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30日,北京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高研班22位学员,在项目负责人金钊博士的安排下,相聚北京教师学习网,开展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个性化指导”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由班委康莉老师主持,高研班负责人金钊博士、北京教育学院王永红副教授对研修班学员的课题结题报告进行个性化指导。</p> <p class="ql-block"> 活动之前,按照惯例进行学员微分享,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张全奎老师做了《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实践探索》的微讲座。张老师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作业设计前的调研、作业设计实践、反思等几方面展开分享。张老师结合研究实践,详细分享了主题作业、绘本作业、创意作业、实践作业等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及其实施效果,并指出在目标设定上,作业目标应与学习目标一致;在内容选择上,作业设计不仅要涵盖学科知识与技能,还要囊括相关学科的实践,演练、操作等学习项目;在路径方法上,作业要成为联通课内外让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效果评估上,作业设计要从“教--学--评”一体化的系统层面,综合考量课程目标、教学行为、作业设计、评价的实施之间的关系,成为课程核心素养落实的必经之路。张老师的微讲座拓宽了我们对作业设计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随后,研修班学员三人一组,开始课题结题汇报。老师们依据高研班结题报告模板,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问题反思及后续设想、主要参考文献、附件等几方面,逐一展开汇报。</p><p class="ql-block"> 上午一共汇报了三组。第一组,尹利平老师围绕《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小初教学衔接研究》、王春霞老师围绕《以问题导向学习促进学生道德养成的行动研究》、王文彦老师围绕《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展开结题汇报。</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汇报后,专家进行指导和点评。王教授指出,要注意区分教学管理衔接和教学衔接的区别,强调在促进学生道德养成方面的研究要从学生道德发展的困惑出发,着力解决困惑。金教授指出,结题报告的撰写要规范,要与高研班研修主题相一致,要紧扣核心素养和一体化展开研究,要有新的切入点。</p><p class="ql-block"> 第二组,崔宁老师围绕《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培育学生知行统一的策略研究》、李娜老师围绕《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研究》、张伟老师围绕《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学生家国情怀实践性作业研究》展开结题汇报。</p> <p class="ql-block"> 结合三位老师的汇报,王教授就 “研究结论如何撰写”和“策略是什么?”两个共性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并指出结题报告内容要与课题研究题目统一,要明确我们能研究什么,不能研究什么。金教授提出,研究方法的撰写要适切,切忌自造词;核心概念的界定要依据官方文件,切忌“一家之言”;研究要紧扣主题,切忌随便放大外延导致研究泛化。</p><p class="ql-block"> 第三组,贺育红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教学策略研究》、王红老师围绕《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研究》、李晓红老师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研究》进行课题结题汇报。</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汇报后,王教授建议加强对相关文件的研究和学习,明确课题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与实践活动的区别,指出作业的研究要从学生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金教授提出概念要精准,符合政策要求,要加强对文献的梳理,注重文献综述,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要进行区分。</p><p class="ql-block"> 一上午,三个半小时,在老师们课题结题报告分享中,在两位专家的个性化指导中,老师们收获满满。下午我们又准时相聚北京教师学习网,继续课题结题汇报。</p><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组,樊淑伟、张向红、郎艳三位老师分别围绕《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中小学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策略研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策略初探》进行结题汇报。</p> <p class="ql-block"> 结合三位老师的结题报告,王教授指出,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要以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出发点,厘清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的区别,探究“深度”的本质;要区分研究成果、研究结论和研究意义;研究结论的描述要聚焦到研究课题的关键词。金教授指出,结题报告中的技术路线应是覆盖整个研究过程的,且体现研究逻辑;附录不仅仅是调查问卷,还要有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不仅要聚焦在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还要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二组共四位老师进行了汇报,分别是马洁老师《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一体化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林波老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借助开发资源创意教学方式的研究》、秦翠华老师《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争议性话题教学策略研究》、康莉老师《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的结题汇报。</p> <p class="ql-block"> 结合四位老师的汇报,王教授强调要区分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不同,文献的引用要从主流教材中来,研究结论指向具体的方法、策略等内容。金教授指出,作为高研班的老师要有自己明确的主要研究方向,争议性话题要把握不同学段特点,通过调研,从学生中来,有针对性地问题解决。</p> <p class="ql-block"> 一整天的课题结题报告汇报,老师们紧张而充实。同伴间的启迪、专家的精准指导,让我们明确了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的方向,提升了我们撰写结题报告的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结题报告。</p><p class="ql-block"> (高研班学员王红执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