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东门大街王家弄一带 “先有宾旸门,后有嘉善城。”流传于民间的俗语,道出了东门大街形成年代早于建城的历史。
据载,南朝宋元嘉(424~453)中,扬州刺史刘浚组织开凿华亭塘(今魏塘市河)后,逐渐有居民沿河搭棚建屋居住。至宋代,市河北岸东门一带,商贾往来,贸易成市,相传其中有两大户,一户姓武,居住在今东门,一户姓魏,居住在镇北原魏家漾,故镇名历来有魏塘、武塘或武水之称。
宋代起,东门大街已相当繁荣。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僧清梵在离东门大街百米处的大胜寺内建泗洲塔,塔身7层,建成后成了嘉善标志性建筑。元代大画家吴镇的《嘉禾八景图》上就有长条形东门风景和泗洲塔。
元代,魏塘的丝绸已闻名周边地区,书画家夸魏塘的“宓机绢”是作画写字的上品。当时的宓家就在东门谈公桥一带。
明宣德五年(1430)建嘉善县,初建的城内街道宽度依照东门街而筑。此时大多商铺仍然开在东门街上,加上一公里左右的街区内有庙、寺、庵七处之多,农历初一、十五香民不断,而镇东的张泾汇、镇南的大云、镇东南的大通,是水稻、棉花、蚕茧重要产地,这三地距东门街不远,农民销售农副产品、采购生产生活资料,使东门街保持足够的人气和繁荣。
明代中后期,由于棉花丰收,魏塘一度成了江南棉纱重要产地和集散基地。当时城内住户还不多,这些住户多以纺纱为业,夜间机声不断。
此时倭寇常来侵犯,根据防御需要,正德五年(1510)东建宾旸门,西建平成门,晨开夕闭,安全防范上有一定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扰达18次之多,焚烧县治,烧毁船只,奸杀掳掠,无恶不作。是年十月四日,动土兴工建城墙城门。可见宾旸门比建城足足早44年。
清代中期,徽商东进,使嘉善的商业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典当、茶叶、酱油、木材、药材等行业。此时商业中心仍在东门街区。
解放前夕,东门街区有全镇各业大商店。国民党军队败退时炸毁大寺桥,威胁要炸罗星桥,东门商家联合赔钱阻止,可见其经济实力。
解放后,政治、文化、教育、工商逐渐西移,城墙始毁,东门街区成了住宅区,但铁、竹、木等传统手工艺制品店一度还在东门街区。改革开放以后,嘉善城镇建设迅速,许多古老建筑湮没了,而东门街区因政府保护古建筑的要求和交通等原因保存了下来,成为嘉善历史的见证。(屠政秋/文) 小弄里,高高晾晒的被单、衣服 街边休息的老人 一家人其乐融融 小弄里,骑车的老人 街边布摊,吸引不少家庭主妇 送煤饼的老人 自己动动手,三轮车也能修好 傍晚时分,端着饭碗,串串门 街上有很多茶室,以搓麻将为主 日晖桥上生煤炉的老人 老街上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 带带小孩,溜溜小狗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