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充分发挥高中语文“领航工程”的引领辐射和“名师+”研修共同体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化课程改革,聚焦核心素养,践行课标理念,落实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思想。鄠邑区王美智、韩磊、吴建付“名师+”研修共同体联合于2023年6月1日在陕西实验中学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课例示范观摩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鄠邑区“领航工程”区、片、校级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和三个“名师+”共同体成员老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课例展示</b></p> <p class="ql-block"> 西安惠安中学郭娜老师示范“从叙事视角看小说的主题表达——《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联读”教学。本节课从叙事视角切入,分析小说的主题表达。首先介绍叙事视角的知识,让学生辨识这两篇小说的叙事视角,通过转换视角叙事的情景任务,让学生感知限知视角叙事的作用在于,便于作者借助“我”表达情感态度,以及借助彰显与留白含蓄表达写作意图。然后从限知视角的彰显与留白、为什么讲故事的是“我”这两个方面带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探寻《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表达的多重主题,揭示小说深刻的批判性和高超的叙事艺术。</p> <p class="ql-block"> 陕西实验中学张聪老师示范“挣脱不掉的套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联读”。本节课的设计从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切入。通过情景预设,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入手,以信件的形式获知古典文学班的林冲同学和外国文学班的别里科夫同学的困惑并为其做心理诊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接下来从人物得经典语录“泼贼!奸贼”以及“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入手并进行病因分析,找到套住林冲和别里科夫的“套子”实质上是外部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双重束缚,进而引入到现实社会中各式各样的“套子”,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的各式“套子”。</p> <p class="ql-block"> 电厂中学葛亚萍老师示范“重压下的抗争,异化的人性——《促织》和《变形记》共读”教学。葛老师在执教时设定了《促织》和《变形记》的共读主题是“重压下的反抗,异化中的人性”,初步设计四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想讲第二课时。但是借班上课预习任务量大而难,所以最后退而求其次,选了第一课时。就第一课时的整体感知而言,她抓亮点,在不同中找出共同点,使共读之“共”能够凸现出来。经过反复研读文本,她选用“逼”字来统领两篇文章的情节。在课堂组织上把原来由教师呈现的情节图示交给学生完成,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学生互相提醒、帮助,书写与口读表达同步进行,学生参与度极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评课议课</b></p> <p class="ql-block"> 鄠邑二中张平利老师点评如下: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鄠邑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研活动,活动中听取了三位老师的特色授课,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授课的是郭娜老师,她讲的课题是“从叙事视角看小说的主题表达——《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联读”。郭老师找了一个非常独特和新颖的角度来切入课堂,然后对于课堂环节进行了巧妙而合理的设计,特别是学生活动,依据学情而设计又立足文本效果很好,只是最后一个活动因时间关系没有开展完,所以下课后总觉得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第二位上课的是张聪老师,她上的课题是“挣脱不掉的套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群文阅读”。张老师,课如其人,她的课堂新颖,充满活力和青春的气息!从课堂一开始导入就设定了情境,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整个课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设计联系当下社会思考“套子”的深意,时间略有不足,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一堂课。</p><p class="ql-block"> 第三位上课的是葛亚萍老师,他的课题是“重压下的抗争,异化中的人性——《促织》和《变形记》共读”。葛老师上课,在课件的使用上真正发挥了课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简洁、清晰、重点突出。这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的容量也很大。葛老师特别关注学生,能够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生成性高。</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次活动开展的很及时,不仅质量高,而且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西安惠安中学王翠玲老师点评到:三节课“点”清楚,线索清晰,设计独特、新颖,活动任务明确,符合大单元教学的思想理念。郭娜老师从叙述视角看人物心理和时代主题,课堂环环相扣,引发学生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解读。真实做到让学生和作者对话,和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张聪老师情景下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套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对自我的思考。葛老师从“逼”字入口,从情节出发,层层追问,循序引导,探讨主题。顺其自然、水道渠成。“逼的结果使人变形。”引发学生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鄠邑一中王曼老师点评到:“转益多师是吾师”,今天的示范课观摩研讨活动,让我收获良多:郭娜老师的课以“叙述视角”为分析切入点,抓住“反复”和“我”两个关键点,契合新高考的变化,反映出高考之于课堂的“风向标”与“回音壁”功能;张聪老师的课设计了“心理咨询室”的情境,赋予学生“咨询师”的身份,借情境引导学生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从而分析出人物形象;葛亚萍老师的课堂节奏鲜明,让学生不由得跟着老师参与课堂环节,既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三位老师的课堂以“联读”的形式展开,却浸透着教师单篇教学的实力,并以此支撑起群文教学的基础,使人受益匪浅,也启迪来路。</p> <p class="ql-block"> 其他听课老师也都做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三节示范课,师生激情点燃,思绪飞扬,言辞凿凿,舌绽莲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活动总结</b></p>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王美智老师就本次活动做简单总结,她说,单篇课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长期实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单篇课文为基本单位进行课尝教学依然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和教学方法。当下,是否要一概改为单元教学?面对这个问题,一线教师也需要有学者的谨慎,更要批判地接受与思考。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写到:一切理论都来自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反复检验,经过证明和纠错,才具有真理性。因此,“大单元”“大概念”在实践(尝试)中必须经受检验和批判。</p> <p class="ql-block"> 此次区级高中语文教研活动不仅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提升的机会与平台,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研究研讨氛围,既有利于教师对新教材的整体认识与使用的思考,又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升。相信这次教研活动将有效促进新教材大单元整体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促进鄠邑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