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吴强

<p class="ql-block">  合肥历史上有两个城隍庙,一个是现在安庆路上的庐州府城隍庙,另一个是原址在省立医院附近的合肥县城隍庙。可能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缘故,只有庐州府城隍庙被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庙街那边很少去。我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跟着爷爷去过城隍庙大门斜对面的葛介屏老先生家。那时的安庆路铺满了青石板,光滑的路面,泛着微光。</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代中期,合肥市在安庆路上重建了城隍庙,新建了小商品市场。</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的重建,让合肥人多了一个热闹的去处。</p><p class="ql-block"> 市场前的小广场上,一个头戴白色济公帽的胖大叔,站在三轮车上,车上支着煤炉,炉上烀着一锅五香蚕豆,他一边用铁勺把蚕虫搲到纸筒里递给顾客,一边扯着高亢而沙哑的合肥嗓音:“哎~~一毛来,七热的!”可能是因为久闻上海城隍庙五香豆的盛名,所以物美价廉的合肥替代品一面市,即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生意红火了好一阵。后来,生意淡了,那位大叔又跨界卖起了自制的二胡,让人敬佩他的多才多艺。</p><p class="ql-block"> 一进市场的左手边,是纽扣大王,专门销售衣扣。那里真是一个纽扣的天地,各种材质,各种颜色,各种样式,各种功用,成千上万的商品摆放在一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卖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走到一条街上,两边的店铺都是售卖时装的。各类花色面料不一、款式新潮时髦的衣服,从南方批发过来,吸引着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要想以最低的价格把心仪的服饰带回家,就必须如梁实秋所说“要有政治家的脸皮,外交家的嘴巴,杀人的胆量,钓鱼的耐心”。卖家喊着电喇叭:便宜了!清仓大甩卖了!买家得寸进尺地试探:贵了!可能再巧毫着?于是乎,街面上,品头论足,讨价还价,叫卖声,询价声,生意成交的喜悦声,买卖不成的争吵声,各种喧嚣之声,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有相邻的两家炒货老店,“陶永祥”和“史义兴”。尽管两家商品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无非都是奶油花生米、椒盐花生米,或是花生糖、米花糖、生姜糖,不过依旧吸引着合肥人的馋嘴。这个称二两,那个来半斤,然后迫不及待地拣起两颗,扔进嘴里,齁甜和喷香的满足,立刻洋溢在脸上。</p><p class="ql-block"> 一条街与霍邱路的交口,东边是吃酒菜的醉月居,西边是喝茗茶的茗香轩。两个古色古香的楼亭建筑,在当时是高消费的场所,可望不可及。后来看到这两个地方落寞了,我总会想到,何不学学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在这里开个星巴克,或是弄个卡旺卡,说不定会带来一些人气。</p><p class="ql-block"> 穿过霍邱路,就可以进入城隍庙的山门。入门后可见一眼古井,名曰“杏泉”,相传为姜夔所题。看来,白石道人不光是在赤阑桥下缠绵缱绻,也体察了合肥的民情民风。市场南大门在安庆路上的一个门面名为“白石斋”,应该也是纪念他的。城隍庙大殿里供奉的是庐州府第一城隍——孙觉,他与苏东坡交往甚密,又嫁女黄庭坚,黄山谷与苏东坡又是亦师亦友。这辈位怎么论?应该是各亲各叫吧。</p><p class="ql-block"> 大庙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春节期间的庐州灯会。白天,戏楼上演着小刀戏,晚上,整个院内则是灯的世界。人们扶老携幼,举家前来,猜灯迷,赏花灯,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城隍大殿的东侧是百味园,那里最负盛名的是绩溪徽菜馆和老头小鸡店。徽菜馆未曾光顾过,小鸡店却是我们常去的,而且我只去叶列夫老头小鸡店。店里烧的都是土菜,老头小鸡,青椒干丝,青椒海带丝,还有萝卜排骨汤。红烧鸡,喧亮亮的,小炒菜,青丝丝的。菜汤饭,一律是大粗碗盛着,在这里,你可以放肆地吃喝,放肆地说笑。到最后,再用汤汁泡上米饭,吃得狗屁鲜甜,甩起来又能多干一碗饭。</p><p class="ql-block"> 庙东街上,还有一家饭店令人难忘,那就是紫葡萄。在我工作以后,紫葡萄是我们会友宴请的常去之地。那里的冰糖蹄膀,东北大拌菜,既好吃,又挣面。</p><p class="ql-block"> 当然吃紫葡萄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三把两手吃完,必定会去爱丽丝跳舞。爱丽丝舞厅就在庐阳宫的顶楼,下面几层是批发布匹,承制窗帘的。爱丽丝,是合肥人气很旺的舞厅。每当舞曲响起、霓虹闪烁之时,对对舞伴应声入池,舞姿蹁跹,潇洒自如,惬意自在。</p><p class="ql-block"> 霍邱路当时还是裁缝一条街,从民政厅假肢厂到六安路口,沿街一溜排满了缝纫机。人们从庐阳宫买来布料,从纽扣大王买来衣扣、配件,就来到这里找大婶大妈们制作自己需要的样式。记得当时我们八中要求统一做校服,整条街便站满了量体裁衣的八中学生和家长。</p><p class="ql-block"> 后来,庐阳宫的一把大火,烧掉了货物,烧掉了生意,也烧掉了城隍庙的人气。我也只有在每临春节时,才会想起去那里买灯笼和中国结。红彤彤的庙东街,黑压压的人流,成了城隍庙曾经的繁华,给我留下的最后记忆。</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的变化,现在的城隍庙已经风光不再了。合肥没有打造好城隍庙这个文化品牌,可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