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15px;">【按】本文作者涂纪林,湖北仙桃人,现系全国涂氏宗谱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研讨处处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来,网群里又在议论《古蔺谱》,起因是涂家璋宗亲发表的一篇名为《四川古蔺族谱涂氏源流记》,很多宗亲对涂氏源流对接黄帝第二十五子慎熙,提出质疑。为此,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并将查阅结果序列于后,与大家共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 始作甬者涂绣其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宗亲涂增泉、涂在良二位老先生在文中所作说明,《古蔺谱》是四川古蔺县涂启远老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或五十年代初,抄录于江西涂氏总祠,由宋代进士涂绣公编撰。但查北宋元佑年间进士名录,并无涂绣其人;查江西各地方志,也无进士涂绣。倒是黎川有一涂绣,为清代例贡生。查黎川谱,此公并沒参与族内修谱。涂绣公其人,查无踪迹,也遑论进士头衔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古蔺谱》为涂启远老先生抄录于江西涂氏总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祠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改为南昌街办工厂,看守祠堂的婆婆及宗谱,不知去向,总谱上有没有慎熙为涂山氏国君?无从查对和举证。但是,江汉三修谱时,由于一修失传,二修谱付梓时因火灾烧毁,只抢出部分谱头,残缺不全。为此,一江西举人(不知名号)送来了朴公世系及王导序,时为清咸丰八年,即1858年。但没有慎熙世系。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曾和清华宗亲在江西查阅过横江谱、北望谱、丰城谱,还有黎川谱等,均没有慎熙为涂山氏国首君的记叙。相信江西各地族谱也没有这一记载。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江西总祠里有慎熙的记载,各地为什么不采用呢?江西四十八团联修,广闻博识,为什么也没采用呢?我这里不作结论,由大家去推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 慎熙其人其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国语卷十.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佶、儇、衣,是也。”查《尚书》、《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典籍,均没有除玄嚣、昌意二人外其它二十三人的名和附姓。但《古蔺谱》却将二十五子一人不漏的都罗列出来,其第二十五子名慎熙。说是出自《帝王世纪》,查《帝王世纪》原文,并无二十五子之名,也无作者皇甫谧按语之说。《帝王世纪》为晋代学者皇甫谧撰写,其内容与《史记》相同,只不过在细节上作了补充叙说。《古蔺谱》这样“借尸还魂”,其用心我不说,大家自然明了。不仅如此,还把黄帝二十五子增加到四十人,似乎只有这样中国繁衍到五亿人口,才是合理的,这样看来,黄帝有四十子并不算多,多乎哉?不多也。但南宋罗泌《路史》里确有黄帝四妃生九子及九子的名称,但与《古蔺谱》二十五子名称却完全不同。《古蔺谱》的作者是不是受了罗泌的启发而加以发挥,不知道。综上所述,慎熙其人其名,子虚乌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 关于涂山氏改20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蔺谱》中说,孟消子孙改姓成、石、连、车、濮阳……等20姓。查各家族谱,成姓始祖为周武王五弟叔武,受封为郕侯,故址在今山东宁阳东北。后人去“阝”为成姓;石姓始祖为东周卫国大夫石碏;连姓始祖为楚国大臣伍奢,为伍子胥之父,为楚平王杀害,后伍子胥借吴兵打回楚国,报了杀父之仇。因伍奢的封地在连邑,人称连公,后人以连为姓;车姓始祖田千秋,为汉武帝大臣,因力白太子之冤,终使汉武帝悔悟,写了著名的“轮台悔诏”,田千秋也升任丞相,后又辅佐昭帝,昭帝特赐小车一乘,准许其乘车入朝,人称“车丞相”。后人以其绰号为姓;濮阳,古居濮阳城的居民以地为姓,为复姓濮阳。以后就不说了,总之,20姓各有源流,沒有一姓是由涂山氏改姓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 涂山氏姓什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慎熙既为黄帝第二十五子,又是涂山氏首君,换句话说,慎熙为涂氏始祖,那自然慎熙应是姓涂。可得姓的十二姓中没有涂姓,怎么解释?如果涂姓是黄帝后代,那问题又来了:禹为黄帝第五代孙,女娇按推算,应是黄帝第七代孙,“禹娶涂山”,那就是说黄帝第五代孙娶了黄帝第七代孙女为妻,同姓通婚?尧舜时代,中国已进入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各项伦理制度已经建立,《尚书皋陶膜》里,皋陶的叙说就是明证。不管是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同血缘是不能通婚的。总之,说涂山氏为黄帝后裔,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伦理的角度,都是说不通的,这是钻进了攀附帝王的死胡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反而辱没了自己的先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6. 祝融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古传说中的祝融,很复杂。说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南方神、灶神……。部分文献中说祝融为三皇之一;又有说是黄帝后代;还说祝融与共工战于不周山;共工是祝融的儿子等等。这种其说不一的神话传说你也信?但祝融与火有关,这点倒是一致的。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人类在两万四千年前就懂得用火,一万八千年前就发明了钻木取火。西侯度文化遗址和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就发现古元谋人和山顶洞人用火的遗迹。古神话传说中最初学会用火的部落叫祝融氏,最先发明钻木取火的部落叫“燧人氏”。《古蔺谱》谱中居然出现了祝融世系,而且到黄帝只有十五代,那还有一万三千年的代系都到哪去了?须知那是五百多代呢!漏掉这五百多代,那涂山氏世系岂不残缺了!多可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7. 黄帝年数是哪来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因黄帝以来年数不可信,恐“疑则传疑”,故而从“共和元年”上溯,都没有年数。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从共和元年开始,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纪年。国家在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弄清夏商周起止年代。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弄清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起止年代,不想在七十多年前就被《古蔺谱》突破了,早知如此,国家就不须花这大气力,把《古蔺谱》拿出来不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8. 文字的起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发现最早系统文字是商代中期的甲骨文,到周代有了金文,到春秋战国时代才出现篆体字,到秦代实行书同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商代的甲骨文,严格地说还不是书写文字,它是一种记事刻符,主要用于占卜。但能完整地表达意思。甲骨文中很少会意字,就是说没有虚词。如慎和熙,这类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是查不到的。所以,没有文字记录的黄帝世系,只有传说中的黄帝世系,也就没有文字记录的人名。历史学家把没有文字的时代叫神话时代,远古时代的历史,不可能用结绳、简单的契符来表达,只能以神话故事一代传一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文字将这些神话整理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左传》、《春秋》、《易经》、《山海经》等历史典籍。到了汉代,司马迁根据这些典籍,综合整出《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等八书、十表、十二本记、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称《史记》。即便司马迁曾考察各地,征询过各地长老和史官,也曾求证于孔安国等汉代大儒,但还是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如:黄帝世系中舜和禹,舜为黄帝第九代孙,而禹是黄帝第五代孙,相隔四代,哪有重孙已老死,而曾祖还是壮年?这明显不合乎人类繁衍的基本规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说,沒有文字纪录的历史,大都不靠谱,神话传说时代的事,听听就行了,不必较真。如果硬用近、现代人的思维去编写家谱,甚至编造一些毫无根据、毫无历史常识的上古时代世系、源流,则是伪造,而伪造历史则历来为众人所不齿,不但无功,反而有过!我写这些,并非和《古蔺谱》过不去,而是为我们涂氏家族树立正确地唯物史观,用理性思维去看待历史,增强识别伪史的能力,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3年6月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编辑制作:涂 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