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值五月,夏天已经来临,四周大地都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演绎着自然生命的觉醒与回归,同时也昭示着成长和成熟。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钻研。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马迹塘镇完全小学高语组在1706班教室举行了语文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是陈妹老师执教的《浣溪沙》。</p> <p class="ql-block">《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一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表现了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诵读以自我理解为前提,是由声解义的过程,是根据声音探寻文本意蕴的理解方式。“因声解义”一般放在诗歌教学中的“初读整体感知”部分。开课之初,陈老师从词体入手,理解“小序”的作用后,根据学生现有诵读水平及时正音,解决字义,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出词的大意。</p> <p class="ql-block">诵读是“因声解义”到“声情并茂”的实现桥梁,是由“读”到“感”的通道。“感”从何来?诗句所蕴诗人之情与读者兴会的情感共振。本节课,陈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借助资料、求证辨析等教学活动,以此还原意象后,判断出子规实乃悲啼,是诗人被贬黄州心境的投射,从中发现诗人心情的曲折变化。此时,进行角色想象,反复诵读传情-传达作品之意、诗人之情及切己体察之感。</p> <p class="ql-block">看,我们的听课老师在认真详细地记录这节课的出彩之处。</p> <p class="ql-block">课后,老师们一起认真探讨了这节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结合自身,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碰撞,每次碰撞,都是一次成长一份收获。我们走在教研的路上,每一行脚印都涟漪成美丽的诗行。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大家都有新收获。期待着下一次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张芬</p><p class="ql-block">图片:张芬</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志强 杨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