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

陈立龙

<p class="ql-block">  安徽歙县,古徽州的郡、州、府所在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徽商、徽菜发源地,徽派建筑最集中,也最精华,盛产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棠樾村,是歙县一个普通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却保存着中国独一无二的古牌坊群,因为棠樾村有一个非常不平凡的家族—鲍氏家族。</p><p class="ql-block"> 棠樾村的牌坊应该是中国最壮观的牌坊群了!共有七座牌坊依次排列在进村的小路上,都是为鲍氏家族而建,建造年代主要集中在明清两朝,最早的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将近五百年历史,最晚的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也有近两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牌坊在古代私人不可以随便建造,需要经过皇帝允许,分三种等级,按照一个人的功绩大小,最低规格的是皇帝口头同意建但需要自己出钱,最高规格是皇帝下圣旨并且由国库拨款建造,中间档次的则是共同出资,五五开。鲍家的七座牌坊只有一座是皇帝口头同意鲍家自己出钱建造的,其余都是有圣旨的,七座牌坊代表了鲍家几百年的无上荣光。</p><p class="ql-block"> 古牌坊依次为第一座:鲍燦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公元1552—1567年),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p><p class="ql-block"> 第二座:慈孝里坊。慈孝里坊始建于宋代,明清两代都进行了重建,是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听到这个故事后也被感动,写下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又刻御题对联在牌坊上面。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加封重建,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耀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座:鲍文龄妻节孝坊。第三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p><p class="ql-block"> 第四座:鲍淑芳父子义行坊,鲍淑芳父子义行坊,也叫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1年)。</p><p class="ql-block"> 第五座:鲍文渊妻节孝坊,这座牌坊是我们印象中的古代牌坊,就是专为女性建的贞节牌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8年)。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p><p class="ql-block"> 第六座:鲍逢昌孝子坊,这座建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p><p class="ql-block"> 第七座:鲍象贤尚书坊。最后一座牌坊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会发现七座牌坊的顺序和时间远近对不上,那是因为当时建造牌坊是一座一座建的,时间跨度五百年,中间几座时间晚的都是后来穿插着建的。一个家族七座牌坊,鼎盛持续五百年,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鲍氏家族家教家风的传承做得好,并且鲍家尊重女性,立牌坊,建女祠,都说明了在鲍家女性是很有地位的,这应该就是鲍家辉煌五百年的原因,你觉得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