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西北之行—壮美甘肃 洞窟

胡建元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初被重视后有几次对洞窟进行编号,其中包括张大千,这是现在也是最终对洞窟的编号。这三组数字表示里面有3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p> <p class="ql-block">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王圆箓道士的住处</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原安西县)西南的南山山谷之中,开凿于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之上,东西相距不到一百米。</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姐妹窟之一。最初的开凿年代已不可考,历经唐代、宋代、西夏和元代,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彩塑259身、壁画4200余平方米。在很多的洞窟里面保存着壁画。</p> <p class="ql-block">现存壁画约1000余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像和佛教故事画,以及花卉禽兽、装饰图案、供养人、士庶人物。中唐25窟的大幅西方净土变、弥勒变,场面宏伟,结构严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具有吴道子一派风格,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这些壁画堪称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宝库。其中多为唐代至元代的作品,包含经变画、尊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瑞像故事画、供养人画像、社会生活画、装饰图案画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五代、宋的壁画,承袭前代而趋于程式化。西夏壁画中的男女供养人像均着西夏服饰,榜题用西夏文。元代壁画增加了金碧辉煌的水月观音像和唐僧取经图,出现了多铺密宗曼陀罗,以及耕耘收获、嫁娶、宴饮、弈棋、酿酒、冶铁、乐舞等场面。它与莫高窟有密切的关系,是整个敦煌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平时这些洞窟大门紧闭,游客参观时才有讲解员打开,窟内严禁拍摄。</p> <p class="ql-block">现在让游客参观的洞窟仅有不到10个</p> <p class="ql-block">百度上这些照片不知道是怎么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为泥塑。</p> <p class="ql-block">1996年国务院公布马蹄寺石窟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的标志—白塔和转经桶</p> <p class="ql-block">远望五月的山里积雪</p> <p class="ql-block">金塔寺</p> <p class="ql-block">回望雪山 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位于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麦积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