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建师90周年革命战争历史(四)

居安

<p class="ql-block">二、抗日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红二师缩编为115师343旅685团,红四、红五、红六团(原红二团)依次缩编为685团一、二、三营,每营四个步兵连。编制序列如下:</p> <p class="ql-block">第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p> <p class="ql-block">第六八五团政委吴法宪</p> <p class="ql-block">第六八五团副团长邓华</p> <p class="ql-block">第六八五团参谋长彭明治</p> <p class="ql-block">8月22日,不待整编完成,八路军以第115师为主力,在陕西三原地区誓师出征,随后出发,30日在陕西韩城县(现韩城市)芝川镇东渡黄河,部队冒雨前进,到侯马换乘火车,奔赴晋东北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1、首战平型关</p><p class="ql-block">日寇精锐板垣师团占领灵丘几天后,便向平型关扑来,八路军指战员纷纷请战。115师师长林彪分析敌情,勘察地形,决心在平型关打个歼灭战,伏击敌人的后续部队。</p><p class="ql-block">9月24日拂晓,115师组织营以上干部冒雨进行现场勘察,确定在平型关东北关沟河至东河南村道路两侧高地,利用居高临下便于隐蔽和突击的有利地形,采取一翼伏击的战术手段,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具体部署是:以685团占领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高地,截击日军先头部队,协同686团围歼进入伏击区域之敌,并阻击东跑池回援之敌。杨得志团长带领本团营以上干部、参谋人员到达本团伏击位置,向刘德元、曾国华、梁兴初三位营长布置任务:这里就是我们的攻击地段。从这里往东是686团,再往东是687团。按师首长布置的任务,待686团打响后,685团突击营即堵住沟口,不让被伏击敌人从我们这边跑掉。我团一部即向西边关沟、兴庄攻击前进,这样既可以阻击已通过平型关的日军回援,掩护686、687团围歼伏击圈内之敌,又可以配合西面的晋绥军夹击日军。杨得志团长然后明确,一营是先头突击营,二营是二梯队,视情况从一营左侧向关沟、辛庄攻击前进,三营在师指挥所东南山梁后隐蔽,随时待命投入战斗。</p> <p class="ql-block">24日夜,大雨,115师部队冒雨向预定伏击地域开进。685团于25日晨5:30左右进入预伏区域——白崖台以西一线。团首长即到师指挥所受领任务。林彪师长说:凌晨前日军前梯队已有几十卡车的鬼子通过老爷庙,估计已抵达平型关晋军防线前,日军二梯队正经蔡家峪、小寨向老爷庙开进。你团待686团打响后,先头突击营即向老爷庙西边干河滩上停有10几辆日军卡车的停车场发起攻击,歼灭那里的敌人后,堵住沟口,一部随后再向关沟、辛庄攻击前进,扩大战果。</p><p class="ql-block">上午8时左右,可以看见日军进入伏击区域,前面是几里路长的汽车,中间是大车队,后面是骑兵。日军非常松懈,连观察警戒都没设置。随着师指挥所一声令下,全线突然开火,给敌以大量杀伤。685团一营十几挺轻重机枪一起开火,将先头的十几辆汽车全部打坏,随后685团、687团杀下公路,将日军头尾截住,686团冲入敌群中拼起刺刀。激战中,685团一营营长刘德元负伤,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牺牲。685团还将东跑池回援之敌击退,保证平型关战斗顺利进行。战至13时,各团完成战斗任务,开始打扫战场。685团一营特派员王东保带领一个班,发现3个装死的日军伤兵,接近他们时,被他们起身刺伤两个战士,全班一拥而上,将3个拒不投降的日军消灭。</p> <p class="ql-block">685团战士们高兴地背着平型关战斗战利品胜利归来。</p> <p class="ql-block">当日黄昏,685、686团奉命向东跑池日军攻击,由于国民党军不按计划配合,日军从团城口突围。</p><p class="ql-block">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精锐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200多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多挺,及大批军用物资。685团伤亡206人,其中干部50人。</p> <p class="ql-block">2、广阳伏击战</p><p class="ql-block">平型关战斗后,685团随343旅出五台山南下。在五台城东驻训时,由于一营在平型关战斗中伤亡较大,为保存和充实这支老部队的战斗力,八路军总部将总部特务团5连(连长刘治国,后任新四军三师七旅19团参谋长时牺牲)调给一营,使一营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115师343旅奉命至昔阳县以西沾尚地区,待机歼灭由平定经昔阳沿公路西犯之敌。343旅首长预计占领平定之敌左翼,必经沾尚、松塔向榆次开进,于是343旅决定在广阳一带巧设伏兵,痛击敌军。</p><p class="ql-block">广阳镇位于沾尚至松塔之间,200多户人,附近山岭叠嶂,沟壑纵横,一条年久失修的公路蜿蜒通过,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11月2日,日军第20师团40旅团先头第79联队正向广阳开来,陈光旅长命令686团二营在马道岭一带节节抗击,迟滞与疲惫日军,使日军前进迟缓,日行仅7公里。343旅抓住时机排兵布阵,686团一、三营担任主攻,685团三营担任助攻,协同686团歼灭进入伏击圈敌军。685团一、二营向西防御,准备阻击日军回头救援部队。</p><p class="ql-block">11月4日晨7时许,日军第40旅团两个主力联队陆续通过广阳,前往松塔。13时许,后续辎重部队在一个大队步兵掩护下进入广阳伏击圈,随着一发信号枪响,685团、686团各路伏兵一起打响,经暴风雨般的火力袭击后,八路军战士冲上公路,将敌人切成两段,各个歼灭。经过半小时的恶战,山谷中大部分日军被歼灭,少数分散孤立之敌,经3个多小时的清剿,也随即被全歼。</p> <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初,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陈光(持望远镜观察者)与战士们在广阳伏击战的阵地上。</p> <p class="ql-block">广阳伏击战共歼敌近1000人,缴获骡马700多匹,步枪300多支,以及大批军用物资。343旅伤亡200多人。广阳伏击战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又一次对日军作战的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12月,第115师令685团二营和一营四连,在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钦、副营长陈祖林率领下,向正太公路出击两次,毙伤敌50多人,俘1人(后逃脱),缴获汽车两辆,马车100多辆,步枪50多支。战后,该部向东转移到河北平山县,开展敌后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3、685团分兵</p> <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八路军总部将活动于河北平山地区的685团二营(原红五团)和一营四连改编为115师第五支队,下辖两个营,以四、五、七连组成一营,八连改为支队直属特务队,六连编为平山军分区警卫营。以地方一个游击队编为二营。该支队以后发展为解放军16军46师136团,现在是79集团军合成某旅。</p><p class="ql-block">685团正在山西汾阳休整,于是从全团抽调干部骨干和三营(红二团)第十二连重建二营,一营重建四连、三营组建新十二连。新二营营长周长胜,教导员蔡元兴,全营约900人。</p> <p class="ql-block">4、午城、井沟战斗</p> <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27日,日军第109师团西进,占领军渡、碛口,陕甘宁边区黄河河防受到威胁。2月28日,毛泽东电示林彪:“敌从军渡、碛口两点猛击河西,准备渡河,绥德危急。”“陈旅(343旅)应即改变作战计划,”将“主力转入隰县、午城、大井地区,寻机作战,相机消灭该敌”。</p><p class="ql-block">3月2日,林彪师长被友军误伤。当日八路军总部任命343旅旅长陈光代理115师师长,第686团团长李天佑代理343旅旅长。</p><p class="ql-block">遵照毛泽东2月28日指示,115师代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率343旅于3月上旬进至隰县、午城地区。</p><p class="ql-block">3月14日12时,日军接近午城,与343旅前卫连遭遇,激战两小时,毙敌100多人后转移。日军侵占午城,继续向大宁进犯。343旅发扬连续作战精神,16日685团于大宁以东的午城至罗曲公路歼敌20师团辎重部队200余人。次日,日军60多辆汽车由蒲县向大宁继续运送物资,大宁敌500多人东行接应,到罗曲时被685团击溃。由蒲县西行日军运输队刚过井沟接近午城时,被686团伏击,200余人被歼,截获汽车6辆,残敌逃入午城镇。当晚,685团一、三营从午城镇西、686团从镇东南夹攻镇内日军,不到一个小时战斗结束,毙伤敌200余人,烧毁汽车16辆,缴获100多匹骡马,5挺轻机枪,60支步枪和其他战利品。</p><p class="ql-block">日军不甘心失败,3月18日子夜,临汾日军108师团步兵600余人、骑兵200多和一个炮兵中队,星夜西来驰援。陈光、罗荣桓判断,敌遭连续打击,必来报复,于是令686团和汾西游击队在井沟至张庄公路两侧高地设伏,歼灭由蒲县来犯之敌。令685团在午城以西高地设伏,阻击由大宁出援之敌。14时许,蒲县出发之敌到达井沟伏击圈,686团突然开火,经激战歼敌一部,残敌逃入井沟、张庄及庄外顽抗,343旅及时调整部署,调685团一部投入战斗,战至19日拂晓,除100多日军逃脱外,其余被歼灭。</p><p class="ql-block">在午城、井沟5昼夜战斗中,343旅以伤亡200多人代价,毙伤日军1000余人,俘10人,击毁汽车79辆,缴获步枪200余支,骡马800多匹,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切断了蒲县至大宁交通线,挫败日军西犯黄河的企图,对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和巩固陕甘宁边区黄河防线有着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战后,685团继续随旅部活动于晋西南。期间,344旅徐海东旅长因病离职,685团团长杨得志升任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685团参谋长彭明治任团长,吴文玉(吴法宪)任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