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 rgb(237, 35, 8);">【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县ABC三处公办高中发展迅猛,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AB两校都有清北生飞出,C迁入县城后也蒸蒸日上,三校已渐成鼎足之势,近几年志愿填报已不再是“一边倒”,而是呈“正态分布”,每个学校,各分数段考生都有填报。</u></p><p class="ql-block"> 2023年,东平公办高中招生,继续采取“先报志愿,后出分数”方式,这给部分考生志愿填报带来了一定难度。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坐标就是在纵向考生模考成绩和横向三处高中2023年的预估录取分数(位次)的交叉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先说纵向坐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也就是考生个人模考成绩,前期进行了三次模考,对绝大多数考试成绩相对稳定或每次模考都上升的的考生来说,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三次模考成绩最有参考价值如果能查到全县位次那就更好了。对少数成绩不稳,忽高忽低的考生来说,可以求三次的平均值(位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再说横向坐标</b></p><p class="ql-block"> 图就是2023年招生计划数和往年考生志愿投档情况。以2023年各学校招生计划数为基准,参考往年、特别是2022年志愿投档情况,综合确定各学校投档线(位次)。</p><p class="ql-block"> 先说结果:近年来,我县ABC三处公办高中发展迅猛,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AB两校都有清北生飞出,C校迁入县城后也蒸蒸日上,三校已渐成鼎足之势。近几年志愿填报已不再是“一边倒”,而是呈“正态分布”,每个学校,各分数段考生都有填报。具体填报策略如下:</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志愿指标生比较好填</u></p><p class="ql-block">指标已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所以这个参考坐标很好确定,基本上是个“绝对值”,就是看考生在本学校位次和指标生数。因为是在本校,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彼此了解,每个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即便保密,隔皮猜瓜也大差不差,因此,考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学校,根据自己分数(位次)情况填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这里玉烟老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指标生的名次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A校给某中学33个指标生,也许每次模考会有10-15个不稳定名次,一模20,二模40,三模35,更或者40多,名次如果每次大起大落不稳肯定会影响指标生的填报,所以在最后的时间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分析了解本学校指标生人数的报考情况也是自己指标生填报的参考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志愿是统招生。</u></p><p class="ql-block">成绩(位次)较好的考生来说,志愿不难填,喜欢哪处学校,两个志愿就报哪处学校,指标生进不去,就走统招生。具体参考坐标如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A校</span></p><p class="ql-block">2023年招生计划数是1277。</p><p class="ql-block">1277×150%=1915,这个位次对应2022年分数是488分。这个分数(位次)以前考生报考A校有绝对把握。因为,这个分数之前的考生,有不少就是喜欢B校,或是家住B校附近,或本身就在B校上的初中,那一定会选B校,一定有大于50%的考生填报B校,而再往后,就有了风险。</p><p class="ql-block">2022年A校438(位次2712)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这个分数(位次)的考生之所以能冲中,是下定了赌不中就不上公办高中的准备。而之所以能赌中,不仅仅运气好,更是因为相当部分500分左右考生不愿冒滑档无学上的风险,给这些考生提供了机会。今年如果有考生还想这样报,结果就看自己的运气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B校</b></p><p class="ql-block">2023年招生计划数是1190人,加上A校的1277人是2467。这个位次对应的2022年分数是454分。从往年录取情况看,2400,458分前的考生填报最有把握,再往后有一定风险。原因有二:第一,500分左右考生,怕滑档不敢冲A校,就求稳报B校,去年B校统招生实际录取435人,报考者多达628人,最后61人调剂到C校,130人滑档。第二,指标生中有一部分“低分数”考生,已经占据招生总数,所以,位次2467左右考生并不一定能进B两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C校:</b></p><p class="ql-block">2023年招生计划是610人,ABC三校总数是3077人,理论上位次3077(对应2022年分数是407分)前的考生都可能被录取。实际上,由于部分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滑,所以,这个分数后的考生也有机会,去年436分对应位次2730就比三校招生总数多130人。当然,考生如果不冲AB两校,还想有高中可上,那就唯有报C校,没有第四个选择了。最后,祝各位考生好运!</p> <p class="ql-block">(本文为 平湖一柱李老师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最后,玉烟老师唠叨,其实,参考往年分数不如参考名次,中考属于相对性评比选拔,矮个儿里挑高个儿,矬子里拔将军,不论各学校的指标生还是统招生分数线,都是由报考的学生决定的,报的多分就高,各学校指标生掐到谁谁就是分数线。话糙理不糙,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各位师友指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