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城游记(二)

zmzg清雅如兰

<p class="ql-block">冀豫晋历史文化探秘之旅(四)</p><p class="ql-block">作 者:清雅如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87375</p> <p class="ql-block">古都遗韵之丽景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是旅游的一大亮点。其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当属丽景门景区。历史上金明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今日老城区的丽景门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是市政府于2002年在金元明清时期的丽景门原址重建的。由于和隋唐时期的丽景门同名,很多人误认为该丽景门始建于隋唐,其实这是错误的。老城区丽景门始建于金代1217年。原名:丽京门,于2009年3月10日正式更名为丽景门,是一座重现古都洛阳风貌的城楼,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这里曾是历代朝廷百官及万民祈福纳祥之处,丽景门古代都城庄严的布局和辉煌的气势,置身其中,让你感触到千年的帝都古文化的气息。丽景门是洛阳老城的西大门,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外有一条护城河,一座石桥(名曰丽景桥)横跨两岸,桥栏杆上雕刻的石狮子形态各异, 栩栩如生, 异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从丽景门而入便是老集——一条浓缩了洛阳千年历史文化和市井文化的老街“老集”。自公元前1050年周公姬旦营建洛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根据《新唐书.地理志》里记载,老集“前直伊阙(龙门)、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是古洛阳历史发展的摇篮,又是新洛阳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今的老集可谓古今融合。东大街和西大街中的各个商铺保留着传统的店面,店外悬挂着各商家名称的锦旗。</p> <p class="ql-block">  在西大街尽头,有闻名遐迩的丽景门风景区;在老集中段,有远近驰名的“真不同”饭店,在里面鼓楼,可品尝到洛阳的水席;在东大街有鼓楼以及八角楼。我们去时细雨霏霏,街上的游客不是很多,少了摩肩接踵的喧闹,多了几分清净悠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千年的帝都,群雄逐鹿、刀光剑影;虎踞龙蟠、鼓角争鸣,如今已湮灭在历史的浩繁的书卷里,只有依然坚固的城墙还在讲述着昔日的繁盛、昔日王者的雄图霸业。感受千年帝都文化,领略丽景门风采神韵,真是“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都遗韵之洛邑古城。</p><p class="ql-block"> 洛邑古城位于洛阳老城区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是隋唐大运河重要的商业集散地,素有“中原渡口”之称。随着大运河漕运的迅速发展,洛邑地区逐渐形成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被喻为“文化圣城”。</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当地又耗资127亿元对洛阳市的这片老城区进行修复开发,使老城换了新颜。与国内很多仿建古城不同,洛邑古城历经十三朝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古城内现存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一步一景,处处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典故,人文气息非常浓厚。</p> <p class="ql-block">在洛阳,自古流传着一句民谚:“洛阳有座文峰塔,离天只有一丈八”。文峰塔傲然屹立于景区入口广场正中,它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密檐式砖石塔,高约30米,因塔内供奉文昌帝君和魁星而得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末毁于战火,</span>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至今保留完整,寓意“祈福赐恩”、“国泰民安”、“人才辈出”。</span>是洛阳城的标志建筑和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新潭曾是大运河在洛阳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周武时期洛阳通济渠水路繁盛,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新潭的开凿是隋唐盛世“集天下之舟,通四海贸易”的缩影,自古水运为国运,大唐水运兴盛,各方货物由洛阳运河流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林立的商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处处充满了古都的味道。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老洛阳的繁华场面,还可以吃到各种美味,其中最多的便是洛阳水席。据介绍,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洛阳一带传统名吃,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豫菜宴席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走进洛邑古城,随处可见亭台楼榭,参天古树,引洛河之水灌入的通济渠蜿蜒而行,渠水清澈见底,沿河两岸的建筑融合了唐宋风格,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走在街巷里还时不时能看到身穿汉服的女子悠然而过,令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候的洛阳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米雕第一人。洛邑古城的一个角落里,有这样一个小摊:一把米粒,一把尖头钳,一把自制刻刀,几个米雕成品和一位着堂装戴礼帽带着眼镜的六旬老人,站在摊子前,我被摊子上摆放的作品迷住了,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是安阳人,他的作品叫米雕。我抬头看看他的摊子横幅上写着“中国米雕第一人”。这位纯粹质朴的老人竟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米雕第一人”!攀谈中,老人说:我看你也是喜欢艺术的人,边说</span>从摊子的最深处拿出了一个已经磨破的背包,他从背包里捧出一摞摞红绒布面的小盒子,盒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老人最满意的作品,他拿出了两个伟人肖像和一个牡丹的作品给我欣赏,并随和的让我拍照留念。回到宾馆,我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百度解惑:得知老人名叫闫交生,</span>2010年世博会的时候,他在米粒上雕出了100位国家元首的头像和100座国家场馆的图案!<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颗米粒,不足指尖大小,但在闫交生手中,于方寸之间,却刻画了一个世界。</span>他曾一米一刀一包一人,携艺走江湖,走遍了大江南北,也走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如今外洛邑古城的“天下粮仓”旁的露天小摊上风吹日晒,享受与中外游客分享古都韵味与米雕世界的充实,朋友们有机会到洛阳旅游,可以到洛邑古城领略老人家的风采,欣赏他精湛艺术和精美绝伦的米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头像</p> <p class="ql-block">鲁迅头像</p> <p class="ql-block">他曾在一粒米上刻过一首《沁园春·雪》,足足114个字。一颗米粒,不足指尖大小,让人难以想象。(该张照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牡丹花</p> <p class="ql-block">  雨又下大了,急着去找下榻的酒店,还有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古迹还没来得及看,但也不得不离开了。虽在古城只是匆匆走过,却很喜欢和留恋这座古城,还有古城里的古街、古迹、米雕老人……留下些遗憾也好,可为下次再来找到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