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

白云儿朵朵

<p class="ql-block">  今天又看到一个学生坠楼事件,痛心之余也没有太大的心里波动,毕竟这种事情太多,也见怪不怪了,但评论区里有一条评论刷新了我的认知,说是现在盖的楼房太多,不应该盖那么多楼,看看以前,也没有那么多跳楼事件,呵呵,真的是觉得非常独特的思维角度了,甚至呼吁国家出新政策限制盖高楼。怪不得有的学校为防止学生坠楼用彩绳网兜底,但目的是博人眼球,还是出于本心的爱的教育就不得而知了,也不知道想出这个点子的聪明人究竟怎么想,真正想死的人会冒着死不成的风险玩儿一次别具风格的蹦蹦床吗?他不怕调皮想玩儿蹦蹦床的孩子面临死亡威胁吗?</p><p class="ql-block"> 都说会哭的小孩儿有糖吃,的确是,现在的我们个个都是要糖高手,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孩子长大了,知道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便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想把人才输出由书呆子变成多面手;以前我们小时间条件不好,受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受;我们读书时吃的苦太多,所以给孩子减负,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但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达到了吗?以前确实有书呆子,现在的都是多面手吗?我们吃的苦让孩子避开了,但是孩子真的快乐了吗?</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表达素质教育不好的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在素质教育还不是很完善的阶段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即使将来素质教育基本完善了,也会存在许多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发现,一起去改善。</p><p class="ql-block"> 一个穷孩子向父母索取能力之外的东西时,我们可能会去觉得这个孩子不懂事,但是我们一直喊着给教育减负的时候,教材内容确实越来越简单了,但考察的内容还是原来的要求,课本上没有的东西需要老师去补充,越来越简单的教材背后需要的是详细的知识点总结和教辅的结合使用才能学好的客观事实,我们省力气了吗?我们减负了吗?是教育阶段的殊途同归还是自欺欺人的表面游戏?我们也不好去妄下结论,更没资格去质疑权威。</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我们被散养长大,确实吃过不少苦,但记忆中那些风雨背景下的天真面庞不正是健康结实的表现形式吗?而且那些苦真的是苦吗?在我们的记忆中不都是有趣和难忘的代名词吗?现在的孩子也能吃苦,只是没有吃苦的机会,他们也有想要的东西,只是得到的过程太过容易,所以感恩和珍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像酒精那样被酝酿出来,或者是有,但却不醇香。他们没能茁壮成长,是因为我们舍不得让他们被热晒雨淋,冷了暖气,热了空调,无聊了玩手机,他们除了喜欢要求各种可速达的垃圾需求之外,似乎没有特别强烈而又有意义的延时性欲望,我亲眼看到过一个妈妈给自己十岁的儿子让座,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就是单纯地给儿子便利,习惯性地牺牲自己成全对方,他的孩子还指责她起身太慢,她甚至还道歉。没有原则的溺爱真的是让人无语,你可以爱自己的儿子,但你不能让他觉得对他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你力所能及的时候倾你所有,将来呢?你能永远为他的需求买单吗?你不能,终有你力不能及的一天,而习惯索取,习惯快速满足的孩子在突然没有办法得到满足的时候,缺乏感恩之心的他们会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你吗?你能拿准在自己无力的时候不会遭到他们的抱怨?连一个让座位的速度都能遭来嫌弃,将来不会给你更大的气受吗?这是你想要的吗?你在他们心中是角色丰满的父母亲,还只是单纯承担责任的监护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快乐成长的同时,除了学习,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内涵,但我们通常忽略这些非物质形式,所以很多东西在很多方面起到了本末倒置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复大投毒案,北大弑母案,是最让我觉得痛心的案子,如果没有这耸人听闻的骇世之举,林森浩和吴谢宇是多么出类拔萃的孩子,太可惜了,如果说林森浩的父母平贱无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给到恰到好处的精神输入的话,那么作为教师子弟的吴谢宇呢?教书育人的谢宇妈妈不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吗?她能察觉不到孩子身上的性格缺陷?也许她最知道,但是对于一块儿上好的瑜来说,她可能认为这点瑕疵成不了什么气候。她永远也不会想到瑕竟掩瑜,毁掉了他们一家。我们评判一个孩子的时候,成绩占的权重最高,这正是教育中最急功近利的表现,我们不能不说教育的导向有失偏颇。</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优雅而缓慢的过程。对于教育来说这是多么浪漫而美好的诠释,深以为然。它不是粗暴而快速的填鸭,而是春风化雨般的绵延无声;它不是争名逐利般的恶意竞争,而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欢喜满足;它无需急功近利,但却根植于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一个小芽芽,到一棵参天大树,不仅要在意它表现出来的高度,更要关心它扎根的深度,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将来它能抵抗多少风雨的洗礼都是无法预知的,唯有助其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拥有坚韧无畏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代社会喧嚣,人心浮躁,口号天天喊,政策日日更,讲求民主,人皆可言,无论怎样变化,都该守住本心,看好孩子,教育的初衷都是正向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家长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不该让孩子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很多家长都说孩子被手机害了,我们家长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在我们抱怨孩子敏感,玻璃心的时候我们难道只是旁观者?我们习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各种不满,但如果能在问题出现以前防患于未然不是更好吗?我们享受于孩子玩手机时带给自己的安静时光,却无法忍受孩子沉溺手机影响学习的糟糕状态;我们习惯在孩子小的时候替他们包办一切,却无法忍受长大后的孩子缺乏主见;我们溺爱孩子不忍心他们受一点苦,却无法接受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脆弱和退缩;我们享受自己工作之余的独处,却无法接受跟孩子心灵沟通的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质疑和吐槽的时候不妨多一些反思,教育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是成长过程的一次次治愈,是爱和欢喜的情感抒发,孩子是一面镜子,孩子身上问题应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输入方式,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教诲或能让我们少走些弯路,与君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