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图:在怀化市会同县粟裕纪念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8日(周日),我陪同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一行5人,从怀化市会同县出发,驱车来到怀化市洪江区(原洪江市)古商城附近的 “ 湘军旗洪江粟裕纪念馆 ” 。</p><p class="ql-block"> 粟戎生中将是开国第一大将粟裕的长子,1942年出生,1961年入伍,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在野战部队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曾任济南军区陆军67军200师师长、67军参谋长、总参军务部长、北京军区陆军第24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这次在怀化会同县应我的真诚邀请,粟副司令一行5人来到本人自费建设筹办的 “ 湘军旗洪江粟裕纪念馆 ” 参观指导。</p><p class="ql-block"> 该纪念馆既是我学习研究战神粟裕的工作室,也是全国粟裕研究工作者和我79越战41军121师、原北京军区陆军24集团军战友及全国 “ 粟粉 ” 的资料库。旨在学习、研究、宣传粟裕思想和精神,积极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 湘军旗洪江粟裕纪念馆 ” 所处的怀化市洪江区,是原怀化地区洪江市。在更早的以前,还是会同县的洪江镇。</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根据中南军政委员会的决定,会同县洪江镇升格为会同专署洪江市,从此告别会同县,成为一个新的县级行政区。</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年少的侗家子弟粟裕为了求学,曾经三下洪江,从洪江犁头嘴码头坐船去常德省立第二师范求学。</p><p class="ql-block"> 1926年10月,少年粟裕从洪江再次离开会同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从此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上图:粟副司令在交流大厅认真观看原北京军区陆军第24集团军湘籍战友用八年时间(2009年至2016年),在全国的20处粟裕大将骨灰安(撒)放处实地考察研究、学习宣传粟裕思想和精神的系列活动图片展。</p> <p class="ql-block"> 上图:粟副司令在阅览区认真察看有关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上图:前往 “ 三室一廊一台 ”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在 “ 遗物室 ” 缅怀战神粟裕大将。</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在观景宣传阳台。</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在相关资料室。</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在专业书籍室。</p> <p class="ql-block"> 上图:数日的风尘仆仆,曾经受过伤的小腿不得劲,临时卧在沙发上调理。</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一行5人合影留念。左起:刘猛(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杜金勇(北京卫戍区参谋)、粟戎生(中将,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黄大智(某研究院通用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鹏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某研究所主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粟司令谈到父亲对他一生的影响极大。记得曾在战争年代他两岁多时,父亲有一次将他放到水塘里,同时扔了根竹筒。妈妈急了说:“ 孩子小会淹死的!” 父亲却笑着说:“ 不是没有死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粟副司令今年已经81岁高龄,仍然奉命在为国防建设和我军发展,不辞辛苦地在奔波,令我敬重!</p><p class="ql-block"> 戎生副司令在我国70多年的和平年代中,曾经先后两次参战。</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参战是1966年1月初至1969年12月底,在地空导弹部队。当时是在中越边境地区执行国土防空和援越抗美作战任务。采用地空导弹机动游击战的战法,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战绩,迫使美国人不再敢用U_2飞机入侵我国。其间参加的四年作战行动中深刻体会到:狠抓部队训练,是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战斗中的私心杂念,是夺取战斗胜利的大敌。</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参战是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在济南军区陆军67军参谋长任上,随部队到云南老山地区执行对越边境防御作战任务。这次参战的经历,是他后来始终坚持抓训练,注重查找各种问题的动力。同时,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最关键的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长期的和平环境,对于国家经济建设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面时这种环境,如果高层领导头脑不清醒,指导不明确,警惕性不高,所带来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决不能变成建设和平军队!和平时期的军人 “ 可能一生没机会打仗,但绝对不能一天不准备打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谈到台湾问题,粟副司令说:对于中国军人来讲,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重中之重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的父亲粟裕与这个历史任务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为了解放台湾,毛主席任命粟裕为解放台湾的指挥员,从此他开始了精心的作战筹划和准备工作。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这个任务推迟了,没有想到一直推到现在,台湾的问题成了全中国人民的心病,成了美国人专门剌痛我们的病根。 </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曾对我说:全国解放以后,我带你们回老家,咱们老家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可是,后来他一直没有兑现这个承诺。记得五十年代我还在想:不是已经解放了吗,怎么还不带我们回老家?直到六十年代,我也成为了一个军人,我才体会到父亲说的 “ 全国解放以后 ” 的含义,我感觉父亲对于毛主席赋予他的这个任务,始终挂在心上,从没有忘却。就是在七十年代,他还在研究渡海登岛的问题,出访非洲途经法国,别人都去看风景,他只要求使馆武官陪他去看诺曼底一一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渡海登陆场,而且用他老军人的眼光反复对实地考察。到八十年代,他身体已经很差了,他在家中办公室的小屋里还挂着台湾的地图,直到他离开人世。</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军人,作为他的儿子,非常体会他的 “ 全国解放 ” 的含义和心愿,希望能用我的行动了却他的心愿,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做个指挥员,能当个战斗员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在九十年代台海危机时期,我给军委领导写了申请书,请求把我调到东南沿海方向有对台作战任务的部队去工作。以后我了解到,军委领导虽然看了我的申请,但我的申请被压在总政,于是就没有了 “ 后来 ” 。我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愿望,在职期间组织部队进行了多次渡海登岛演习,这在当时是全军规模最大、海上行程最远的渡海登岛对抗演习。</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也退了,2013年向我宣布了退休命令,从我写申请调到台海方向,到我接到退休命令,也过去了20年,看来我替父亲了却心愿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反复考虑以后,我对儿女们做了如下交待:“ 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台湾海峡,看着台湾回归,回归了就看着不要再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首长的家国情怀,令我们感动!</p><p class="ql-block"> 向首长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