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呢?这是数学教研组不变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和引领下,公开课展示的几位教师在经过了前期的集体备课,广泛听取同科目老师的意见并仔细打磨后,拉开了本学期公开课的展示序幕。</p> <p class="ql-block"> 刘小碎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找出排列规律,会依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整堂课刘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比较到位,各个教学环节紧凑,又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泼设计。</p> <p class="ql-block"> 钟丹老师执教的《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包含两个内容:单一标准分类或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分类的结果。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石艳老师执教的《简单推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好玩,爱表现的天性,加之思维能力也比一年级有了更好的发展,故一提到推理,孩子们会立刻想到柯南,所以石艳老师整个设计都围绕柯南判案这一主线,把学生带入情境故事之中。先利用小律动,带动课堂氛围,过渡到猜一猜从而引入新课,设计各种闯关游戏,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共同探讨的学习方式,孩子们能灵活把多种情况的推理转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整个过程学生参与愿望强,积极性高,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从中内化了简单的逻辑推理的来龙去脉,还内化了推理的思路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黄紫薇老师执教的《推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结合孩子们喜欢看的动画片《熊出没》对教材的例题和练习题稍稍进行了修改,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孩子们为了阻止光头强砍树,和丛林的动物们一起进行保护森林的闯关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通过师生间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扮演他们喜欢的《熊出没》中的卡通形象,创设有趣的情境,多方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郑日娜老师执教的《搭配二》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胡梦娇老师执教的《认识年月日》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虽然在此之前学生对时间单位十分秒的已有相应认识,形成了较短时间观念,但在年月日上还是比较抽象的,理解上来也有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整节课都是通过胡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中胡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胡老师还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做到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究。</p> <p class="ql-block"> 罗刚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平时生活中学生又经常接触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积累。在教学中,罗刚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整个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学中思考的时间较多,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将课堂交还给学生。</p> <p class="ql-block"> 胡倩玲老师执教的《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本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胡老师在教法、学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努力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倡导的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等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动手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成效。</p> <p class="ql-block"> 邹小兰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虽然小学阶段的鸽巢原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建立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比较困难。邹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前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突破重难点打好铺垫。让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建模过程,将具体操作过程转化成深刻的数学原理。为了突破重难点邹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培养他们抽象、逻辑推理,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供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空间,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在思考、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