人口下血”。和“人面如灰汗如血,终朝彻底不得歇”这样的诗句而悯“工役之劳”。到元代最全面反映盐民生活劳作的文献当属陈椿了,他身为下沙盐场的监司,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献来看,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悯民思想,对盐民的艰辛劳作表达了深切的同情。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的史诗。从唐代的田园诗、悯农诗、元代的《熬波图》,再到近现代蒋兆和的《流民图》、《卖子图》等一系列反映底层劳苦大众的作品,一脉相承,无一不是抒发了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的情怀。文献中这些图画均以白描手法对劳作中的场景及人物进行了细致勾勒,构图聚散、虚实有致,人物形神兼备。既是对现实的图解,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熬波图》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科技、美学三大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 刘鹤然女士是一位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热心使者,在北京纪晓岚故居建立第一座“四库书房”之后,又在上海新场落户第二座“四库书房”,在中华经典文化与新场本地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上坚持数载潜心耕耘,做了大量工作。令人可敬。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天禄琳琅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也为新场镇策划了出版雕版《熬波图》的项目并得到了新场镇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此次出版《熬波图》是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中选取底本,邀请国家级雕版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义时先生将《熬波图》制作成雕版,同时写样、刷印等环节均邀请相应的非遗传承人完成。使此次全手工打造的《熬波图》既是对原书图画基础上的再创作,更是一次集文学、美术和雕版印刷非遗技艺的集大成的展现,我想,雕版印刷这一古老的技艺,人文底蕴深厚,别开生面,具有更加独特的艺术价值。祝愿这一传统技艺在表现文化经典的创意中获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纪清远2019年元月于双楫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