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幻城探河南,华夏文明寻根路——第二临时支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党建研学活动

河南省万名校长培训第二期02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乘风,拥抱河大的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挥别春意 夏日初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花和风的共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蜂和鸟的和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循绿意 看雨后窗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沐晨光 听书声琅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日,戏绽河南 情系中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汇聚于点点星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剧相遇 青春飞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这段不可复制的研学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又一年,往事如云烟。归来又走远,在天边……金黄的麦田,生长在家园。在那河之南,在人间……”伴随着回荡在剧场上空的主题歌曲,星火二班全体党员走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口处是一座十几米高、两米多厚的高大夯土城墙,一层层的堆叠痕迹如同翻开的书页,向世人展示着河南的包容和改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戏剧围绕“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主线,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讲述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为基调,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园内设三大主剧场:幻城、李家村和火车站。一场讲述了河南灿烂的历史,两场讲述了河南的苦难。十八个⼩剧场,围绕特定的主题或剧情有机的黏合在⼀起, 大家转换于不同空间,沉浸于不同时代的实景戏剧表演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庙学校”让我们回到只有16岁的时候!左右看看,老师、课桌、同桌......都依然还在,重新回到青春飞扬的时代;“候车大厅”是民国火车站候车大厅物品寄存处,里面存放许多失去主人的物品,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时代情感故事;“覆斗书场”让我们明白什么叫为豫剧生,为豫剧死;大型激光秀“我是河南人”,深深感受到这是一句宣言,一个信念,一种自信。在此处有古,有今,有未来;在此处,有天,有地,有河南。还有“老库房”、“天子驾六遗址坑”、“老院子”、“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论是“幻城”内的户外空间、建筑陈设的场景构建,还是历史⼈物和故事的戏剧性凝练,都在多个维度上⾼度提炼、展现出了河南的地域性历史⽂化要素,并⽤承载和孕育着⽣命的“⼩麦”、“黄⼟”作为主要元素,贯穿其中。这⾥的“黄⼟”,同样是黄河⽂化的建筑符号映现;这⾥的“⼩麦”,同样是⼈类⽂明得以传承延续的养料。不同历史阶段的情景剧让第二临时支部全体党员深刻体验感受到每⼀件物品背后的历史真实岁⽉,每⼀段历史的背后有情感的个体。同时也深深体验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原大地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河南人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接续奋斗,延续历史文脉,讲好河南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欲识河南真面目,只将身在此城中”。每一天,关于河南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而华夏民族7000年历史,每一场变迁,河南都是亲历者;人们走进这里,感知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文字:快乐三组</p><p class="ql-block">图片:星火二班各小组</p><p class="ql-block">编辑:快乐三组</p><p class="ql-block">审核:02班临时党支部</p><p class="ql-block"> 星火二班班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