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温故知新”要与“知新强故”融合统一</b></p><p class="ql-block"> ——融合教学实践研究散论之二</p><p class="ql-block"> 杨德伦 北京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p><p class="ql-block"> 原“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与评审评估专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温故知新”与“知新强故”,这本是重要的教学原则。更何况,部编语文课本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前后单元纵向关联、梯度发展,单元内部以读为先导、学用融合的结构体系——又是遵循着这一重要教学原则来精彩呈现的。</p><p class="ql-block"> 这就要求我们在每日的课堂实践中,不但要增强“单元整体教学”意识,还须重视指引学生前后关联,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在知新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使学生像滚雪球似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就说导读部编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奇妙的世界”主题单元中《海底世界》一文:由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而这一要素又是建立于本册“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单元教学之初,即在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该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习作要求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要领。因为这一要领也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要领,只是由“一段话”发展到了“整篇文章”或篇章中的“重点部分”。如此,就把温故知新、以故带新的教学设想化为了有效的课堂实践。</p> <p class="ql-block"> 又因为《海底世界》是一篇极其优秀的美文,不仅全篇结构清晰严谨、开合有秩,重点部分中的各个段落也多是紧紧围绕一个意思来清晰、具体又生动、形象描述的。所以它不仅是指导“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优秀篇目,也是引发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个知识点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认识到了这些,组织深入研读、学用融合,让学生有丰富实际获得的教学思路及时间分配方案也就了然于胸了: </p><p class="ql-block"> <b>一、整体把握,发现首尾间的联系(5分钟)</b></p><p class="ql-block"> 先请学生略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p><p class="ql-block"> 接着,提示学生读读结尾的关键语句,用近义词替换法或词素分解法分别解释一下“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再讲讲连用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组词语的意思(海底奇异的景色中显露出丰富的物产,丰富的物产让人更觉海底的景色奇异)。</p><p class="ql-block"> 而后,启发学生把文章题目、开头、结尾连起来读一读,说说从中又发现了什么(文题照应,收尾呼应)。</p><p class="ql-block"> <b>二、深切感受,强化已有知识和能力(20分钟)</b></p><p class="ql-block"> 海底的景色到底怎样奇异,物产又怎样丰富?先激发学生带着这一核心问题用心自读重点部分中的各个段落,边读边圈点标画,边读边潜心感受和领会。</p><p class="ql-block"> 随后,依着学生关注的段落,依次诱发学生以正确的语调(包括停顿、语速、重音等),在抑扬顿挫、轻重有别的朗读中浸入海底世界,感受海底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表达语言文字中饱含的惊讶、赞叹之情,领会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高超手法;借助动情的朗读内化并积累段落中生动、形象的词句。</p><p class="ql-block"> <b>三、回归整体,落实单元语文要素(5分钟)</b></p><p class="ql-block"> 先启迪学生统观课文的重点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景色奇异”又“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这一自然奇观写清楚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引发学生静心思考、领悟发现——作者为何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写,因何会按照这样的次序来写,几方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进而把单元导学重点落到课堂实处,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 <b>四、学以致用,内化单元导学要点(10分钟)</b></p><p class="ql-block"> (化用该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1》)激励学生尝试运用类似本文的开头,从几个方面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再说一说,然后把其中的某一方面写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样,通过研读理解、学用结合,既把“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单元要点落到了实处,又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了“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个已有的知识点,还为学生掌握单元习作要求——“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即让学生先查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再根据需要整合相关信息,写一篇介绍大熊猫的习作,奠定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可谓“一课三得”。</p><p class="ql-block"> 2023.05.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