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家园共育</p><p class="ql-block">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的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目的进行,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行为、培养学习毅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在育儿方面既有共同目标又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幼儿园教育需要您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p> <p class="ql-block"> 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一个人的良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如果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道德习惯,那么一生将会受用无穷,人生精彩无限。3-6岁的孩子是人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家长一定不能为了工作忽略学前教育。</p><p class="ql-block"> 1.循序善诱,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p><p class="ql-block">幼儿处在人生的起始阶段,什么才是好的行为、什么才是不好的行为,需要家长在相处的过程步影响到孩子。</p><p class="ql-block"> 2.家长的表率作用是最能影响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圈是心理健康发展完善不可缺少的奠基时期,此时教师的作用便是进行科学的引导,用集体去带动个人。在家庭中,父母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怎么去分享,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太多负面,烦躁的情绪;就像漫画中的那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3.家园共育,一起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习惯伴随一辈子的,而短期的智力开发不评论补好的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老师会想办法去克服种种困难教育好孩子,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就像个扁担,一头是幼儿园,另一头是家园,如果家长都把教育重担交给老师,单靠幼儿园,实在无力撑起教育的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希望家长能重视自己的教点赞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全力支持老师,共同配合步调一致,教育才能平衡,才能稳步成长!</p> <p class="ql-block"> 二、去小学化</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有些误区,觉得什么都不学不是耽误了孩子吗!去小学化不是不学,而是怎么学,要适合幼儿园年龄的教育,而不是灌输性教育。</p> <p class="ql-block"> 小学化是指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的学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到幼儿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能接受的具体教科书的内容,强调了是向幼儿灌输知识。</p><p class="ql-block"> 幼儿区教育应该是注重探索性学习,注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幼儿阶段应注重的八大领域的能力培养是: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然观察能力。强调玩中做,做中学,学中乐。</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一、过早的失去了童年的乐趣</p><p class="ql-block">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由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是不顾幼儿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快乐。过早的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超越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让孩子失去了幸福感。儿童教育专家卢琴曾经痛心疾首的说:“我们一些老师和家长把王子和公主早早的赶走了孩子的童年世界。</p><p class="ql-block"> 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p><p class="ql-block"> 过早的教授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知识,单纯靠死记硬背、写作业,长久下去会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幼儿不具备学习系统知识的能力,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p><p class="ql-block"> 三、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变得不自信</p><p class="ql-block"> 小学的学习氛围,小学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违背了幼儿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剥夺了幼儿玩的时间,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一样,每天就是学、学、学。</p><p class="ql-block"> 四、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很难发展</p><p class="ql-block">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习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减少了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幼儿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导致幼儿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机会变少了。</p><p class="ql-block"> 五、对身体造成了危</p><p class="ql-block"> 过早的学习活动剥夺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大脑神经元和凸触的神经发展。孩子过早的拿笔写字,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度达不到,他拿不住笔,就必须用力的去拿,致使孩子写字,需要比大人花费很多的力气。孩子之所以很痛苦的,还要去努力学习,是因为无法反抗大人,而不是真的喜欢学习。</p><p class="ql-block"> 六、对学习品质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时,重复的学习会让孩子认为我已经懂了。形成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习惯。养成骄傲自满和不勤于思考的学习情绪。评论一、二年级时学习任务较轻,学习难度不大,的不明显。到进入三年级时,就会出现点赞效应,成绩一路下跌。仁此时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对今后长期的学习生活有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去小学化不止是还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更是给幼儿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奠定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