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的美篇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30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应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的邀请,云南省周永珍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张宇航、陈欣洋在工作室主持人周永珍老师的带领下与云南师范大学师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进行示范课交流。</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是张宇航老师执教的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宇航老师以“春城昆明的现代化建设”为线索,从昆明近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共十二大至中共二十大八次会议,进一步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张老师深入挖掘了昆明本土史料,利用昆明工业的“五朵金花”、云纺的工业奇迹、云南的党政建设、滇池环境污染的治理、斗南小康致富的历程等鲜活史料,向学生循序渐进的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最后,张宇航老师落脚中共二十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凸显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整堂课节奏紧凑,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陈欣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陈老师用匈牙利的一个反战雕塑为导入,结合地图引出一战对奥匈帝国的影响,进而引出课题。</p><p class="ql-block">接下来陈老师引导大家从两个角度分析同一段材料,来认识奥匈帝国在一战前的野心和它所面临的矛盾,进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p><p class="ql-block">然后陈老师讲述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和奥匈帝国的战争布局,引出战争的过程。引导大家结合教材内容学习战争进程。紧接着陈老师结合课堂开始时讲的匈牙利的独立,引导学生分析一战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最后通过回扣倒入的雕塑并结合奥匈帝国的分裂,引导学生从发起战争这种行为和战后结果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必要。</p><p class="ql-block">之后,昆十中教研组长周永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指出两位青年教师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同时周老师还向大家分析一堂好课应该具有的要素和其他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p>

老师

陈老师

引导

宇航

周永珍

学生

社会主义

昆明

工作室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