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下八里辽墓M1张世卿墓壁画

李严

<p class="ql-block">  1971年, 在河北宣化西北4公里的河子乡下八里村,一个农民浇地放水,那水一直朝墓室渗,浇地农民奇怪这地跟海绵似的,太吸水了,怀疑地下有洞穴,于是,辽墓百事壁画重见天日。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的汉族官吏和商人的家族墓。 墓地背靠兴福、七宝二山,面临洋河、柳川河二水。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p> 1972年至1993年间,相继清理发掘了张世卿(M1)、张恭诱(M2)、张世本(M3)、韩师训(M4)、张世古(M5)、六号墓(M6)、张文藻(M7)、九号墓(M9)、张国正(M10)等15座辽金时期墓葬。出土了大量铜、瓷、陶:木、石等800余件珍贵文物,壁画98幅480平方米。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div>张世卿,辽代归化州(今宣化)清河郡人,汉族,地方绅士。辽代大安年间宣化遭灾,饿死者无数。他拿出谷物2500担,以解灾民之难。为此,皇帝特授其创业右班殿直,之后又累升到银青崇禄大夫、监察御史、支骑尉等官职。死后葬于宣化城西下八里辽墓群中。其子张恭谦任辽国枢密院留承,并与耶律氏通婚。是辽代“以汉治汉”、“辽汉亲善”的一个范例。</div> <p class="ql-block">张世卿墓中出土的影青执壶和盏杯,堪称哥窑代表作品。出土的木器共计35件,张世卿及其他墓中的男女俑、武俑、十二生肖俑及家具类的桌、椅、箱、盆架、镜架和柏木棺箱,多为“明式类”,不仅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保存完好,制作精致,至今千年未朽,极为罕见。柏木棺箱内成有骨灰,箱外均墨书梵、汉两种经文,这种特殊的葬式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张世卿墓中的石器为石狮,其他皆为墓志铭,记录了墓主人的生活习俗及安葬确切年代。出土文物中,有多种食品如粟、谷、高粱、核桃、栗子、葡萄、用石灰封口的鸡腿瓶中装有酒,这些食物得能保存,十分珍贵,为研究古代粮食作物的种植历史及酿酒工艺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张世卿墓的壁画中有天文图、暖酒图、散乐图、出行图、启门图、备经图、备茶图、备装图等,宛如地下艺术长廊。共绘各种人物39人,女性大都身穿短襦、长裙,神态安详,面容妩媚,梳着契丹族的发式。男性面部表情庄重严肃,有汉人装束,有契丹人的装束,反映了辽代民族的大融合。他们或站、或蹲、或走,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凝视,有的在低语,共同组成了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场面,从清晨备装到饮酒备宴,从茶道艺术到歌舞升平,从咏经礼佛到博彩娱乐,从家居生活到外出旅行,无所不有,丰富多彩,它不愧为辽代历史画卷,不愧为地下艺术画廊。</p> 下面按行进路线介绍一下张世卿墓的壁画,墓门-前室(顺时针)-后室(顺时针)-墓顶,前室为室外场景,后室为室内场景。图片顺序为先整体后局部。 一、墓门: <p class="ql-block">墓室入口,为砖雕仿木结构。</p> 二、前室:<div>1.前室南壁(前_1):</div> 南壁门两侧是持杖门吏。 2.前室西壁(前_2): <p class="ql-block">前室西壁绘出行图,图中绘一白马,白马头小身体健硕,鞍辔齐全,等待出发。马的前后和侧身站立五人,前为驭者,左手牵马,右手持鞭;其后为持伞人;第三人双手捧一白色契丹式的毡帽;第四人左手持衣;第五为杂役,头顶一大盘,盘中盛酒具,反映了墓主人准备出行时的隆重场面。金鞍银辔的白马,配有一个精美的障泥,上面也绣有一条黑色的云龙。“学唐比宋”的辽代帝王对于龙的崇拜,甚至比汉民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龙是辽代最流行的图腾和吉祥物。</p> 3.前室北壁(前_3): 北壁门两侧也是持杖门吏。 <p class="ql-block">4.前室东壁(前_4):</p> <p class="ql-block">前室东壁绘散乐图,长2.5米,宽1.8米,表现人物12个。分前后两排:前排左起依次为吹觱篥一人,吹笙一人,吹箫一人,击腰鼓一人,击大鼓一人,舞蹈一人;后排左起依次为击拍板一人,弹琵琶一人,吹横笛二人,击腰鼓一人,吹排箫一人。人物皆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长袍,系腰带,足穿黑色筒靴,场面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散乐是指与官乐相对的民间歌舞,这一乐舞种类在汉代以来不断杂入西域乐舞百戏,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而他们演奏的节目应该是当时在北方特别流行的“大曲”。 大曲是一种包含有器乐、声乐和舞蹈的大型乐舞表演形式,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人独舞,而且其舞蹈特征是甩袖、踏足,伴以快速的旋转。</p> 三、后室:<div>1.后室南壁(后_1):</div> <p class="ql-block">后室南壁有两幅壁画,右边是温酒图,左边绘有两个男子,一人双手持钵,钵内盛有骰子,另一人捧着黑色的箱子,推测箱内可能是赌具。</p><p class="ql-block">门楣上方画有两条张牙舞爪,气韵磅礴的龙的图象,当时龙是辽代最流行的图腾和吉祥物。虽说对龙的形象运用,辽代没有严格的规定,但至少是有一定界限,在民间是不允许被滥用的。</p> 2.后室西壁(后_2): <p class="ql-block">后室西壁南起绘妇人启门图,备茶图、持盂、持拂尘侍吏,侍女备装图。</p> 妇人启门图 <p class="ql-block">备茶图:画中间有一朱色方桌,桌上置都蓝、茶盂、盏托等器皿,两盏托上各有一只白瓷碗。方桌左右各有一人,左边者头戴黑色软巾,身着黄色长衫,配有褐色内衬,腰上系着红色革带,脚上穿着一双黑色靴子;手把茶盏。右边者头戴绿色软巾,身穿褐色团领窄袖长衫,腰系革带,脚穿尖头靴,左手撑着桌面,右手持执壶向盏内冲汤。方桌下有一五足炭盆,炭盆上有一短颈执壶正在加热。</p><p class="ql-block">在宋代中原传统饮茶方式中,碾茶需轻拉慢推,煮茶需三沸而定,点茶需提壶三注,饮茶需观色慢品,这个过程就如静心修炼,这样的茶道便是禅道。</p> 持盂、持拂尘侍吏 侍女备装图 3.后室北壁(后_3): 北壁绘有一扇双凤门,门两侧是持杖门吏。 4.后室东壁(后_4): <p class="ql-block">后室东壁南起为持匣侍吏图,备经图,持扇、持巾侍吏图,侍女备装图。</p> <p class="ql-block">持匣侍吏图:绘制双凤门一座,右侧门扇紧闭,左侧门扇半开,在半掩门的空间,一黑衣侍吏双手抱一黄色盝顶函盒跨门而入。这幅图像中的黄色盝顶函盒,一般被认为是放置经书的经函。</p> <p class="ql-block">备经图:正中为一朱色方桌,桌上除白色汤瓶、黄色熏炉、黑色盏托与白色茶盏外,左侧靠后为一黄色盝顶函盒,函前放一摞四本《常清静经》,与之相对的桌面右侧放一摞四本《金刚般若经》,两部经皆为方册装,反映了墓主人日常咏经礼佛的情况。桌后有两位男侍,头戴黑色头幞头,一人身穿红色圆领长衫,谈论时手上做着手势,一人身穿蓝色长衫,手捧白色瓷瓶。桌下平置一炭盆。其中,备经图中绘制的一黄色熏香炉,似为银质,莲花座,长柄弯曲,造型美观,考古专家认为现国内无存,仅美国博物馆存有一件。</p> 持扇、持巾侍吏图 侍女备装图 四、后室墓顶:<div>1.立壁处:</div> <p class="ql-block">张世卿墓墓室立壁上部点缀着瓶花18个,由成组的莲花、牡丹、菊花构成,每瓶置一束。在墓顶下缘也画成组的缠枝牡丹和莲花。初观这些花卉似为壁画装饰图案。张世卿有一套别出心裁的礼佛方式。他在郊外花大价钱建了一座“幅员三顷”的大花园,种植的奇花异草达百余品,近四万株,然后又特别订制了五百双琉璃瓶,春、夏、秋三季,每天都派人采集鲜花,装在琉璃瓶里,“持送诸寺,致供周年”。因而这些墓室瓶中花卉图应与张世卿买地植花献佛有关。</p> 2.穹顶处: <p class="ql-block">绘制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墓顶中央悬铜镜一面,镜周画莲花,莲花外绘淡蓝色的苍穹。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发展,使莲花藻井又具有宗教的象征含义,所以在佛窟、塔寺建筑和墓葬中大量流行。莲花在佛教艺术中有多种象征意义,如圣洁、吉祥、化生、佛的存在、佛国圣地等等。莲花为中心的天体星空应是象征着灵魂归宿的西天佛土。而墓顶莲花芯以铜镜代替,即在中心悬挂一面铜镜,沿镜外周勾绘莲瓣。这种作法又源于道教悬镜避邪思想。</p><p class="ql-block">佛、道、儒三教和谐共处,相互融合,其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劲的民意基础,在张世卿生活的时代,也颇为流行。而张世卿能将三种信仰,三种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既有“出世”的豁达和潇洒,又有“入世”的务实和精明,也足已说明他是个聪明人。</p> 苍穹之上绘有中国传统的记星法案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之外又绘有黄道十二宫。这是考古界继汉墓星图和北魏天象图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是一幅把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记星法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官的记星法融合在一起的中西合璧的天文图。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史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珍贵史料。所以,墓顶的星象壁画体现了以佛土为中心的宇宙观,融佛道中西文化为一体。 <p class="ql-block">辽天庆六年闰正月四日,张世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七十有四。</p><p class="ql-block">遵照他的遗愿,死后依“西天茶毗礼”安葬。茶毗,佛教梵语,即指焚烧,就是火化的意思,是佛教僧侣圆寂后火化收存灵骨的宗教仪轨,佛教徒死后也多采用这种办法。令人惊奇的是,张世卿火化后,竟得头骨和舌头舍利,墓志铭上说这是“盖一生积善之感也”。头骨还好理解,舌头就不好理解了,难道只是一块状如舌头的骨头舍利吗?不过,在佛教历史上,这样的传奇俯拾皆是,据说大德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都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抛开宗教不谈,我们权且把这个传奇理解成张世卿脑子聪明,舌头灵活的象征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世卿和当时大多数汉人一样,虽说因信佛而愿意火葬,可骨子里同时又受 “入土为安”的儒教礼制和“事死如世生”的传统信仰影响,期望保存肉身躯体,以便在阴间继续享受“生活”。因此,当时便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丧葬仪式,那就是真容偶像葬俗。有钱的权贵人家,会雕刻真人大小的木制偶像,然后在偶像胸腹前开好一个木匣状的容器,将骨灰放置进去,然后穿衣打扮,如真人一样,再进行安葬。张世卿是有身份的人,所以下葬方式同样如此。他的真容偶像甚至比别人还要特别,由19块柏木块组成,比一般的多两块,小腿各分两块组成。小腿部并无关节,本一块整木即可,为什么要多出两块呢?偶像在左右上臂和左右大腿中间等四个非关节处设置了转轴,以便于摆出一些特殊姿式。那么由此推断,张世卿的小腿多出两块来,很大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真容偶像只所以制造复杂,设置那么多的关节,主要是因为这种偶像下葬时,多是以盘腿而坐的姿式置于墓中的。</p><p class="ql-block">张世卿是张氏家族崛起的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因此他的墓室是家族里面积最大,规格最高,壁画最精美的。赏歌舞,做公益,念经,喝茶,吃酒,赌博……他把生前的所有荣光,都通过绘画的方式,全部纳入自己的墓穴里,也尽可能通过所有细节,来展示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完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