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秦直道是我们旅行的第二站,其总长度700多公里,我们驾驶穿越了大约五十多公里,起点是富县的张家湾,终点是甘泉县安家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张家湾这个地名,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它不仅是富县秦直道的起点,而且在1935年发生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有点常识的人都听说过直罗镇战斗吧?张家湾在直罗镇以西20余公里,是红军阻击敌援军的主阵地,东北军106师417团在此被歼,东北军109师在黑水寺</b><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在张家湾东10公里处,距离直罗镇西约10公里)</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被消灭,师长牛元峰在老牛湾被击毙。直罗镇战斗是红军长征中,最后一场进攻性战斗,为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初步打开了局面,赢得了生存的空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在我的记忆里陕北黄土高坡,非常缺水且土壤贫瘠,当地百姓生活艰苦。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学习军事地形学,曾到西安北部的寒窑地区,进行实地勘察演练,由于天气干燥炎热,军用水壶的水早就喝光了,大家在黄土高坡中寻找水源,找啊找,就是找不到水,就在口渴嗓子冒烟之际,终于在不远处发现了几间窑洞,我们急忙奔赶过去,想向老乡讨上几碗水喝,学员们反复吆喝人家,窑洞里没人应答,周围也不见一个人影,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推门而入,只见窑洞内炕上好像有一个人,由于窑洞内光线偏暗,我们又揉了揉眼睛细看,炕上确实有人,而且是一个年轻女子,只见她用被子裹住身体坐在炕上,炕沿下放着一双红布鞋,门内墙边放着一口两人粗的大水缸,我们急忙解释,口渴想要点水喝,她神情有点紧张,但点头让我们喝水,我们用水瓢咕嘟咕嘟的喝起来,解了渴后真心表示感谢,并凑了五角钱放在缸盖上,把门关好又继续去进行演练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事后经教员介绍才知道,陕北地区不仅贫穷,水资源也是相当匮乏的。教员说我们遇到的女子,可能是刚刚过门的新娘,由于贫穷一般的人家只有一套衣裤,男人要穿裤子下地干活,家里的人就没有裤子穿了。这就是当时陕北,给我留下的映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在赶往张家湾的路上,看到如今的陕北黄土高坡变化很大,山岭、塬上、谷中满目葱葱,一派春日盎然的样子,穿梭在当中心静神爽。秦直道是秦驰道的一部分,东西南三个方向的驰道以往就有,而秦直道是秦灭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入侵,修建的一条军事通道。后来匈汉和睦相处,王昭君经此出塞,秦直道又成为了和亲之路。从张家湾开始,就走上了秦直道,我们边走边打听,当地人都很热情的指路。随着继续的深入,塬上景色越来越漂亮,生态也越来越好,几乎见不到人了,偶尔能够看到几处羊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在秦直道的亲身经历中,感觉直道朝天而去,视野开阔良好,相隔几公里就有大小不等的台地,面上有萋萋青草,适合野炊扎营,其功能就如现在的兵站,给来往的人员提供给养,不过部分台地已开垦成了土地。直道在青青的山顶延伸,基本在密林之中行驶,个别路段损毁严重,导致路面狭窄,有的地方紧贴崖边,常常出现岔路,需要判断方向,选择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复杂性,才有了刺激开拓的驾驶体验感。对于一条两千多年的道路而言,路面坑坑洼洼,有一定的危险隐患,应该不足为怪,修筑的质量不言而喻。途中最难的大概有三处,不止是路狭窄,转弯急,同时倾斜角大,坡度高,造成驾驶相当的困难,需要较好的把控车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同行的老贾这次真是勇猛无比,Q5在他的手上收放自如成了神车,面对上述路径轻松通过,架势远远胜过硬派越野车,他为大众做了一次顶级的广告。老王一路很辛苦,为了留下资料,常常下车跑前跑后的拍摄,并导引车辆通过危险处。小许、瑞林两位女士,因为前两天刚刚经历了,内蒙飞沙走石的境况,此时更加尽情享受,这青葱的山野春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穿越即将出山时,天忽然下起了中雨,放羊人催促我们快下山,当时还不明白放羊人的用意,等我们到了安家沟附近时,由于道路坡度大,黄泥沾在车轮上,又驾驶在大岩石的石面上,导致一刹车车就打滑,路窄不说而且就在悬崖边上,一旦打滑过猛,就很容易发生坠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五十多公里的直道,我们足足驾驶了五个多小时,在秦直道上虽然没有找到秦砖汉瓦,但是在心里却找到了,对秦直道创举的崇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由于一直专注驾驶,而且要不断的辨别路径,因此拍的视频和照片质量不高,请读者多多包涵。以后找机会再去,一定拍出好的视频和照片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i>这是途径包头的秦直道遗迹,直道的终点在包头九原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i>富县段秦直道</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i>张家湾处秦直道</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i>秦直道兵站遗迹</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i>兵站开垦种地</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