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五月天,正值读书时。读书是我们走近伟大心灵最短的距离。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读书,让我们的专业不断精进。</p> <p class="ql-block"> 本月,道法教研组开展了共度一本书活动。我们共同阅读了罗翔老师«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这本书。此书共收录作者的49篇随笔文章,分为“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活在当下”七大部分。罗翔老师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等相关概念,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p> 李淑存老师 <p class="ql-block"> 在现实中,无论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这个完美的圆是客观存在的,它就在我们的心中。而这个圆是关于正义的隐喻,法律的追求是无限趋近正义的彼岸。正义就在前方,是我们追随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要以自省的姿态去看世界百态,向着正义的标杆前进。</p> 曹文治老师 <p class="ql-block"> “良心是唯一不能从众之事”。愿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不要陷于虚无与未知的恐惧,过好每一个当下,时刻保持清醒与谦卑,用自己的良知驾驭所学所知。</p> 张增利老师 <p class="ql-block">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人”的范例:他们拥有着高尚、勇敢、善良等诸多美德。当他人的言行举止违反了“理想人”的标准,就会激起我们内心的反感与厌恶。的确,我们有资格进行道德谴责,但这种谴责是十分审慎的,不能把自己排除在道德选择之外。道德判断,永远先己后人。</p> 张丽娜老师 <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的开头,罗翔老师提到了“勇敢”这个词,追求正义需要勇敢。他所认为的勇敢是经过审视的勇敢,因为未知事情全貌时,我们不确定我们是否是正确的,这种勇敢是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或者无脑的追随。当命运之神把我们推向生命的关键时刻,希望我们不迷茫、不彷徨,能够像想象中那么勇敢。</p> 符冬梅老师 <p class="ql-block"> 卢梭曾经说过,我们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我们生下来所赋予的东西。的确,如果没有必要的约束,自由容易变得放纵散漫,而忘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北大之前有一个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也就是说唯有真理的光照,可以走出自我的偏狭,从而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狂狷,尽责而不懈怠。</p> 蔡英菊老师 <p class="ql-block"> 人生最大的奴役就是无法实现“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跨越。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可能很多人幻想着“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实际生活却是一塌糊涂。这关键差一个“做”字,行动起来才是最有力的语言。</p> 赵萌老师 <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常常感叹: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在时间观念中,有两个时间点对于我们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作为特殊的永恒,二是作为现在的当下。换言之,聚焦于永恒,现在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昨天是历史,明天是未知,今天是礼物,所以今天的英文是“present”。愿我们活在当下,充分利用今天这个礼物,让每个当下释放出永恒的光芒。</p> 张卫婷老师 <p class="ql-block">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是失望与希望的综合体,失望是有限的,希望却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我们需要不自怜、不自夸,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在回首过往依然能够从容面对青春年少的清澈目光,方能不负此生。</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常常翻阅书籍,静下心来阅读,在翻动书页间找到方向,对未来不再迷茫;愿我们被文字持续滋养,收获温暖与力量,不断拓宽思想的边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