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行群文阅读,协力构建新型课堂——在平凉市中小学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研究项目推进启动培训会的发言

微雨落花

<p class="ql-block">2023.5.29,平凉市暨静宁县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部分成员,在静宁二中参加平凉市中小学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研究项目推进启动培训会。上午举行开幕仪式并聆听专家报告,下午观摩群文阅读现场课并听取相关讲座。会上,工作室主持人何勇峰从群文阅读的提出背景、理念价值和实践成效三方面做了交流发言,得到与会领导、专家、一线教育同仁一致认可。现将发言稿附录于下:</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领导、专家、语文教育同仁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作为代表和大家一起交流关于群文阅读的理解认识和实践探索,不妥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发言的题目是《积极推行群文阅读,协力构建新型课堂》。我试图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作为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应该如何构建新课堂?下面我将从群文阅读的提出背景、理念价值、实践探索三个方面略加说明。</p> <p class="ql-block">一、群文阅读提出背景:课改之后要改课</p><p class="ql-block">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月霞指出:做好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育人蓝图,课程实施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而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就是课堂,课堂质量的决定者是一线教师。因此,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新课改这一“木桶”的最后一块“木板”,它的长短决定木桶的盛水量,它的质量决定新课改的质量。但就新教材执教课堂实情来看,仍然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一张旧课堂的“船票”,能否登上新课程的“客船”?如果没有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的新课堂,那么新课改最终会落个一纸空文、繁华无果的下场。作为顶层设计的新课标最大的导向是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中端落实的新教材最大的组元特点是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末端检测的新高考最大的亮点是力克大量刷题、机械训练、套路模板。这种导-教-学-评的环环相扣,有机结合,共同指向新型课堂的构建。因此,随着课改不断深化,与培养核心素养相关的大概念、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等阅读教学术语应运而生,这些以“大”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正是针对旧教材过分注重单篇教学的精细化、琐碎化而做的拨乱反正。于是课改专家及教师在课标的导引下,探索出了立足核心素养的任务群阅读、群文阅读、主题阅读、专题阅读、互文阅读、大单元阅读、“1+X”阅读、整本书思辨阅读等新型阅读种类及阅读路径。群文阅读可谓恰逢其时,积极响应。群文阅读从理念逻辑到实施路径全方位探索了新课改下的新课堂模式。</p> <p class="ql-block">二、群文阅读理念价值:用新课堂回答新课改</p><p class="ql-block">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西南大学教授于泽元认为: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跨文本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阅读教学模式。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单篇教学的升级和优化,在某种意义上还是颠覆和超越,它克服了单篇教学过度精细化、讲授化、琐碎化的不足,突出了重视海量阅读、重视深度思维、重视资源整合、重视任务驱动、重视复杂情境、重视自主探索,重视意义生成的鲜明优点。它契合了新课改理念,打通课堂与课外,联结单篇、多篇与整本书阅读,借助主题和专题课型,用实际行动和成效构建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一再强调,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不关注课外阅读,语文课就是“半截子”;新教材“专治”不读书。群文阅读既解决了“少读”“不读”的弊病;还探索出了“多读”“深读”的路径,让课内海量阅读变成可能,让课堂高阶思维得以培养。关于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请大家参读于泽元所著的《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群文课例设计请阅读《蒋军晶与群文阅读》和王君《更美语文课——王君群文教学课例品读》,此处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三、群文阅读实践成效:不断走出舒适区</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在国内率先举起群文阅读这面旗帜,通过群文阅读这一抓手,推动实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有效落实语文新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甘肃省教科院引进这一成果并将中小学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研究作为全省教育教学改革十大项目之一加以落实。我有幸于2019年4月参加全省高中语文群文实验与推广研究项目启动培训会,并于今年5月参加甘肃省首届阅读教育高峰学术研讨会,亲眼见证了群文阅读在陇原大地的扎根结果。四年以来,在县局教科所的指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配合支持下,我们努力开展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和成员一道,围绕群文阅读进行探索研究,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一次,省级一、二等奖各一次;发表省级论文近十篇,其中论文竞赛获全国优秀奖一次,省级一等奖一次;课题结题七项,其中获省级优秀一次,市级优秀一次;开发红色经典校本课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泽东诗词群文阅读与鉴赏》一部;整理学生读书推介、读书演讲、读书随笔、优秀作文十几本。感谢群文阅读这一教研契机,让我们工作室走出舒适区,不断折腾,在折腾中促进专业成长和发展,我越来越坚信白岩松说过的一句话,痛并快乐着。没有痛苦,哪有新生?教学教研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的潜能都是逼出来的!随着群文阅读研究的深入,工作室打算构建适合静宁县高中学生阅读的“1+X”群文读本,群文阅读和群文教学,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辩证统一,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由于分工不同,在座的同仁有一部分在小学、初中任教,我呼吁我们打破学段隔阂和偏见,加强交流合作。打个比方,孩子好比一粒种子,小学是扎根发芽阶段,初中是拔高抽穗阶段,高中是开花结果阶段,甚至高中还不是开花结果的时候,可能更迟。因此大学以下的教育都叫基础教育。我们所做的都是打基础,为孩子以后的人生之花绽放做准备,不要让花朵过早开放。三中袁甲民校长写了一本书叫《静待花开》,我想教育就需要有静待花开的静心和耐心!因为每个孩子花期不同。屠呦呦不是在85岁才获得诺贝尔奖吗?朱彦军的梦想不是在50岁才开花了吗?</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引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华专家的深情倡议与大家共勉: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一片清朗的阅读天空。相信只要一线同仁转变观念,身体力行,不怨天,不尤人,坚守“能改变一点就算一点”的信念,那么,积极推行群文阅读,协力构建新型课堂,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就不会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教育同仁、语文同仁,大家行动起来,把阅读教学做成公益事业,道路艰险,行则将至!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