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玫瑰与真相

雨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图文,内容大致是说将玫瑰枝扦插在土豆上,再放到土壤中,接下来只要偶尔浇浇水,不久玫瑰枝上就能发出新芽,渐渐长成一株新玫瑰。图文还特别解释了玫瑰插在土豆上生长旺盛的原因,那就是土豆腐烂后成了最好的有机肥料和水分,从而给玫瑰提供了优质养分。一节文字配一张图,堪称图文并茂。看到这,我似乎顿然醒悟:难怪我以前扦插的玫瑰一次也没成活过,原来我的玫瑰缺土豆的营养。好,我以后就这么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且慢,再往下看,还有一则图文,题目就是《土豆和玫瑰》,我摘录其中一段:“听起来挺有道理的——这样扦插的新枝就能充分吸收土豆供给的水分。就这么干!一个月后,我发现:这个方法用来种土豆,确实很有效。我扦插了三棵玫瑰,土豆都长得很好。”文字之外,还配有长势茂盛绿意葱茏的土豆苗的图片。依这位网友的实验,玫瑰扦插在土豆上,长出来的不是玫瑰,而是是土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下把我整蒙了,我该相信谁?土豆上扦插玫瑰埋到土里,到底长出来的是玫瑰还是土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仔细想来,长土豆应该是正确的,种土豆的方法就是将切成块的土豆埋进土里,然后生根发芽。凭什么在它身上插一根玫瑰枝,它就心甘情愿牺牲自己,不生根发芽而腐烂变质,做玫瑰的养分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想到了“真相”这个话题。现在,网络信息泥沙俱下,使这世界更是纷繁复杂。面对大千世界,我们怎样才能在滚滚而下的泥沙中披沙拣金,在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中去伪存真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真相往往蒙尘。我想,最关键的就是要拂去蒙在真相上的灰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让我想起了《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一个有关孔子的故事。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在从陈国去蔡国的半路上断粮了。七天都只喝了一点野菜汤的老夫子大白天躺在床上起不来。弟子颜回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米,赶忙煮饭给先生吃。饭快煮熟时,躺在床上的孔子看见颜回竟然先从锅里快速地抓起一把饭,然后往口里一塞。于是孔子对颜回有了另样的看法。但是,真相呢,却是在煮饭的过程中,锅里面掉进了脏东西,颜回抓起那把被弄脏了的饭,想要扔掉又觉得可惜,就只好一口把它吃掉了。孔子知道真相后,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平时说,眼见为实。可是孔圣人亲眼看到“颜回偷吃米饭”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并不是真相。连孔圣人都有被表面现象蒙蔽眼睛的时候,何况我们常人呢?眼见不一定为实,更何况土豆上长出玫瑰的过程我们根本就没有“眼见”,“眼见”的只是可能为博流量而编造的一段图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使不存在“真相蒙尘”的问题,真相也可能扑朔迷离,因为有些真相是有前提条件的。记得很小的时候,经常有电焊工在街头作业,父亲曾就此告诫我,不要因为电焊的火花漂亮就去看,要不然眼睛会瞎的。他指着戴着面罩的电焊工对我说:“你看,电焊工叔叔工作时为什么要戴面罩呢?就是为了保护眼睛和脸。”自此以后,幼小的我就把“看了电焊火花眼睛就会瞎”当成了真理,有时无意间在街上猛地一下看到了电焊火花,就会惶恐不已:“呀,我的眼睛会不会瞎呀?”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可我的眼睛却还是好好的,于是就怀疑爸爸是吓唬我的。年幼的我不知道的是,“电焊火花会对眼睛造成损害”的真相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量的积累。“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这句现在很流行的话正印证了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一座庐山,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向上看向下看,面貌却完全不同,可是,它们却都是真相呀。山还是那座山,真相却不是那个真相。苏轼的这首诗说明了真相的另一个特点:视角不同,真相就可能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看过这么一段文字,大致意思是说沙漠里有两个人迷失了方向,他们已经走了三天三夜了。食物已经吃光,只剩下半壶水。其中一个人说,还好,我们还有半壶水,还有希望走出沙漠;可另一个人却绝望地说,怎么办?我们只有半壶水了,我们走不出沙漠了!同样是半壶水,在乐观的人的眼中,那就是希望;而在悲观的人的眼中,那就是绝望。半壶水的“真相”,会因为视角不同,而变得截然相反。这正如尼采所说:“没有真相,只有诠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影响真相的因素还有对概念的理解的问题。汉语词汇多义的现象,带来表意的丰富,同时也可能带来语生歧义。如果在真相里面偷换概念,那真相就有可能变得面目全非,让人啼笑皆非了。又想起了儿时的一段趣事。上世纪70年代初,我大概十来岁吧,那天小伙伴到家里玩,看到我家书架上有小人书,就想拿下来看。我和弟弟急忙阻止说:“不能看,那本书有毒!”小伙伴惊讶地睁大眼睛问:“有毒?难道看了就会死?”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很多名著被打成大毒草。可年龄比我弟弟还小的小伙伴不理解呀,他不知道“此毒”非“彼毒”。这种无伤大雅的偷换概念在让真相变得面目全非的同时,还能让人忍俊不禁,因此,此手法在相声和小品中经常会被用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偷换概念如果用于诡辩,常常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庄子和惠子著名的“濠梁之辩”中,本来处于劣势的庄子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将惠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字偷换概念,由“怎么”的意思换成“在哪里”的意思,这种偷换概念的“妙用”,让“真相”面目全非起来,一下就将惠子驳得无可奈何了。当然,这只是庄子这个超出尘世天马行空的幻想家的巧辩,在注重逻辑分析的惠子看来,这就是最低级的逻辑错误,不值一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濠梁之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事情在传播过程中,真相可能会被扭曲,最后变得面目全非。口头传播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所以传播的信息不一定是客观的。而人性中爱夸张、喜欢寻求刺激等特点,更会使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添油加醋,甚至歪曲事实。这样,信息在“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中就可能会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传播扭曲效应”。一件事从村头传到村尾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这样的事情你是不是也听说过甚至经历过?其实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关痛痒的小事讹传就讹传吧。但最可怕的是,有些事情讹传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关乎人命。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参,就曾经有过这样的遭遇。曾参住在费地的时候,有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费地的本地人杀了人。大概当时儒学大师曾参的名气就已经很大了,有人一听“曾参”这个名字,就误以为是这个曾参杀了人。一传十,十传百,“费人曾参杀了人”的真相就变成了“儒学大师曾参杀了人”。甚至到最后曾子的母亲都相信他杀了人。你看这个后果可怕不可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曾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一般情况下,真相都如此的扑朔迷离,又如此的变化莫测,就更不用说那些居心不良或违法犯罪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恶意扭曲或掩盖真相了。后者还涉及到人性善恶这个话题,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此,此类恶意扭曲或掩盖真相的现象,在此就不展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玫瑰插土豆,是玫瑰发芽还是土豆发芽?这本不是一个值得大肆讨论的问题,可如果把它上升到“真相”的高度,那还真值得我们思考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蓓 2023年5月30日写于中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来自于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友们,你们对“眼见为实”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