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建师90周年革命战争历史(七)

居安

<p class="ql-block">三、解放战争时期</p> <p class="ql-block">1、挺进东北</p> <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3日,第七旅奉命随新四军三师离开被烈士鲜血染红的淮安古城,徒步向东北进军。出发前,按新四军及三师黄克诚师长要求,七旅齐装满员,按编制配齐手枪、步枪,每个连携轻机枪2挺,每个营携重机枪2挺,每个团携炮2门,带足弹药,以备在路途上可以有效地自卫还击,其他剩余的武器弹药装备都留给苏北当地抗日武装。</p><p class="ql-block">11月上旬三师抵达冀东三河、玉田县一带,获悉国民党军第十三、第五十二军已与我军在山海关之山东七师交火,从山海关出关已不可能,经请示军委同意,新四军三师主力改由冷口出关;七旅经喜峰口出关进入东北,于11月25日到达上级指定的锦州以西江家屯。第七旅指战员经两个月的徒步行军,跨越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5省,行程1500余公里,胜利完成进军东北任务,随即被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战斗序列。第七旅战斗序列是:</p> <p class="ql-block">11月25日,锦州失守,七旅进至锦州以北树林子地区。12月8日,我七旅会同山东一师向敌反击,经一天一夜战斗,将敌第13军89师一部击溃,但是没有打成歼灭战。</p> <p class="ql-block">2、秀水河子歼灭战</p> <p class="ql-block">遵照党中央1945年12月28日电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要求,东北民主联军(原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将大部分主力部队有重点地划归各军区,在地方部队配合下,开展剿匪建政工作,创建根据地;以一部主力为机动作战部队,寻机打击敌军一个团左右及团以下分散孤立之敌。三师七旅和山东一师等部,作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接指挥的机动作战部队,在沈阳西北的康平、法库县地区,以战备姿态进行整训,开展技术、战术训练,并首次学习训练了“一点两面”、“三三制”战术及运用。</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上旬,东北敌军获新六军增援,即不顾停战令,开始新的进攻。敌新六、第十三、第五十二军分南北两路向北宁线两侧进攻。2月10日,国民党军第13军89师265团一营进占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该师266团全部和师山炮连、汽车连随后跟进,于11日进入秀水河子镇,战术企图是驱逐我军,巩固北宁线,并最后占领沈阳。</p><p class="ql-block">东北民主联军于2月10日5时发出作战命令:“进攻秀水河子之敌为四个营”,“彭旅梁师”担任歼敌任务,并准备乘胜夺取彰武。“一师、七旅由彭梁指挥(彭正、梁副)”。预定作战方案:如秀水河子之敌继续向法库前进,以七旅一部正面扼守有利地形予敌杀伤,以该旅主力和山东一师由翼侧与侧后猛烈攻击歼灭该敌。如敌固守秀水河子,我则包围歼灭之。</p><p class="ql-block">11日到12日,秀水河子之敌先后派出一到两个营的兵力前出秀水河子外围,企图破坏我军的攻击部署与准备,在我军的打击下又缩回秀水河子,处于守备状态。由于连日与敌军作战,部队比较疲劳,经七旅彭明治旅长请示总部同意,原定12日晚向秀水河子的攻击推迟到13日晚。各部继续作攻击准备,具体部署:一师一团主攻秀水河子镇西北之敌,奏效后向东发展;二团攻击镇北和东北之敌,奏效后向南、向西发展;三团两个营为预备队,一个营在镇西边担任阻击彰武东援之敌和截击秀水河子西逃之敌。七旅19团主攻秀水河子南部,奏效后向纵深发展;21团从秀水河子东南发起攻击,配合19团向纵深发展;20团位于秀水河子西南之太平庄、大小荒地一带,准备打击增援之敌;保一团位于秀水河子东南登仕堡子、刘家窝棚一带,对新民、公主屯来援之敌进行运动防御,迟滞敌人前进。</p><p class="ql-block">13日17:30分,3颗红色信号弹升起,七旅炮兵开始炮击镇东南高地,一师炮兵炮击镇北高地,各部队开始接敌运动,攻击和驱逐外围之敌,占领进攻出发阵地,作冲击准备。21时,东司通报,敌52军第2师第6团增援部队已进至秀水河子南侧太平庄一线。彭旅长即令20团正面阻击敌军,令保一团向援敌侧后积极攻击,并派旅参谋长黄炜华赶赴保一团,加强打援的组织指挥。同时令攻击秀水河子各部加紧攻击准备,求得在14日拂晓前全歼敌人。</p><p class="ql-block">22时总攻开始,一师2团、1团和七旅21团分别在镇东北、西北、东南展开猛烈攻击。22时20分,我七旅19团在旅、团炮兵支援下,集中全团轻重机枪向南部敌军阵地突然猛烈开火,全力掩护步兵冲击,第一、第三营密切配合,相互支援,一举突破敌265团一营阵地,突入秀水河子展开巷战。21团经激战歼灭镇东南虎皮山敌人后,突入东街协同19团展开巷战,经2小时南北夹攻战斗,敌镇内防线被突破,主力大部被歼灭,至14日0时,七旅19、21两个团均进到秀水河子街心公路,继续向公路北敌团部攻击,打掉敌指挥机关。在一师1、2团密切配合下,至拂晓前,将敌266团及其残部全部歼灭,少数向西逃窜之敌,也被3团截住歼灭。担任打援任务的20团、保一团也打退援军,歼敌一部。此役毙伤敌500余人,俘敌团长以下900余人,缴获骡马57匹,炮38门,重机枪10挺,轻机枪90挺,长短枪882支,各种枪弹6万余发,炮弹686发,汽车22辆及通信器材等一批。我军伤亡900多人。</p> <p class="ql-block">秀水河子歼灭战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秀水河子战斗是我军东北战场打的第一个歼灭战,打破了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央军委来电,对秀水河子歼灭战予以嘉许。当时东北国民党军指挥官杜聿明在其回忆录中写到,秀水河子战斗是国民党军“第一次在东北整个团被解放军歼灭的开始。……以秀水河子战斗经验来看,共军日益强大,战略战术非常机动神速,势必增加兵力不可。”</p> <p class="ql-block">七旅秀水河子自卫战役部分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七旅十九团三连在秀水河子战斗中,缴获的轻机枪装备起来的机枪班,全班7挺轻机枪,正副射手、弹药手约30人。</p> <p class="ql-block">秀水河子战斗后,七旅移至法库、康平地区休整。</p> <p class="ql-block">3、四平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初,苏联红军开始从东北各地撤军。到3月下旬,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已有第十三、第五十二、第七十一、第六十军和新编第一、第六军6个正规军等共27.7万人,积极抢占苏军撤出的地区。尽管当时军事调停三人组已于3月27日达成派遣执行小组前往东北调停的协议,但是国民党军集中5个军11个师的主力,以沈阳为轴心,分别向北满和南满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企图达到独霸东北的目的。蒋介石声言:“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下长春,不商谈和平”。一场大战的阴影悄悄逼近四平城。</p><p class="ql-block">为保卫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决定调集主力山东一师、二师,第七纵队,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旅、独立旅、第八旅主力和保一旅等部于四平街地区,阻止国民党军北进。</p><p class="ql-block">从沈阳出发,沿中长路北犯的敌军分两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军3个师沿铁岭、昌图向北推进;第七十一军两个师由法库经八面城迂回四平。蒋介石为独占东北,迫我在谈判中接受其苛刻条件,限令北进这两个军于4月2日前攻占四平。东北民主联军赋予新四军三师七旅的任务是:配合兄弟部队在铁岭附近阻击敌人,然后沿中长路进行运动防御,遏制和迟滞精锐的新一军,争取时间掩护主力向四平地区集结。</p><p class="ql-block">4月2日,敌军眼见无法占领四平,乃将占领时间推迟到4月8日。4月4日,中央致电林彪、彭真等指示:七旅仍应尽力阻止顽军进入四平,给顽以打击,因停战小组有可能在数日内到达四平。不论四平能否保住,对顽军进攻,均需给以打击,比不战而退好。</p> <p class="ql-block">(1)七旅20团打响泉头前哨战</p><p class="ql-block">4月4日,骄横的敌新一军第50师149团从昌图车站分路出发,向中长路泉头车站西南之靠山屯、八家子、东沙河一线我七旅20团的阻击阵地猛攻,保卫四平的前哨战随之猛烈展开。东总要求七旅坚守泉头阵地5天以上,七旅部署20团坚守泉头车站为中心的塔子山、八家子、石灰窑一线的前沿阵地;19团坚守泉头西北高地,配合正面坚守的20团作战,并配合西侧兄弟部队对敌反击;21团在泉头东北侧高地,防止敌人从东侧迂回。5日上午,敌新一军两个营向我20团第10连东沙河阵地扑来,另一路向5连八家子阵地进攻,两个连沉着抗击,均将敌击退。8日晚,为配合山东第一、二师等部向位于四平西南之兴隆岭的新一军38师反击,19团配合20团向红山铺之敌出击,有多个连队与敌拼了整夜刺刀,夺得红山铺前沿两道工事,然后乘胜追击,占领泉头和满井之间铁路两侧高地,把塔子山外围敌人完全驱逐,巩固了塔子山外围和泉头整个阵地。在这次出击中,19团红2连三排长王学洪只身冲入敌连部,毙敌副营长以下40多人,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从4月5日到11日,我20团泉头一线阵地每日平均遭敌上千发炮弹轰击,发动数次进攻,我部队仅凭步兵火器将敌击退,毙伤敌上千人。经7昼夜激战,完成东总赋予的阻击任务,掩护了我军主力向四平地区集结。11日晚,七旅各部奉命向北转移。</p> <p class="ql-block">2)七旅21团、旅特务营浴血苦战三道林子、北山</p> <p class="ql-block">四平保卫战三道林子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4月18日,敌新一军开始猛攻四平。19日,新一军主力新38师等部进至四平西北,有进攻我三道林子北山阵地的企图。三道林子是四平西北屏障,距市区仅二三里地,如被突破,将造成市区四面被围。三道林子阵地由兄弟部队一个营防守,七旅21团和旅特务营防守北山左后侧阵地。19、20日两天,敌新38、30师猛攻21团阵地,倾泻了大量炮弹,5到7米就有一个弹坑,所有工事被炸平。第一天第一次进攻前先狂轰滥炸3个多小时后才开始冲锋,当敌人接近21团阵地30米时,21团突然猛烈开火,大量杀伤敌人,然后旅特务营和21团指战员勇猛出击,杀得敌人夺路逃命。经两日两夜反复拼杀,敌人始终没有越过七旅防线,但21团三营付出了较大牺牲。</p><p class="ql-block">21日上午8时,敌人转向进攻三道林子我军兄弟部队一个营的阵地,敌新38师一个营在炮火掩护下,不久就攻占了我军警戒阵地,随即又调两个营向三道林子渗透,我军多次反冲锋,伤亡近百人,三道林子危急。此时,七旅21团派兵冲上三道林子,将敌击退,并于当晚接防三道林子、北山阵地。</p><p class="ql-block">22日上午,敌军炮轰40分钟,即以连、排密集队形向21团发起进攻,前后9个小时,敌军连续组织8次冲击,都被21团击退,敌人弃尸200多具。21团连续鏖战,十分疲劳,减员较大,旅首长将旅特务营派给21团加强防御力量。</p><p class="ql-block">23日天刚亮,敌军向进入阵地不久,尚未修好工事的旅特务营阵地发起进攻,在新一军30师副师长督战下,到黄昏敌人共发起7次冲锋,在21团二营将敌副师长击伤后,敌人才偃旗息鼓停止进攻。当晚,山东七师奉命从长春南下四平,协同七旅作战。</p><p class="ql-block">24日一天,敌继续向我三道林子21团四连阵地进攻,到第三次进攻时,由于四连伤亡较大,兵力不足,丢失一个前沿阵地,敌继续向纵深发展,二营即组织五、六连反击,由于地形暴露,敌人炮火猛烈,反击连队伤亡较大,而且敌人冲锋兵力从连排级逐步升级成整营的冲锋。为顶住敌人,21团将预备队第一、三连投入战斗。在一、二两个营的密切配合下,阵地失而复得。当晚,三营接替二营坚守阵地。</p><p class="ql-block">25日拂晓,敌以空陆配合,向三道林子发起新的进攻。三道林子阵地被炸成一片焦土,21团三营一面战斗,一面抢修工事,以“人在阵地在”的精神,打退敌人5次集团冲锋,然后在山东七师20旅59团配合下,向敌发起反击,将敌击退。当晚七旅19团配合兄弟部队向敌人发动两次袭击,给敌人重大杀伤。被打得焦头烂额的新一军,无力向七旅进犯,被迫停止进攻。至此,敌我双方转入相持对峙状态。当日,《东北日报》以《二十一团在!四平街在!》的大标题,报道七旅英雄部队守住三道林子的壮烈事迹。</p> <p class="ql-block">(3)七旅19团血战塔子山</p> <p class="ql-block">塔子山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4月27日,七旅主力(欠21团,该团担任四平城区守备任务)奉命调到四平以东哈福车站,在万毅纵队左侧一带布防,以保障四平东面安全。</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军为突破我四平防线,在结束南满本溪战役后,将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军全部,以及71军第88师、52军第195师等部于5月12日调到四平,敌军总兵力达10个师。5月14日,敌军分三个集群重新向四平全面进攻:左翼集群第71军第87、91师向四平西部八面城、老四平进攻;中央集群新一军三个师,仍向四平正面进攻;右翼集群新六军和71军第88师,沿开原至西丰、叶赫站两条公路,从东面迂回四平;第195师为预备队。</p><p class="ql-block">5月15日夜,七旅第19、20团主动出击,与新一军第50师在半拉门村激战一夜,歼敌数百,16日晨撤回原阵地。</p><p class="ql-block">16日,敌以重兵向七旅和第七纵队猛攻,七纵一处阵地被突破。当晚,七旅19团配合七纵击退敌军,恢复阵地。七纵指战员称赞:“七旅老大哥打得真猛,一个冲锋就把敌人打回去了。”七纵司令员万毅多年后回忆:“彭明治主动支援我们,但是他从没跟我讲过。”他们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老红军部队的作风,使我很敬佩。”</p><p class="ql-block">17、18日,敌新六军主力绕过我第三纵队开原防线,乘600多辆汽车向四平哈福车站以东地区迂回,敌预备队第195师投入战斗,攻占哈福车站,配合新一军对我七旅19团一部防守的四平东南重要高地塔子山形成三面包围。“东司”发来命令:塔子山之得失,关系着四平全局之安危,塔子山势在必守,须不顾一切坚守到底。</p> <p class="ql-block">塔子山俯瞰开原——四平公路。敌新六军沿该公路到达塔子山下后,向我七旅十九团发起进攻。</p> <p class="ql-block">18日上午,敌在空军和强大炮火掩护下,以绝对优势兵力猛攻塔子山。我19团一部拼命死守,与敌肉搏,反复争夺。据守塔子山东面的三连,打退敌一个营的多次冲锋。据守塔子山南面、西面的五连、六连、十二连等以及兄弟部队的阵地,也同时受到敌人攻击,地形较突出的五连阵地,战斗尤其激烈,7名机枪射手先后牺牲,还有8名射手重伤,眼看敌人快冲上来,千钧一发之际,副班长杨甫南一人跑动着轮流使用9挺机枪向敌扫射,将敌打退。敌军撤退后,敌空军和炮兵再次猛轰塔子山,上百门大炮轰得三连据守的塔子山东面阵地一片火海,在主阵地的三排长许锦章,指挥幸存的5名战士默默地作好战斗准备。炮击10分钟后,敌人黑压压的一片又爬上来,随后就被三连的机枪、冲锋枪、掷弹筒、手榴弹的密集火网覆盖,敌新六军新二十二师部队丢下一片尸体又退了下去。同时向十二连3315高地的进攻也被打退。</p><p class="ql-block">18日下午,在蒋介石不夺取四平,校官以上都自杀的命令压力下,敌主力向19团坚守的塔子山发起最后攻击。5分钟内,方圆不到80米的山头,就落下了100多发炮弹。塔子山是座石头山,战士们只能利用石缝、弹坑掩护,激战到16时,三连只剩下机枪班长王明德和轻伤员孙玉贵俩人,仍守住阵地,直到五连增援上来。由于敌炮火猛烈,19团激战竟日,付出重大牺牲,三连、五连、六连等几个连队几乎拼光,团里已无兵力继续增援,塔子山遂被敌军占领。同时敌以强大兵力向四平侧后迂回,企图封闭我四平守军退路。“东司”遂于18日16时下令各部于18日夜撤出四平,并令七旅继续抗击当面敌军,掩护我军各部撤退。七旅坚持战斗到晚上10时,我军各部都撤出四平后,才撤出阵地,向长春方向转移。</p> <p class="ql-block">坚守塔子山战斗中牺牲的19团营长、老红军宋定祥烈士</p> <p class="ql-block">四平保卫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歼敌一万余人,自身伤亡8000多人,而七旅就伤亡了三千余人,伤亡率约40%。</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