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

<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Vincent ·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白羊座),生于荷兰北部一个牧师家庭,自幼性格孤僻、缄默而腼腆。18岁的梵高立志做一名画家。家里只有弟弟理解支持他。他起初师从海牙画家莫夫,后来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结识了一批印象派画家,深受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在阿尔期间,他画出了《向日葵》、《阿尔的吊桥》、《开花的果园》、《夕阳和播种者》、《伽赛医生像》等。</p> <p class="ql-block">《夜晚露天咖啡馆》</p><p class="ql-block">梵高生前曾有一个心愿“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梵高去世百年,欧洲争相为他建造规模宏大的美术馆。梵高用自己的勤奋最终走上人类世界的艺术顶峰。</p><p class="ql-block">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两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最终于37岁那年自杀。梵高最为人熟知的是其极具个性的系列作品,如《星夜》、《向日葵》;其实他所画的清新亮丽的作品也毫不逊色,如《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麦田云雀》、《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等。</p> <p class="ql-block">《夜晚露天咖啡座》 素描手稿</p><p class="ql-block">梵高自5月到9月18日借住的兰卡散尔咖啡馆,位于形式广场(Place du Form),由于通宵营业,因而被称之为"夜间的咖啡馆"。他曾用两个通宵画了一幅咖啡馆室内的作品,《夜间的咖啡馆》是同期的作品。他时常觉得夜间比白天更充满了生气蓬勃的色彩,所以几度跑到户外云画星星。画中,在煤气灯照耀下的橘黄色的天蓬,与深蓝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对比,好像在暗示着希望与悔恨、幻想与豪放的复杂心态。梵高已慢慢地在画面上显露出他那种繁杂而不安、彷徨而紧张的精神状况。</p> <p class="ql-block">1. 1883 阿姆斯特丹的開合橋 荷兰格罗宁格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5 飛狐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1883 荷蘭的花床 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85 籃子裡的蘋果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4-1885 戴白色帽子的農婦</p><p class="ql-block">2. 1885 戴白色帽子的農婦 </p><p class="ql-block">3. 1885 婦女頭像</p><p class="ql-block">以上三幅画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p><p class="ql-block">4. 1885 婦女頭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6 女子画像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我。</p><p class="ql-block">6. 1885 藍色的女人的畫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5 老者頭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5 男子頭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6 自畫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5 捲紗的婦女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7 餐館老闆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6 含著香煙的骸骨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4 集會&nbsp;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4 旧塔楼&nbsp; 瑞士苏黎世毕尔勒基金会</p><p class="ql-block">3. 1884 秋天的白楊樹&nbsp;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7 三本書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5 吃土豆的人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5 聖經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5 陶器和瓶子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7 花魁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吃土豆的人》表现了贫苦的一家人劳作一天,晚餐桌上的主食却只有土豆而已。画中右手边的老妇人,生活的重压剥夺了她全部的生趣,她机械地倒着手中的咖啡,目光不与餐桌上的任何一个人交接;画中左手的中年男子,他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对面的母亲,似乎为自己的胃口充满了负罪感。昏黄的灯光下,围坐在餐桌边的一家人眼中却仍然透露出饥渴的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他们的哀伤……</p><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上,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灰暗的色调,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朴。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背景设色稀薄浅淡,衬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梵高自己称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的诞生"。他说:"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有人指责他这幅画中的形象不准确,而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p><p class="ql-block">这幅《吃土豆的人》是梵高接触印象派之前的最重要作品。与前面以织布工为题材的作品相比,这幅画的明显不同在于人物成了主角。虽然因为离模特太近,导致透视比例产生了偏差,但是,梵高在这幅画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不再拘泥于写实主义的“冷静旁观”。一家人身处如此悲惨境遇,却是那样的安详和平静,令观者对人生、对命运产生无限的感慨。梵高说:“我要努力学会的,不是画一个比例正确的头像,而是画出生动的表情。简单地说,不是描摹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是画鲜活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1. 1885 碼頭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 1885 牧師房子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5 努能的舊教堂塔樓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美馆</p><p class="ql-block">4. 1885 農舍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5 有白楊樹的小路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7 成堆的法國小說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3. 馬的石膏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7 春天釣魚 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5. 1887 傑克島的風光</p><p class="ql-block"> 6. 1887 從房間看巴黎景觀</p> <p class="ql-block">1. 1886-1887 葛樂蒂的磨坊 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博馆</p><p class="ql-block">2. 1886 蒙馬特的風車 东京石桥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86 蒙馬特的小坡路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6康乃馨和其他花卉 华盛顿克利格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6 紅色罌粟花 美国康州哈特福特-伟兹沃尔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86 花盆裡的瓜葉菊 荷兰鹿特丹布尼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4. 1886 菊花和其他花卉 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5. 1886 桌上的紫蘿蘭花籃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6 有劍蘭和翠菊的花瓶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6 奧維附近的麥田 维也纳国家美术画廊</p><p class="ql-block">2. 1886 从蒙马特看巴黎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86 巴黎的屋頂景觀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6 採石場山丘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7阿尼埃爾之橋 瑞士苏黎世毕尔勒基金会</p><p class="ql-block">2. 1887 阿尼埃爾餐廳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7 成雙入對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7 巴黎城牆邊的道路</p><p class="ql-block">5. 1887 巴黎郊外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nbsp;6. 1887 草和蝴蝶</p><p class="ql-block">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1887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p> <p class="ql-block">1. 1887 貝母花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7 雛菊和秋牡丹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7 香蔥花盆</p> <p class="ql-block">1. 1887 開花的梅子樹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7 酒杯與酒瓶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7 開花的梅子樹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杯中花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花瓶裡的十四朵向日葵 伦敦市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88 花瓶中的夾竹桃與書 纽约大都会美术</p><p class="ql-block">4. 1887 靜物与苹果</p><p class="ql-block">5. <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87 紅捲心菜和洋蔥的靜物</span></p> <p class="ql-block">1. 1887 戴草帽的自畫像 </p><p class="ql-block">2. 1887 戴氈帽的自畫像</p><p class="ql-block">3. 1887 戴草帽的自畫像</p><p class="ql-block">4. 1887 自画像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5. 1887 自畫像</p><p class="ql-block">6. 1888 農夫肖像 美國加州巴薩迪纳诺顿西蒙美術馆</p> <p class="ql-block">1887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基老爹》</span> 巴黎罗丹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梵高以风景画、静物画和自画像而闻名,但他一生中也创作了许多肖像画,《唐吉老爹》,这是他三幅描绘朱利安·唐吉的画作之一。唐吉是一名画材商,也是一名艺术品经销商,是最早出售梵高画作的人之一。</p><p class="ql-block">《唐基老爹》这是巴黎时期末的作品。关于唐基老爹的肖像画,除此之外尚有两幅,其中的一幅是在同一时期画的,有同样的姿势,相似的背景; 而稍后所画的另一幅唐基老爹,使用深蓝与红褐色,背景的浮世绘配置方法跟这一幅也不同,整个的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色调和彩度)。这幅画的构图较有统一感,与浮世绘的柔和调子和下端的装饰图案非常调和。唐基老爹是当时蒙马特的小画具商,他的性格亲切而温和,对于未成名的画家时加关照,他的店时常成为印象派画家停留的所在,包括毕沙罗、塞尚和高更也常在他的店里出放。唐基老爹在店内也悬挂了梵高的画。</p><p class="ql-block">《唐基老爹》肖像的背景上所看到的临摹画中,右上为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右下为英泉的《花魁图》,中央为北斋的《红富士》,左上是广重的《飞鸟山暮雪》,左中是丰国的《歌舞剧演员图》。</p><p class="ql-block">然而在那一年梵高画的另两幅唐基肖像中,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唐基被描绘成具有东方特征的圣人和"活菩萨",同时简朴的蓝上衣和微笑的面孔上方光环似的草帽还是表明了他的阶级身份。在这两幅肖像中,人物都处于画面的中心,正面朝着看画者,那笑眯眯的眼神甚至显得有点单纯,但是其构图却经过精心安排,画面上的内容也相当复杂,陪衬在唐基身后的是挤在一起的许多日本版画。实际上唐基并不出售这样的版画,它们是梵高心爱的东西,至少在两幅肖像中这幅尺寸稍大一些的画像上,它们起到了自然平衡和协调的作用。唐基的头顶上是神圣的富士山,山两侧分别是冬天和春天的景色;接下来的左右两边又分别是夏景和秋景;然后是男女人物像;最后像日本版画中常出现的条状图案那样,是两排彩色带状装饰。这种安排并不难破译。梵高是把蒙马特尔变成了日本,将马特山(殉道者圣山)变成了富士山,将社会主义者画商变成了笑容可掬的圣人,这位圣人处于男女、大自然和色彩背景和谐的理想境界的中心。</p><p class="ql-block">这两幅肖像的圣像似的构思和象征主义的布局起到了歌颂这位商人的作用。其中的一幅曾在珀蒂大街的展览上展出过,那次展出的都是带有新印象主义倾向的作品,因此这也就进一步突出了唐基肖像理想主义的象征意义。梵高所画的唐基肖像先是侧重于表现阶级身份,随后改变为侧重于表现文化内涵,于是穿着围裙的精力充沛的男人就变成了温和的小偶像。背景上那些具有日本特色的东西把唐基摆在了理想主义的画面上,同时也就抹去了他商人身份的痕迹,把唐基这位美术品商人描绘成了外国文化氛围中的慈祥老者,这跟后来文森特写给提奥的信中的描述是一致的。把提奥改造成画商兼圣徒,把唐基看做具有日本传统特征的圣人,于是梵高便通过美好的幻想摆脱了需要面对的贸易上的麻烦。</p><p class="ql-block">本幅画是梵高在巴黎时期的人像代表作。人物置于中央,构图几乎对称。浮世绘图画形成复杂的背景,与前景人物相对照,同时由于画面倾向平面化而产生前缩性的空间感。</p><p class="ql-block">本画的华丽感、对比鲜明的用色,都延续到之后的阿尔勒时期。唐基善良双眼中的普鲁士蓝和嘴唇的红色,在白色皮肤与灰色胡子间显得格外突出。那静脉浮起的手,在深蓝上衣的对比下,益形明显。右上方版画中,粉红色的花、淡蓝色的天空与暗绿色的风景之间,取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下面左右两边明朗的条纹图案与多幅日本的浮世绘都成为大胆背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1. 1887 克利齊的大道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7 蒙馬特風景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7 沿著塞納河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p><p class="ql-block">4. 蒙馬特的假期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7 蒙馬特蔬菜公園</p><p class="ql-block">6. 1887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樹木與樹叢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span></p> <p class="ql-block">《麦田云雀》 创作于1887年,画面中部分收获的麦田,在云彩清幽的天空下,一只云雀正朝右上飞去。这幅麦田的从上至下所挥落出来的辽阔与自由,以及那种金黄色所透视出来的美感,真使人神晕颠倒。</p><p class="ql-block">这种只属于梵高一人的金黄色麦田,透视了整个天空,而再由天空透视了我们的视觉以及心灵的波动。麦田与天空是相互透视出来的精神的丰满和心灵的自由。不管是来自于印象派的点彩还是透视法,他都被他的精神的狂热带动到很辽阔的境界去。</p><p class="ql-block">麦田云雀画于1887年夏天,此画一见即令人联想到梵高他在奥维尔所作的《麦田群鸦》,但与后者比较起来,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这幅画让人感到清闲明朗,好像可以听到远处清晰婉转的歌声。梵高采用修拉与西涅克的色彩分割理论,又从印象派画家那里学习到短促笔触的并置以及从光线中捕捉色彩的瞬间变幻,以色彩的礼堂混合手法来表现。</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彩度高,向上向下的短促笔触,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的生气; 云、麦田、草地均富动态,云雀的声音暗示了在画面上所看不到的垂直轴。麦穗顺着风向俯偃,仔细观看会有一种写实的感觉,同时又让人觉得在遥远的彼方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憧憬 。</p> <p class="ql-block">1. 1887 搖籃旁的慈母&nbsp;&nbsp;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7 意大利女人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8-1889 看書的吉諾克夫人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7 自画像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7 自畫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7 自畫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阿爾的舞蹈會場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阿尔的比赛表演场所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88 阿爾的紅色葡萄園 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8 阿爾的女士們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5. 1888 頂奎特爾橋&nbsp;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6. 1888詩人公園三(公園裡夫婦) 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1. 1888 阿爾附近的吊橋 德国科隆华拉夫理查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白色果樹園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8 播种者 瑞士苏黎世毕尔勒基金会</p><p class="ql-block">4. 1888 吊橋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8 從靠碼頭的平底船卸貨之工人 德国埃森富克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6. 1888 阿里斯康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曳起桥与打伞女士》1888年,梵高生活在法国南部阿尔勒。阿尔勒的朗格卢瓦桥,即曳起桥与打伞女士,梵高以它为主题画了四幅油画,另外还有一幅水彩画,这一时期梵高将常规绘画技法和创造性进行了融合。充分利用的镜框透视,用他在海牙时创建的精确线条和角度,以表现事物的独特视角。</p><p class="ql-block">此幅画画面呈现一片宁静,宽阔的天空和水面上几个稀疏的物体,在他的安排下成为色彩的实验;画上的主题只是让颜色得以伸展的景物罢了,颜色彷彿是这些物体的第二层表皮。从堤防上远眺,天空向四周延展,水的面积相对的渺小,曳起桥在正午的阳光下左右相对,桥上的人成了几个影子,以及用白色调表现的日光等,都是印象派画家的画风的痕迹,梵高在这地方显然深受影响。</p> <p class="ql-block">1. 1888 阿爾附近的小路 格国德赖夫斯瓦尔德兰的斯美术馆</p><p class="ql-block">&nbsp;2. 1888 阿里斯康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3. 1888 花园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4. 1888 從窗戶看肉販商舖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8 梵高的椅子 伦敦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nbsp;6. 1888 旧磨坊 纽约水牛城公共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步兵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軍人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8 羅林嬰兒畫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8 母親與嬰兒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獨眼男子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老婦人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9 雷醫師畫像 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花開滿原野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隆河的星夜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8 螃蟹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8 普羅斯旺乾草堆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8 日落時柳樹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8 聖馬迪拉莫海景 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罗纳河上的星夜》(也有译为《隆河上的星空》)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以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可看出,梵高更直接的源于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杨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梵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是罕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曾有句关于梵高的话:“灿烂到极致不是黯淡就是死亡,所以梵高也只能,毁灭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1. 1888 麦田 荷兰阿姆斯特丹波尔基金会</p><p class="ql-block">2. 1888 麥田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8 麥田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8 麦田 巴黎罗丹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8 蒙馬茹爾日落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6. 1888 麥田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1888年,梵高离开喧闹都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立刻陶醉这明丽的一望无际的原野中。自然的色彩竟然有这样绚烂,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当地人非常好奇,这个人每天太阳升起背着一捆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从来不与任何人说话。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交头接耳:疯子来了!没人知道,众人眼里的疯子,就是人类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梵高,就是这个时期,就是这片美丽的田野,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每朵花都是一个灵魂在自然中绽放。”(Every flower is a soul blossoming in nature. -- Gerard De Nerval, 1808-1855)。那种热烈与欣喜令人难以招架,包括梵高,于是西方艺术史就有了一个系列叫做《鲜花盛开的果园》Flowering Orchards,指1888年的春天梵高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Arles)画的大约14幅开满鲜花的果树。次年的春天,梵高在阿尔勒附近的圣雷米(Saint-Rémy)也画了一些同类主题的作品。</p><p class="ql-block">1 《被柏树包围的果园,鲜花盛开》1888年4月。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 《被柏树包围的果园,鲜花盛开》1888年4月。荷兰库勒·慕勒美术馆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被柏树包围的果园,鲜花盛开》1888年4月。荷兰库勒·慕勒美术馆收藏</p><p class="ql-block">2. 《桃花盛开的果园》 1888年4月,布面油画,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3.《粉色的果园》1888年3月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4. 《白色的果园》1888年4月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盛开的小梨树》 1888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盛开的桃树》 1888年3-4月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盛开的桃树》1888年3月,荷兰库勒·慕勒美术馆收藏</p><p class="ql-block">4. 《盛开的杏树》1888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盛開的桃花</p><p class="ql-block">2. 1888 盛開的桃花 </p><p class="ql-block">3. 1888 盛開的小梨樹</p><p class="ql-block">4. 1888 盛開的杏樹</p><p class="ql-block">《桃树花开(淡紫色)》此画又名《盛开的桃花》。1888年梵高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而画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梵高在信中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芦苇篱笆,两株玫瑰红色的桃树,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与白色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1. 1888 聖馬迪拉莫街道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 1888 詩人公園(陽光下公園)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8 夕陽下的播種者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8 新犛過的土地</p><p class="ql-block">5. 1888 夜問咖啡馆 美国康州耶鲁大学艺术画廊</p><p class="ql-block">6. <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88 有婦女在洗衣服的阿爾吊橋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span></p><p class="ql-block">·《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在阿尔勒的梵高住所的周围,有三个公园,梵高为此画了一些草图和油画作品,梵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画出了公园的一角。这幅画绘于1888年,色彩极其艳丽而清新,使人观之眼前一亮、心旷神怡,绘制的应该是春季的景象,是梵高为数不多此类作品中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勒吊桥》是梵高在晚年的时候(相对于他只有三十几岁的寿命而言)住在阿尔勒这个小镇上,画了这个吊桥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春天的一个傍晚,几个洗衣妇在河边洗衣服,身旁是绿色的,黄色的小草,镜子般的水被洗衣妇搅起一道道波纹,阿尔勒的吊桥在洗衣妇的旁边,在桥的砖上有不下三种色彩,桥是由铁索吊起来的,马车正从桥上走过,马的前蹄还在动,这就是“阿尔勒吊桥”的景色。</p><p class="ql-block">1888年2月21日,梵高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勒,住在卡列尔饭店。这一张是他到达后的3月间所画。 他在信中写着:"那是在蓝色天空下,一辆小马车正通过的一座吊桥,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绿草,橘色的河堤,还有一群穿着各色衣服的浣衣妇女。"这一张画的色彩清澄而果断,有如金属管乐器奏出的嘹亮声响。天空是一片蓝,水波荡漾的深邃运河,均远离巴黎的喧嚣,漫游在郊外的梵高,彷彿可以听到他自己快活的声息。 这座吊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破坏,现在已另外在别处建筑新桥。</p> <p class="ql-block">1. 1888 水道旁有婦女在洗濯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 1888 屋後的花園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3. 1888 夜晚露天咖啡座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9 綁乾草的農婦</p> <p class="ql-block">1. 1888 藝術家的自畫像</p><p class="ql-block">2. 1889 自画像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9 自画像 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 <p class="ql-block">1. 1888 在麥田的農舍 </p><p class="ql-block">2. 1888 在聖馬迪拉莫海邊的漁船 </p><p class="ql-block">3. 1889-1890 午睡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9 阿爾盛開的果樹園 德国慕尼黑新皮纳克提美术馆 </p><p class="ql-block">5. 1889 阿爾盛開的果樹園</p><p class="ql-block">6. 1889 阿爾醫院的庭院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1888年6月,梵高来到离阿尔50公里的圣玛利,这是地中海边的渔村,他在此完成了几幅以渔船为画题的作品。他在信中所述地中海的色彩千变万化,有如鲸鱼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绿色、变成紫色,或变成青色……。然而,变化万千的海面虽然美丽而奇幻,却不如形状变化多端、红绿色对比强烈的渔船更能深深打动他的心。他把眼睛所捕获的色彩鲜丽的渔船,清晰地画在前景,省略其他部分来暗示远方,让人感到这是采用了日本版画中扩大空间的手法。在细部的省略与夸张的变形中,则突出了空间上的深度。</p><p class="ql-block"> 梵高在这幅画中,用轻亮的色彩,明快的笔触,表现自然界的景象;用浓重的色彩,细致的笔法描船只。画面中海滩上的渔船,偌大的船身躺在灼热的沙滩上,大海远远地消失在蓝色的朦胧中,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但是太阳已经下山,人们只能凭借一些投影与沙滩上方热空气的颤动,而感到天气的晴朗。</p><p class="ql-block">·《午睡》米勒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梵高像米勒一样关注世人疾苦,内心蕴藏着深厚的爱,并借助作品来传达爱。梵高对米勒画作的临摹和再创作,人们能够体会到二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从两两对应的作品中,既可以领略梵高是如何将米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p><p class="ql-block">在阿尔勒,梵高画了一系列丰收景象。且他一个星期就画了10幅,如果不是因为6月20日的那场毁了一年收成的大暴雨,他会画出更多的收获景象。</p><p class="ql-block">在画了一系列的收获景象后,梵高曾在信写道:“收获时节的景象相比它在春天的时候,变得非常不同;但我不喜欢自然风景太少,到处都变干枯了。现在的一切,有金色,青铜,甚至是铜,泛着蓝绿色的天空弥漫着奇妙的芳香,特别和谐,就像德拉克洛瓦作品中的断音一样......”</p><p class="ql-block">"我正在描绘一个新题材——极目远望,到处是黄绿相间的田野。我已画了两稿,现在开始画油画。它简直像柯宁克的作品,你知道,就是那个描绘广阔田野的伦勃朗的学生。" 梵高如此向提奥描绘他笔下的风景画。 一望无边的辽阔景色令梵高心驰神往。面对原野,他不仅想起故乡荷兰,而且往昔流连于画廊,饱览风景大师杰作的日子,重又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梵高以精确的用色和几何图形似的构图,赋予画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纵深感,把我们的视线从前景一步步引遥远的天际。</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再次显示了色彩的和谐——前景呈赭石和橘黄色,中景穿插着几簇绿色矮树丛和一片金黄色的田野,远处露出青山蓝天。黄色田野中,蓝色的手推车和红色的铧犁格外醍目。</p><p class="ql-block">梵高为创作这幅油画,共画了四张习作,它们的构图大致相似,手推车始终位于画面中央。</p><p class="ql-block">为了使作品产生纵深感,给人以从高视点远望景色的印象,梵高让天空只占画幅的六分之一。蓝色手推车构成画面的焦点,位于画面正中央。</p> <p class="ql-block">《梵高在阿尔勒的家》1888年5月梵高租下了位于拉马丁广场2号的一座建筑物的一侧,这就是著名的“黄房子”。这座“黄房子”的外墙被它的主人漆成了明亮的黄色,而屋内却没有,梵高对于房屋的内部的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想让它显得单纯而朴素,具有南方的色彩: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硫磺色和淡紫色。</p><p class="ql-block">梵高觉得这里的阳光和日本一样明亮,他在这里租了个有四个房间的房子,梦想将其变成艺术家的乐园,就是画作中街角的那幢房子,颜色较其他建筑物响亮,他称之为“光之屋”,并将黄色命名为爱的最高闪光,房子前脚步匆匆的就是他本人。</p><p class="ql-block">这幅图画的主题不是光,而是感情。梵高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它画成一幅夜景画;"窗口亮着,空中繁星闪烁",可是在定稿中,他蓄意强调阳光通过巨大的空隙流进屋内的黑暗,所以整幢房子发出光亮。</p><p class="ql-block">画面上建筑物的右侧即是梵高的住所(正面的窗户涂成绿色和黄色的部分)。梵高很早就向往"艺术家的乐园",因此希望这个家能成为南法的"未来画室",并且希望能够尽快地接他的穷朋友高更来一起共同生活(高更于10月20日到达阿尔勒)。在这一张画上,由广阔前景的土黄色地面,即向两旁延伸的马路,到小建筑物正面的硫磺色与一大片天空的绿色,这些颜色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色调的转移。</p><p class="ql-block">梵高于1888年5月住到这里,一直到1889年的4月。梵高离开人世许多年后,黄房子改为酒吧。这个建筑物毁于二战。</p> <p class="ql-block">1. 1889 阿爾醫院的庭院 私人收藏 </p><p class="ql-block">2. 1889 矮樹叢</p><p class="ql-block">3. 1889 採收橄欖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9 晨光照耀原野 (以牆為界的田野)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5. 1889 麦田 捷克布拉格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6. 1889 麥田裡的農夫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9 皇帝蛾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p><p class="ql-block">2. 1889 剪羊毛 </p><p class="ql-block">3. 1889 散步:飄落的樹葉</p> <p class="ql-block">1. 1890 愛德琳拉武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 1889 羅林夫人畫像</p><p class="ql-block">3. 1889 羅林夫人畫像 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p> <p class="ql-block">1. 1889 麥田裡的收割者</p><p class="ql-block">2. 1889 麥田裡的絲柏樹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89 日出時春天的麥田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9 山腳的草地 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9 夜晚</p><p class="ql-block">6. 1889 有房舍和农夫的景色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89 群山 纽约古金汉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2. 1889 聖保羅醫院花園 </p><p class="ql-block">3. 1889 桃花開滿園 伦敦可陶德学院画廊4. 1889 一雙皮鞋 </p><p class="ql-block">5. 1889 在阿爾的藝術家臥室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9 紫丁香花丛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麦田群鸦》是梵高临死前的几幅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也许这幅画是作者在极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就如画面上的麦田别乌鸦压住的感觉,金黄色的麦田表现出勃勃的生机,亦如作者内心生的欲望。看到这幅画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达着一种思想,也在宣泄着这种悲剧的情感。</p><p class="ql-block">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 画家写道,他曾在三幅画里画过瓦兹河畔奥维尔大片的麦田与多事之秋的天空。 很常见的错误认为,这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但现还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观点,梵高虽是自杀,并是在画这幅画的同一个月里。人们普遍认为,他1890年7月27日的晚上去田野散步,用左轮手枪朝自己开枪后回家。他躺在床上两天后死去,当时他的弟弟提奥在他的身边。</p><p class="ql-block">这幅画运用了大量的短线条,并主要用了蓝、黄、红、绿四种颜色来描绘景物。用深蓝色和黑色来表现天空,与一群从远处飞来的乌鸦相衬,给人压抑的感觉,并有不祥之兆。天空下麦田的黄色与蓝色形成对比,田间的小路也以红色与绿色形成对比,有强烈的矛盾冲突的感觉。大量短线条表现出了躁乱激烈的内心。作者在这幅作品中倾注了大量感情,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了自己挣扎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1889《 星夜》 纽约现代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该作品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1. 1890 麥穗</p><p class="ql-block">2. 1890 奧維的教堂 巴黎奥赛美术馆 </p><p class="ql-block">3. 1890 奧維的房子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奥维尔的教堂》连同其它奥维尔的茅草屋、奥维尔市政厅等视梵高在北方的童年和青年时的回忆,教堂呈现着紫罗兰色调,彩色的玻璃窗上闪着亮光,紫色和橙色相间的屋顶映衬着纯蓝色的天空。画面的前面有着一些绿色植物和鲜花,粉红色的阳光照射在地面上,这如梵高的墓地和老教堂等绘画拥有着相同的表现手法,不过这里的色彩表现力更为强烈浓彩。</p><p class="ql-block">尽管教堂前面阳光照射,但教堂本身仍然坐落在自己的影子里,教堂既不反射光,也不散发光,象征着空洞和落后。</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用深蓝色表现夜空,线条短粗并与梵高其它许多画作中的线条同样呈涡旋状,有些《星夜》的意味。而地面则以黄色、绿色为主,同样以短线条来现“V”形的道路。作者并没有写实地描绘教堂,而是以一贯的处理手法赋予它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经过感情滤过的形象,在实物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体现在作品中,而非一味地忠于客观描述。丰富恰当的色彩则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表达,这正是梵高最终形成的特色。</p><p class="ql-block">“V”形的道路也类似出现在了麦田群鸦里。</p><p class="ql-block">在奥维尔,梵高的画以深青色、藏青色为主。他一生中对于社会的不理解所作的抗争,对于真善美所作的追求,还有生存中的苦恼与欢乐,似乎都孕育在这天空的蔚蓝里。他在信中说:"我画了村庄教堂的一幅大画,从全体的效果言之,建筑物是带有紫色,跟深蓝色的天空相对。玻璃窗户涂上了深蓝色,屋顶则夹杂着蓝紫色与橘色。在教堂前的草地上开满了鲜花,同时还布满了被阳光照射着的粉红色(玫瑰色)的沙土。这和我在故乡纽南所画的古塔与古墓的习作相似,但不同的是这幅画所用的色彩,看起来更富于表现力、更为华丽。"</p><p class="ql-block">梵高由纽南的教堂开始, 经过不同的时期, 最后走到奥维尔教堂, 完成了他生命和绘画的旅程。 在梵高的许多作品中,颜料都涂得很厚实。像这种涂得厚厚的技法称之为"厚涂法"(impasto),被许多印象派的画家所采用。</p> <p class="ql-block">1. 1889 約瑟夫.魯林肖像 荷兰鹿特丹布尼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9 郵差 美国宾州加尼斯基金会</p><p class="ql-block">3. 1888 郵差約瑟魯林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四副《鸢尾花》</p><p class="ql-block">1. 1889年5月《鸢尾花 》画于圣雷米 美国加州保罗·盖博物馆收藏</p><p class="ql-block">这幅《鸢尾花》是梵高到圣雷米精神病院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左边的白花与最右方的浅蓝花相呼应,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这幅画是梵高鸢尾花系列最有代表性的一幅。1990年被保罗·盖兹博物馆收藏。</p><p class="ql-block">2. 1889年5月《鳶尾花》 画于圣雷米 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梵高圣雷米时期的作品,画于五月的春天。鸢尾花开大多为蓝紫色,也许梵高这个时期特别渴望爱情和友谊,所以这幅画浓绿的色彩异常强烈。此刻,没有人理解梵高的寂寞,他每天在大地上痴迷的画着自己的命运,只有鸢尾花在这个春天给他带来一些安慰,他将自己内心悲悯的情感全部宣泄在这幅鸢尾花中,使这幅鸢尾花的茎叶充满了一种永恒的坚实感。</p><p class="ql-block">3. 1890年5月《花瓶里的鸢尾花 》 画于圣雷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鸢尾花插在花瓶里,孤单的绽放。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充满古怪般灼眼的热情,透出夺人眼目的精巧,还有那诱惑人心的抢眼色彩,这就是梵高自己。梵高似乎也如同喜欢向日葵一样喜欢画这种植物,灿烂的蓝紫色十分突出,整幅画面富有活力,洋溢着清新的气息。</p><p class="ql-block">4. 1890年5月《土黃瓶鸢尾花 》 画于圣雷米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梵高离开圣雷米疗养院之前所作。1890年5月17日, 梵高留下了这幅画, 只身前往巴黎北部,加歇医生居住的奥弗。</p><p class="ql-block">对于这幅画, 他曾做这样的说明:“紫色的花束, 在鲜丽的柠檬黄背景下浮现, 而花束本身另有黄色的色调。放置花瓶的台面, 表现出不配衬的补色效果, 但这种强烈的对比, 格外鲜明。”</p><p class="ql-block">《鸢尾花》(Irises)梵高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在法国圣·雷米的精神病医院所画的。</p><p class="ql-block">画面被一片蓝色占去了大半,浅如海蓝,深似墨团——难以揣度的愁楚与痛苦的凝结。连花叶也绿中偏蓝,缘情随性的。那忧郁的蓝色属于他,伴着生命而来。构图上,鸢尾花的整体造型 “内倾”,与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应。野菊的赭红,与土壤色系相谐。赭红与蓝——一种躁动的情绪总在对话忧郁的述说。二者相接处,有一白色的鸢尾花,朵大,茎长,花蕊正对前方,成为画面的亮点。只是在一片一簇中显得突兀——特立独行孤傲的身影,彷徨于躁动和忧郁而前方没有路。这便是1889年5月间的梵.高,他将心魂留在了画上。</p> <p class="ql-block">1. 1890阿尼埃爾餐廳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奧維的房子 美国俄亥俄州托雷多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90 奧維的風光 西班牙马德里提森博纳米萨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90 奧維的葡萄園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5. 1890 奧維的瓦茲河岸 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6. 1890 奧維的雨天 英国威尔斯加迪夫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90 奧維景緻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除草者 瑞士苏黎世毕尔勒基金会</p><p class="ql-block">3. 1890 蹒跚学步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90 母牛 法国里尔不扎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90 喝酒者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6. 1890 茂盛的栗樹花 瑞士苏黎世毕尔勒基金会</p><p class="ql-block">《蹒跚学步》也称第一步,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p><p class="ql-block">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另外,他亦以弯曲旋转的笔触绘画树、灌木和农作物。这是他成熟画作中常用的手法,也令这画增加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农村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但跃动又充满亲情。</p> <p class="ql-block">1. 1887 咖啡店女老闆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穿白衣的女孩 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90 彈鋼琴的女人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1890 杜比尼公園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1890 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麥田</p><p class="ql-block">3. 1890 麥田群鴉</p><p class="ql-block">4. 1890 日暮風光</p><p class="ql-block">5. 1890 樹幹與樹根</p><p class="ql-block">6. 1882 席凡寧根的白色地面 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这一幅与"麦田群鸦"、"多比尼花园"是梵高在奥维尔所作的最后三大作品。梵高在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这幅画时说:"我正埋头作一幅以像海那样广大的丘陵作背景, 有黄色与绿色微妙色彩的广漠麦田的画。这一切存在于青色、白色、粉红色、紫色等色调的微妙天空之下。我现在非常的安宁、肃静, 可以说很适合于作这幅画。"</p><p class="ql-block">同"麦田群鸦"比较起来, 这幅画含有深深的冥寂, 好像要呑没梵高的一切。在地平线那一端所表现, 不再是德伦特时期作品中可以看到的灵魂的憧憬, 而是要将他的身心召回的凄病态而恐怖的压迫感。</p><p class="ql-block">似乎是要突出表现奥维尔得天独厚的富饶的自然条件, 这些横长形画面上的构图一般都是侧边敞开并且延伸的余地。除了多比尼家花园那个隐蔽处, 其他作品的的场景基本上都没有围栏之类的东西。田野是自然的存在——它们不属于任何人, 大地看起来广袤无垠。暮色苍茫的氛围显得颇有浪漫色彩, 这苍茫的暮色笼罩着奥维尔庄园的田野。</p><p class="ql-block">《麦田群鸦》是梵高临死前的几幅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也许这幅画是作者在极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就如画面上的麦田别乌鸦压住的感觉,金黄色的麦田表现出勃勃的生机,亦如作者内心生的欲望。看到这幅画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达着一种思想,也在宣泄着这种悲剧的情感。</p><p class="ql-block">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 画家写道,他曾在三幅画里画过瓦兹河畔奥维尔大片的麦田与多事之秋的天空。 很常见的错误认为,这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甚至说,他在绘制该画时饮弹自杀。其原因是在《情欲终身》这部影片中是这么描写的。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观点,胡尔斯克博士的梵高年表中,有七幅画晚于该画。当然,梵高的确是自杀,是在画这幅画的同一个月里。人们普遍认为,他1890年7月27日的晚上去田野散步,用左轮手枪朝自己开枪后回家。他躺在床上两天后死去,当时他的弟弟提奥在他的身边。</p><p class="ql-block">这幅画运用了大量的短线条,并主要用了蓝、黄、红、绿四种颜色来描绘景物。用深蓝色和黑色来表现天空,与一群从远处飞来的乌鸦相衬,给人压抑的感觉,并有不祥之兆。天空下麦田的黄色与蓝色形成对比,田间的小路也以红色与绿色形成对比,有强烈的矛盾冲突的感觉。大量短线条表现出了躁乱激烈的内心。作者在这幅作品中倾注了大量感情,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了自己挣扎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1. 1890 玫瑰和甲蟲</p><p class="ql-block">2. 1890 瓶中薔薇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90 日本花瓶中的玫瑰花 巴黎奥赛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90 农场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农舍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90 乡村小路 芬兰赫尔辛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90 雪地與農具</p><p class="ql-block">5. 1885 黃昏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 6. 1889 橄欖園 美国堪萨斯尼尔斯阿德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84 織布的小屋 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4 織布者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9 在阿爾的藝術家臥室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5 食用馬鈴薯者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5 冬天雪中的公館花園 美国加州巴萨迪纳诺顿西蒙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6. 1886 蒙馬特附近的庭院 巴黎奥赛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5 農婦於火爐烹調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9 牧羊女 以色列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89 自画像 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2. 1888 獻給高更的自畫像 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9 沒有鬍子的自畫像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4. 1889 綁繃帶的自畫像 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5. 1889 割耳後的自畫像 伦敦可陶德学院画廊</p><p class="ql-block">6. 1887-1888 戴草帽的自畫像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6 風車磨坊 德国杜塞道夫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6 風車磨坊 荷兰沃兹勒市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1886 風車磨坊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4. 1886 風車磨坊 日本东京石桥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5. 1886 風車磨坊 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86 魚狗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2. 1887 葡萄 檸檬 梨 蘋果 美国芝加哥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3. 1889 靜物:一盤洋蔥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7 阿爾的餐廳 英国牛津艾斯莫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5. 1887 從克利希大街看阿爾的工廠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8 吉普賽人蓬車的紮營 巴黎奥赛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7 走在花園裡的婦女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1888 阿爾公共花園的入口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3.1888 出發到塔哈斯孔的畫家 烧毁</p><p class="ql-block">4.1888 公園裡的小徑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5.1890 奧維街道及階梯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1890 林中的两个人 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87 茂盛的牧草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2. 1888 盛開的果樹園 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88 岩石區 美国德州休士顿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9-1890 罌粟田 德国不莱梅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9 婦女採摘橄欖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9 橄欖樹纽约现代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吉諾克夫人肖像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8 慕絲蜜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88 藝術家母親 美国加州巴萨迪那诺顿西蒙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普羅旺斯的收穫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1888 普羅旺斯農莊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88 日落:阿爾附近的麥田 瑞士温特索尔博物馆</p><p class="ql-block">4. 1889 橄欖樹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5. 1889 橄欖樹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6. 1889 橄欖樹林 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1. 1889 一雙皮鞋</p><p class="ql-block">2. 1888 鞋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6-1887 三雙鞋 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8 櫻桃樹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9 山間小路上的兩棵白楊樹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89 聖保羅醫院公園 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1. 1889-1890 瓶中鮮花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玫瑰花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90 天空下的柏樹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9 橄欖樹園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1)</p><p class="ql-block"> 2. 1889 橄欖樹園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2)</p><p class="ql-block">3. 1889 溝壑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p><p class="ql-block">4. 1889 桑樹 美国加州巴萨迪纳诺顿西蒙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89 聖保羅醫院背後的山地景觀 丹麦哥本哈根卡尔斯伯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89 梧桐樹群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90 早晨-出外工作途中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89 傑內普的水車 西班牙马德里提森博纳米萨美术馆</p><p class="ql-block">3. 1890 撒瑪利亞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 1889 聖保羅醫院走廊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89 天使的半身像 遗失</p> <p class="ql-block">1. 1889 聖雷米的白楊樹群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天空下的柏樹 荷兰国立沃特罗库勒慕勒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3. 1889 絲柏樹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天空下的柏樹》(也有《有丝柏的道路》)梵高自创的短碎笔法在这幅画中展露无遗。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色块运用,在此全转成了线条。中置的柏树主控整个画面,道路、稻田、野草相互辉映。马车和人物的位置则有平衡画面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一次最新的尝试。一颗星星发出了被夸张的光,在群青色的天空中,呈现出玫瑰色与绿色的柔和的光辉,一些云朵匆匆掠过天际,天空下面有一条边上插着一些黄色长棍的道路,黄棍子后面是画面上显得较低的阿尔卑斯山;一家古老的客栈,它的窗户透出黄光;一株很高的、笔直的黑色丝柏;路上有一辆由一头带着挽具的白马拉着的黄色二轮马车和两个走夜路的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说这是非常浪漫的,但是我认为,普罗旺斯本来就是很浪漫的。”</span></p> <p class="ql-block">1. 1889 梧桐樹群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奧維的麥田和白色房子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3. 1890 奧維的瓦茲河 伦敦泰德画廊</p><p class="ql-block">4. 1890 花園中的瑪格利特嘉舍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 1890 寇迪威爾的茅屋 巴黎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6. 1890 茅草屋 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1890 罌粟田 荷兰海牙现代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 1890 有蝴蝶的長草地 伦敦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3. 1890 原野 德国慕尼黑新皮纳克提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梵高油画中的向日葵像一团熊熊的烈火,那样的华丽,那团烈火似乎想要将每个观看过它的人的心燃烧,让每个观看过它的人震惊于梵高的想象力。而是梵高笔下如火的向日葵。向日葵对于梵高来说,不只是一朵花,还是自己生命的象征,是生命之花。那纯净的颜色,就如同梵高对生活的渴望一般。</p><p class="ql-block">在梵高停中可看到他对不同朵数向日葵的描述,梵高用十二棵向日葵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而加上自己和弟弟一共十四个人,这就是十二朵与十四朵向日葵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在梵高的一生中,共画了11幅关于向日葵的画,其中4幅是被剪下来放在桌子上的,7幅是放在罐子里的。其中有十幅在他死后散落于世界各地,只有一幅保存在荷兰的梵高美术馆中。而到了现在11幅向日葵也仅剩下只有6幅,其他的5幅大多是根据梵高的描绘和资料复制出来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从这些向日葵中就可以看到梵高对艺术的热爱,就像梵高说的:“我想用我的艺术来触摸人们。 我希望他们说:“感觉很深,它很温柔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p> <p class="ql-block">《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1幅向日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1888年的夏天,孤独的梵高得知将与保罗·高更相见成果非常高兴。于同年8月,画了第一幅《向日葵》画,即《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被认为是第一幅作品,人们称之为梵高的“无名”向日葵,画的是青绿色背景下,上了绿釉的罐子里插着三株橙黄色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他原本一共想要画12幅向日葵,来装点他在阿尔租住的那间小屋,以迎接高更的到来,但刚画完4幅向日葵时高更就已经来了,并给梵高带来了新的颜料和一种黄麻质材的画布。高更对梵高这种金黄色的组合十分欣赏喜爱,并对已挂在小屋内的《向日葵》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梵高《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被公认为是梵高的第二幅向日葵画作品,浓重的宝蓝色墙壁前,罐子里有三朵花,前景的桌上放着另外两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梵高的十二朵向日葵画</span></p> <p class="ql-block">《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是梵高的第三幅向日葵作品,共画了12朵向日葵,背景是青绿色的,创作于1889年1月。</p> <p class="ql-block">《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创作于1989年1月,是梵高12朵向日葵画的第2幅)藏于费城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梵高创作和再创作的《向日葵》时显示出的自我批评精神,很让人受到启发,没有已完成的艺术,只有被抛弃的艺术。</p><p class="ql-block">梵高的一生几乎都被挤迫在命运的边缘,饱尝世态炎凉和接踵而至的创伤,但他反而鞭策着自己在逆境中寻找阳光,更强悍地成长。带着对梵高苦难人生的理解,再度审视这幅作品,眼前的向日葵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诚挚而热烈绽放着的生命,犹如梵高本人。梵高通过描绘向日葵,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梵高通过向日葵向后人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p><p class="ql-block">从某种程度上讲,《向日葵》是对时代变幻莫测的礼赞,它充满活力的色彩孑然一改17世纪以来荷兰花卉绘画的悠久传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梵高的第4幅向日癸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花</span>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创作于1888年8月,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p><p class="ql-block"> 梵高基于他自身所喜爱的12只向日葵基础上所创作的第四幅作品。15朵向日葵从一只简单的陶罐里冒出来,背景是耀眼的黄色。花儿有的新鲜挺拔,环绕着火焰般摇曳着的花瓣。有的则快要结子,已经开始凋萎。</p><p class="ql-block"> 在高更的鼓励下,1888年10月,梵高用高更带来的黄麻又画了第5幅向日葵。但是在这之后的不久,两位艺术家就因艺术理念上的差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情绪过激的梵高,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高更则是在惊恐中离开了阿尔,也离开了梵高。他在这,只住了两个月。这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对一心盼望着他到来的梵高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是梵高向日葵画作中被提及最多的作品,也是争议最多的作品,争议的焦点是:明明画中有“十五朵向日葵”,为啥名字是“十四朵”?</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第6幅向日癸画</p><p class="ql-block">《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是梵高15朵向日葵画第2幅,创作于1888年12月-1889年1月,是梵高的第5幅向日癸画作。藏于日本兴亜美术馆(日本东京)。</p><p class="ql-block">1889年1月梵高怀着对高更的思念,画了第6幅《向日葵》,这次他在花瓶里插了15朵向日葵,并调整了自己的风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以期望能迎合高更的艺术趣向。因这一幅他要送给高更。一向固执的梵高为了挽回和高更的友情,愿意在画风上做出让步。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高更在走后便再也没与梵高见过面。而这第6幅《向日葵》画也就成了他与高更的友谊祭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十五朵向日癸画的第3幅</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889年1月,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由于对友情的渴望过于强烈,对已得的友情过分重视,所以当高更让他失望之后,由此而来的痛苦对梵高便是致命的。失去高更的梵高从此一蹶不振,两年后的1890年,他放下手中的画笔,转而拿起手枪,结束了自己37岁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1890 嘉舍醫生的畫像 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2. 1890 嘉舍醫生的畫像 巴黎奥赛美术馆收藏</p><p class="ql-block">《嘉舍医师的画像》是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于1890年,当时他已住进精神病院接受保罗·嘉舍医师的治疗。此画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现私人收藏;第二个版本的目前存于巴黎的奥塞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嘉舍医师生是一位精神科医生, 与许多印象派画家有交往,他自己也作画,。梵高以嘉舍医师为模特儿的肖像画,是与他在圣雷米时期所画的自画像同调, 而弯曲螺旋式的线条, 则与阿尔时期的肖像画中单纯化色面可视为一体, 较真实地表现出嘉舍医师沉郁、心烦的情绪。</p><p class="ql-block">梵高是在一个月内画了这两幅嘉舍医师的画像,二幅画构图相同,不同之处是在桌上的两本书。梵高以蓝色为主调,但是各种蓝色互不相同,色调分明。中间背景,色彩坚实,上纵的笔触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甚至近乎忧郁症似的感触。</p><p class="ql-block">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一版本):梵高的这幅作品在概念和构图上,几乎可以说是"阿尔勒女子"的姊妹篇。嘉舍神情哀伤地坐在那里,面对着两本内容涉及女人、艺术和性的小说——那是龚古尔兄弟的小说《马内特·萨洛蒙》和《翟米尼·拉赛特》,小说的角色由吉努太太换成了嘉舍医师。俯身于法国小说的嘉舍医师象征着社会新潮带来的问题和失望,而那位阿尔勒女人却对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若有所思地面露微笑,完全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二版本): 作品中,人物姿态安详,削瘦的身体用肘臂支撑着,以保持完全平衡。但是,透过笔触、构图以及人物四周的空间,画家紧张而悲哀的心情一目了然。它预示画家即将感受到更加深重的痛苦。</p><p class="ql-block">图中左下方的红桌在深蓝色为主的画面中显得相当突兀。嘉舍医师忧郁的深思表情,与画中的蓝色调相呼应。</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的基本构图是人物沿对角线呈倾斜姿势,从画布左上角至右下角贯穿整个画面。画中色彩的配置也许是传达出深思情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医生的外衣是蓝色与黑色的混合,而在有些地方还可看见乳白色的画布底色,红色桌面加深了画面的对比。</p><p class="ql-block">画作完成后没几周,梵高就自杀身亡。</p> <p class="ql-block">梵高各时期的自画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