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丽水,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地理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势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由西南向东北倾斜。1个市辖区:莲都区,7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代管1县级市:龙泉市,其中,景宁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生态环境质量浙江省第一、中国前列,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继续位居浙江省首位。对外开放旅游点68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家。2005年1月,丽水市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12月,相继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图为:丽水市云和县山区公路。</p> <p class="ql-block">云和县崇头镇的云和梯田集旅游休闲、摄影观光、民俗欣赏于一体的云和县首批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溪流潺潺,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质甘甜,溪流自上而下汇入崇头溪。图为:晨观云和梯田。</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合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于层次,“云雾奇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亮点。图为:晨观云和梯田。</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具有体量大、震撼力强、四季景观独特等特点,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被称为“中国最美梯田”。景区内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是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国家4A级景区之一。图为:云和梯田景区内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溪流潺潺,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质甘甜,溪流自上而下汇入崇头溪。云和梯田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合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于层次,“云雾奇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亮点。图为:晨观云和梯田。</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湿润,四季分明,因地形较为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图为:山谷中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具有面积大、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等特点。图为:从高处俯瞰云和梯田全景,远处十字型铁架是云和梯田景区的索道。</p> <p class="ql-block">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云和梯田是由山谷中的五个生产小队共同的耕地。图为:山谷中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如同一位四季美人:春穿花衫,水满层畴:夏披绿纱,禾海滚浪;秋着红裳,金穗漫山;冬裹银裘,雪毯素装。图为:通往云和梯田的山区公路。</p> <p class="ql-block">一年四季,来云和梯田拍照片的全国各地的摄影者蜂拥而至,每天早晨拍摄云和梯田的人群都守在平台上最好的位置,去晚了三角架都没有办法安置。图为:摄影者在等候太阳初升。</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条件的乡亲都开起了民宿,对远方来的游客包吃包住一站式服务。图为:夜晚的山区公路。</p> <p class="ql-block">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当地民宿乡亲的热情与服务。图为:傍晚云和梯田所在村私人经营的民宿外观。</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云和县的白银谷与众不同,它是云和梯田的核心区。区域内还有一著名的村庄叫“坑根石寨村”是个老村。图为:新建成的云和白银谷正门。</p> <p class="ql-block">坑根村位于云和崇头镇西南方向的群山之中,地处云和梯田景区的核心地带。村庄海拔1000多米,已有800多年历史。2014年十一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图为:中国传统村落标牌。</p> <p class="ql-block">坑根村又名“坑根石寨”,暗示其和石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坑根村位于白银谷景区,蕴藏着丰富的银矿资源。几百年来这里成为采矿重地,民工在此开矿炼银,人聚的多了村庄就慢慢的行成了。图为:绿树掩荫下的坑根村。</p> <p class="ql-block">坑根村建在山边,老屋子颇多,村路高底不平,均是用石板或河里捡来滴鹅卵石铺就。图为:老屋和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这幢老屋应该是清至民国初期建筑。之前应该是坑根村的学堂,旁边有石刻提示碑。图为:坑根村的老茶坊。</p> <p class="ql-block">坑根学堂已成为云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云和县人民政府2011年9月19日公布 云和县人民政府2013年11月立。</p> <p class="ql-block">在一所住房内,看到一款新颖的微型拖拉机,估计是主人新购置的,拖拉机上可看到2023年国家补贴农机的字样。图为:新款微型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坑根村水资源丰富,山泉从高山上上泻下,自然风光明媚。图为:用手机流光块门拍摄的山泉泻下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缙云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丽水东北部,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体上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冬夏略长,春秋略短,四季分明。图为:宽阔瓯江江面。</p> <p class="ql-block">瓯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第二大江,位于浙江南部,历史上曾名永宁江、永嘉江、温江、慎江。发源于龙泉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帽尖,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市,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028平方公里,从温州市流入东海温州湾。图为:流经晋云县的瓯江。</p> <p class="ql-block">松阴溪是瓯江上游主要支流。在浙江省境西南部。源出遂昌县垵口乡北园附近,先自南而北,后折向东南,流经松阳县,在丽水市大港头入瓯江中游大溪。图为:瓯江和松荫溪两江汇合处水面上渡轮。</p> <p class="ql-block">通济古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要乘船渡瓯江才能看到通济古堰的全貌。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2014年古堰画乡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图为:瓯江边上的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榕树是大乔木,高达15-25米,榕树属于桑科榕属的乔木,榕树属于耐水淹的一种植物,短时间水淹是不会烂根的。榕树的根系非常发达,很粗壮,榕树可以独木成林。图为:瓯江游船码头的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碧湖镇堰头村位于丽水莲都区碧湖镇西南3.5公里处,距市区25公里,50省道沿村而过,瓯江和松荫溪在此汇合。图为:通往堰头村口的林荫路,路的两旁生长着百年樟树。</p> <p class="ql-block">樟树的分布: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原产中国南部各省,樟树亦是很多省市的市树。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图为:堰头村生长的百年樟树。</p> <p class="ql-block">堰,是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图为:生长在堰头村的百年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堰头村因其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巍巍古堰交相辉映、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交错融合而成为中国摄影之乡。图为:优美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通济古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水利史上第一座拱型堰坝、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仍发挥巨大的作用。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刘廷玑(1653—1716)字玉衡,号在园,先世居河南开封,后迁辽阳,隶汉军镶红旗。曾任内阁中书、浙江括州(今浙江丽水)知府、浙江观察副使。在康熙33年(1693年))和39年(1700年)两次修筑通济堰石堤时,捐出俸银五十两,石堤俊工时,百姓“鼓舞欢呼,声震谷川”。图为:瓯江边刘廷玑石刻雕像。</p> <p class="ql-block">何澹(1146年-1219年),字自然,浙江龙泉市兰巨乡豫章村人。南宋诗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处州通济堰,将木坝改为石坝;修筑保定村洪塘,蓄水灌溉2000余亩。图为:通济古堰头村的何澹石刻雕像。</p> <p class="ql-block">詹司马、南司马,名佚无考,生卒年、籍贯不详。南朝梁天监四年(505),詹司马奏请在碧湖平原西南端(今堰头村),松阴溪与瓯江大溪汇合处筑堰坝。朝廷又遣南司马共治其事。因溪水暴急,开始堰坝未筑成,后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大坝木筱结构,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汇松阴溪水入堰渠,渠道自大坝至白桥注入大溪,全长23公里,灌溉土地2.5万亩。图为:通济古堰头村的詹司马南司马石刻雕像。</p> <p class="ql-block">瓯江流域内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旅游景点遍布,缙云仙都、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飞云湖闻名全国。被誉为太平洋西岸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图为:景色宜人的瓯江水域。</p> <p class="ql-block">河扬村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国家名胜区内。距仙都16公里。曾两上央视,扬名华夏大地。图为:河阳古民居标志。</p> <p class="ql-block">河阳村现有人口3000,90%以上为朱姓。公元932年,原吴越国钱武肃王掌书记朱清源兄弟两为避五季之乱,慕缙云山水之胜,定居此地,繁衍生息,成为义阳朱氏聚居发源之地。因其祖籍河南信阳,故取名河阳。图为:河阳古村中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河阳的家训是简洁明了的三字经,简简单单的二十条家训是河阳村民立身处世的行动指南。图为:木雕作品河阳家训。</p> <p class="ql-block">虚竹公祠位于河阳村西南角,是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苏州园林式祠堂,是河阳众多古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虚竹公祠的主人叫朱仲泰,是晚清时期河阳村首富,他经商有方且乐善好施,发财后仍不忘乡亲,每年都把一百亩田的田租收入用来救济附近的穷人。正因为他做人为善,所以村里人都尊称他为“虚竹公”。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虚竹公死后,他的六个儿子为纪念父亲建造了该祠堂。图为:虚竹公祠二道门。</p> <p class="ql-block">李震坚,(1921—1992)新建岩山下人。193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前身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专攻中国画人物画,由讲师、副教授而教授。在多年的美术教育和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中,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并吸收西洋画之所长,融会贯通,为中国画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现代中国画人物画奠基人之一,名扬海内外。图为:李震坚出生时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河阳古民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镇西1.5公里的河阳村。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0年2月18日,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图为:微派建筑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江右民居中扮演重要特色。图为:长度达几十米的马头墙建筑。</p> <p class="ql-block">河阳古民居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首批中国传统古村 浙江省十大千年古村落 图为:河阳古民居村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图为:河阳古村中的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图为:夕阳余晖下的河阳古民居村落。</p> <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图为:古民居外景。</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是以其形命名,既可以是两幢房子之间的防火墙,也可以是一般山墙。防火墙就不一定是马头墙,女儿墙、兜儿墙等高出瓦面能起隔离火源作用的均可。图为:河阳古民居村内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该宅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循规映月。循规映月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文翰公二子朱伯轩的住宅,总计有七十二个房间,是河阳最大的家族建筑群,四重方圆门廊仿苏州园林的形制建造。图为:循规映月院内景。</p> <p class="ql-block">回廊又称“走马廊”。围绕中庭和庭院的走廊。做成一圈环路,通常围绕着一栋建筑物和庭院而建的园廊。它的作用在于创设一处相对独立的空间,游人沿着回廊漫步,若在平地上可以从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观赏这个空间内部的建筑物和庭院山石花木之景。图为:循规映月回廊內院全景。</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江南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图为:河阳古民居村内巷子。</p> <p class="ql-block">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是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合的圣地,让无数游客留恋往返的地方。图为:黎明时的仙都景区风光。</p> <p class="ql-block">仙都景区是仙都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它是由鼎湖峰、倪翁洞、芙蓉峡、小赤壁、朱潭山、赵侯祠七个景点组成。视频(三)</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是整个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顶部面积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787 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图为:鼎湖峰雄姿。</p> <p class="ql-block">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图为:从仙都到鼎湖峰景区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的一大景点,黄帝祠宇。缙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号名,缙云也成了全国唯一以黄帝别号命名的县。,2011年,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天下第一祠宇——黄帝祠宇。</p> <p class="ql-block">唐天宝年间,“缙云山”改为“仙都山”,缙云堂改称黄帝祠宇。唐乾元间,大诗人李白的从叔李阳冰任缙云县令时,书写了“黄帝祠宇”石碑。图为:黄帝祠宇石刻碑。</p> <p class="ql-block">黄帝祠宇前身为缙云堂,又名玉虚宫,俗称下宫寺。在步虚山东南侧山坳。始建于先秦时期,称缙云堂。图为:黄帝祠宇前的仰止亭。</p> <p class="ql-block">仙都景区的石板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朱潭河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板桥”。</p> <p class="ql-block">仙都景区的石板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每天早晨有老牛过河付费表演项目,供摄影者拍摄。</p> <p class="ql-block">“仙都”景区总面积5.23平方千米,由鼎湖峰、小赤壁、仙都观、倪翁洞、朱潭山等五大景点组成。图为: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与板堰村隔溪相望。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于仙都,后人遂将此潭名为朱潭,潭边之山名为朱潭山。图为:仙都景区内黎明前的板堰村。</p> <p class="ql-block">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仙都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A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图为:早晨仙都景区内的板堰村及朱潭河全景。</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仙都景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体上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冬夏略长,春秋略短,四季分明。由于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图为:朱潭河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赭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图为:景区内小赤壁的提示牌。</p> <p class="ql-block">仙都观,曾名赵侯祠,又叫赵侯庙、乌伤侯庙。祭祀赵炳,是缙云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祠庙建筑。图为:仙都观入口。</p> <p class="ql-block">独峰书院在倪翁洞景区内,它是“宋元八大书院”之一的书院,位于好山山麓,面临好溪,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独峰书院,建筑风格属晚清,占地1200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图为:独峰书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独峰书院,建筑风格属晚清,占地1200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内展览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图为:在独峰书院内遇上了浙江某美术学校的学生在临摹独峰书院内的景物。</p> <p class="ql-block">倪翁洞又名初阳谷,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由时任缙云县令、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图为:倪翁洞石刻书法。</p> <p class="ql-block">如屏的石山,颜色赭赤,故名。沿着山腰的悬崖峭壁,横嵌着一条长达六七十米的天然石廊,俗称“白蛇路”,又称“龙耕岩”。图为:石山内长度上百米的洞穴。</p> <p class="ql-block">缙云县城东3千米,山峦起伏,有高低两石屹立山巅,这就是仙都胜景“姑妇岩”,也叫“婆媳岩”。姑岩略低,面朝北,酷像佝偻僵坐的老婆婆,妇岩与姑岩对峙。图为:仙都胜景“姑妇岩”。</p> <p class="ql-block">仙都绿道坐落于仙都景区之中,通过绿道将仙都景区内鼎湖峰、朱潭山、小赤壁、大肚岩、倪翁洞、仙都观等景点串珠成链。图为:仙都小赤壁风情绿道。</p>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地处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聚居之地。陈氏大宗祠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之一。陈氏大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图为:芙蓉古村陈氏大宗祠。</p> <p class="ql-block">陈氏大戏台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非常精美,像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图为:陈氏大戏台。</p> <p class="ql-block">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围以卵石砌成的寨墙,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进入古村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义。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湖水清冽。图为:芙蓉古村内湖。</p> <p class="ql-block">芙蓉亭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二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这里成了老人们聚集闲聊的好地方,尤其是夏、秋天的晚上,村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图为:古色古香的芙蓉亭。</p> <p class="ql-block">明伦堂坐落在村中央,北靠如意街,东临芙蓉池,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图为:明伦堂正屋。</p> <p class="ql-block">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 9 米。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通过后面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来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习。图为:书院内的讲堂。</p> <p class="ql-block">在芙蓉古村您也能看到百年前的古村榨油作坊的存留物。图为:古法榨油作坊。</p> <p class="ql-block">图为:古法木制榨油工具。(一)</p> <p class="ql-block">图为:古法木制榨油工具。(二)</p> <p class="ql-block">图为:古法榨油石制碾压磨盘。</p>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村内街巷道路引溪水。民宅布置水车众多,以沟通各“斗”形成的流动水系,宅边、道旁清流涓涓,环境优雅。图为:古村内步道。</p> <p class="ql-block">丽水古街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形成于清代,全长300多米。旧时90余间店面长廊相连,长廊依水而建, 随水势蜿蜒,廊下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和参天的古树绿影相向。图为:古街新貌。</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楠溪江的景点之一,显示出古朴之风,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与沧桑。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图为:丽水长廊。</p> <p class="ql-block">在丽水湖西录制的丽水古街300米的商业街全貌。视频(四)</p> <p class="ql-block">丽水长廊对面有一个内湖,景色宜人,湖中放置一条百年前的小鱼船,湖边大树的倒影映在水中。图为:丽水街内湖之美。</p> <p class="ql-block">岩头金氏八世祖金永朴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创建的水亭,是楠溪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位于岩头古村中央街南端,是一个三进有水院落,原名水亭书院,清朝康熙年间把水亭书院改为水亭祠。为了纪念金氏八世祖金永朴当年带领村民兴建水利工程,造福宗族和地方百姓。图为:水亭祠外景。</p> <p class="ql-block">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水渠山麓上有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图为:文昌阁水中倒影。</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位于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它也是楠溪江丽水街景区金山十景之一。文峰塔也叫金氏塔。如今看到的文峰塔是2008年7月破土重建于2009年对游客开放。图为: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仙叠岩,位于洞头岛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仙叠岩背山面海,山崖绝壁千仞雄立,怪石嶙峋,石与石相叠斜倚,势似将坠,岌岌可危,任凭风吹雨打,却稳如泰山。岩石像是仙人随意堆叠而成。图为:仙叠岩石刻。</p> <p class="ql-block">半屏山沿岸断崖峭壁,犹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爿,直立千仞。据说由于地质变化,半屏山撕裂成两瓣,一半在这里,另一半在台湾。连绵数千米的海上天然岩雕长廊在全国堪称一绝。图为: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的石刻书法。</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温州市市辖区洞头素有“百岛之县”“东海明珠”美称。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区域冠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海钓基地、中国十大摄影发烧风景地、中国最佳海岸摄影地,是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浙江省最值得去的50个景点之一。图为:仙叠岩峰顶。</p> <p class="ql-block">仙叠岩海滩、礁石、巨岩浑然成一体。硕大的天然块石堆叠成山,有“海上盆景园”之美誉。图为:海岛风光。</p> <p class="ql-block">仙叠岩2.96公里的栈道,依岩石变化而建高高底底,错落有致,游客拾级而上,欣赏仙叠岩以及海面上的风景。图为:修筑一新的游客栈道。</p> <p class="ql-block">仙叠岩景区在岩石突出部分和凹地均铺建木板,为这段栈道艰固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图为:岩石下的游客步行栈道。</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5月到9月是禁渔期,在洞头海边可以看到诸多渔船正在做出海前的维修。图为:洞头街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