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追寻父辈的足迹,我们六军后代一行人来到哈密红星医院参观院史馆。红星医院的前身是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的前身是陕甘宁晋綏教导旅野战医院。 </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岁月中,由于战争的原因,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共下设了24个分院。</p><p class="ql-block">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歌</p><p class="ql-block">战士们拿宝贵的生命,抵抗日本强盗的猖狂;</p><p class="ql-block">我们拿优良的科学技术,保障战士们的健康。</p><p class="ql-block">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p><p class="ql-block">我们忠实热情地医治战士们的创伤。</p><p class="ql-block">研究新方法,培植新力量,</p><p class="ql-block">使科学的种子生长再发扬。</p><p class="ql-block">环境越艰苦难当,</p><p class="ql-block">我们要越加努力学习白求恩的榜样,</p><p class="ql-block">消灭人类的痛苦,做和平战士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教导旅野战医院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为了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军委决定从驻守在延安的教一旅和教二旅抽调一些干部支援华北和东北前线,留住边区的两个旅合并为教导旅,由罗元发任旅长兼政委。同时教导一旅和教导二旅野战医院合编为陕甘宁晋绥教导旅野战医院,亦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p><p class="ql-block"> 院址设在延安金盆湾马坊村的窑洞里。当时医院设备十分简陋,技术力量有限,物质保障更差。医院只有内外两个科,全院只有医生,护士和后勤人员一百多人,床位一百多张。所谓的病床就是用枝条搭建的,铺垫着稻草。医院只有两支体温计,外科消毒只能用盐水,没有什么手术器械。在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帮助下,医院开始从充实病房设备,建立健全医院制度,改善伙食入手,健全医院领导班子,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医生,护士实行三班制,全体人员开始整理病房,补充用具,大家找来旧砖盘火炉,自制了消毒锅,到野外割茅草编成草帘挂在病房门上,经过多次的大扫除周围的环境也变得十分整洁,从此病人的住院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一个正规化的医院在偏僻的山沟里建成了,收治的病人也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1946年朱德司令员到教导旅检查战备时,曾到医院看望了医护人员和伤员,他走遍了医院的各个角落,详细了解了医院的工作情况勉励伤员“安心休养,早日康复”。他满意的对旅卫生部长刘景宴说:“你们是名副其实自己建立起来的一个医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10月份,在庆祝建院一周年的大会上,教导旅政治部主任饶正锡对医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医院的工作是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也是你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胜利。”他还说:“我认为一个同志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全心全意干好工作,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今天,在座的同志们中就有不少伟大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向全国的解放区进攻,战争威胁着伤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战斗的需要,医院由金盆湾迁到森林深处的洛河川,并且将医院分为两个所。</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蒋介石纠集胡宗南,马步芳等向延安发起进攻,在毛主席和彭老总直接指挥下,教导旅开始了保卫延安的战斗。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野战医院在后方医疗所的基础上设立了转运站,负责救治轻伤员和重伤员的转运工作。边区的许多青年学生也来到前线,组成战斗服务团,帮助转运站运送伤员。</p><p class="ql-block"> 保卫延安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残酷,敌机一批又一批的盘旋在延安的上空,对教导旅所在的金盆湾地区进行狂轰滥炸。每当敌机一走,休养所的同志们立即投入到抢救伤员的转运工作。阵地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疯狂的敌人被英勇的战士打得四处逃窜,伤员及时的送到了后方医院。</p><p class="ql-block"> 教导旅在地方政府和兄弟部队的配合下东起黄河,西至成渝公路,在一百余里漫长广阔战线上,反复冲杀英勇战斗,连续七天七夜的鏖战,取得了保卫延安的伟大胜利,保证了党中央机关和延安群众的转移。从此,教导旅在西北战场投入到长期艰苦的解放战争中。教导旅野战医院也在彭老总和罗元发旅长的指挥下,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攻克蟠龙镇的战地救护,取得了陕北“三战三捷”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朱总司令看望指战员们</p> <p class="ql-block"> 原47团卫生队长邵宗仁的儿子邵建初为松树岭战役抢救运送伤员情景所画。</p> <p class="ql-block"> 在松树岭战斗中,教导旅二团和一团并肩抗敌,以白刃搏斗连续击退了敌军的轮番进攻,使敌人伤亡惨重。在这次战斗中,二团二营营长任书田和一团二营营长张顺国都身负重伤,由收容所转运到了后方收容所。</p><p class="ql-block"> 松树岭是保卫延安的最后一道防线,连日不停的激战,部队很少能吃上一顿饱饭,救护队员们饿的头昏眼花,依然在战壕里来回奔跑,给伤员包扎、喂饭、抬担架。</p><p class="ql-block"> 激烈的战斗使教导旅伤亡增大,为了完成最后的抗击任务,罗元发旅长把旅机关参谋、干事等凡是能上阵的都派上了战场。</p> <p class="ql-block">马背上的药箱</p> <p class="ql-block">建院初期使用的煤油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手术器械包</p> <p class="ql-block">延安金盆湾原教导旅医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六军卫生部首长和功臣模范者合影。第三排左一陈俊昭</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国际医院第九分院第一任院长王仲斌。在屯子镇战役中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原教导旅卫生部部长刘景宴与陈俊昭</p> <p class="ql-block">战争年代父亲读过的医学书籍</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6军16师卫生部全体人员进疆前在酒泉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元旦6军16师卫生部秧歌队在酒泉街头演出。</p> <p class="ql-block">六军卫生部全军卫生干部会议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他们从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 ,他们在现实中绽放,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扎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他们用春天般的温暖,铁一般的意志,践行着神圣的医者使命。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哈密红星医院</p><p class="ql-block"> 七十余载的栉风沐雨,七十余载的砥砺前行,当时光轻拂去历史的尘埃,那些曾经在烽火中浴血前行的身影,那些在大漠边陲无私奉献的容颜已经烙印在史册。让我们记住这这所战火硝烟中诞生的医院,记住那些年轻的脸庞,祝愿哈密红星医院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