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作者/大自然srj</p> <p class="ql-block"> 精神、心理的不健康,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受到影响,引起躯体生理上的疾病;而躯体、生理上的疾病又会使情绪受到影响,引起精神、心理上的不健康。</p><p class="ql-block"> 躯体的病,有组织器官表现出来,易于察觉或检测;而心理的病,则藏于内,不易为人所知。所以,健全的精神必须寓于健全的躯体之中;而健全的躯体有赖于健全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心理与生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辨证统一的。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使“心与身”都保持健康状态。只注重躯体健康或精神健康都是不行的,因为人是“心与身”的综合体,二者必须保持平衡,都应受到人们同等重视。</p> <p class="ql-block"> 翻开中国几千年漫长的传统养生历史,自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开始,历代的道家、佛家、儒家、医家的养生观中,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形神共养,益寿延年。各家各派都十分注重形体养生与精神养生两个方面,认为“形神合一”才是完美的健康,只是不同历史时期,有时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而已。由于身体是有形的,一目了然,因此才会被众人明白而重视,而精神是无形的,视而不见,往往很容易被常人失察而忽略。</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谓“形”,是指形体、躯体,属于生理方面;所谓“神”是指精神、意识,属于心理方面,而绝非迷信传说中的鬼神。中国传统医学所言之“心”,绝不单纯是指西医人体解剖学上所讲的“心脏”,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神”,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情志变化、思维活动等都与“心”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所以,中国文字大凡与人的思维、精神、情绪、意志等有关的字和词,往往都带有“心”字底或偏旁。在“形”与“神”的问题上,中国早在先秦时期的道教创始人老子就提出了“形神共养观”,这一养生观主张养生既要做到保养身体,同时又要保养精神,两者缺一不可,因为身体和精神是相互结合而不能分离的。所以,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神”两个方面,甚至把对精神的保养看得比形体的保养更为重要,创立了“形神共养,重神轻形”的养生观。这是因为“神”是生命的主宰。</p> <p class="ql-block"> 中国道家指出:“虚静修神”,“抱神以静”。在《庄子·在宥》中说:“虚情恬淡,寂寞无为。静而无为,年寿长矣”。陶弘景《中经》亦云:“静者寿,躁者夭”。三国嵇康在《养生论》中指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都把“精神”看得比“形体”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一旦“神”与“形”分离,则人的形体就不能独立存在,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太平经》中也说:“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只有形神兼备、身心健康、才能长生延寿。</p><p class="ql-block"> 这些不同宗教流派、不同思想大家的不同表述,都突出了“神”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哲学论著中,包含着许多如“心主神明”、“形神相印”等思想。</p> <p class="ql-block"> 在秦汉之际的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早已阐明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伤身的道理。这里的“七情”,也就是我们说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中医认为“七情”分别由心、肝、脾、肺、肾五脏所主:‘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脾’、‘忧(思)伤肺’、‘恐(惊)伤肾’,“七情”是重要的致病原因。</p><p class="ql-block"> 道家经典《少有经》中有:“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p> <p class="ql-block"> 上述中,对于情绪的调摄占了绝大部分,都说明了调和七情在养生之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德则乐,乐德能久”。养生要养其根本,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等就是生命的根本,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风貌、精神,才能安静、平和、乐观、愉快。</p><p class="ql-block"> 一般而言,喜、乐很少有致病的,但如果过于激烈的狂喜、暴乐,刺激强度大,超过正常生理限度,也会引起生理机能紊乱,就要致病。我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段叫“范进中举”的事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适当的笑是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是情绪喜悦,精神舒畅的一种表现;但喜乐过分,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范进就是在突然听到自己考中举人后,喜极发疯,奔走狂笑,患了癫狂病。所以,在医学上把这种强烈的“狂喜”、“暴乐”情绪当作休克来看待,这大概就是喜、乐的辩证法。所以,中医在治疗和预防上主张“治神入手”、“治神为本”、“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等观点。</p> <p class="ql-block"> 古代圣贤对“心”、“神”的重视反映到养生领域,就是注重“养心”、“养神”,即重视心理因素对生理的重要作用。古人认为,"心主神,心正则神当明",“性静情逸,心动神疲”,认为心性宁静,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理浮躁不安,精神就会疲困乏力。所以,中国历代养生家相信“养神”的关键是“养心”。</p><p class="ql-block"> 那么,养心和养神之间的关系又怎样呢?严格地讲,养心和养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者都强调心理因素在养生中的作用,这是其联系之处。若要进一步细分“养心”和“养神”的区别,首先必须弄清“心”与“神”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一是在养生方面。“心”与“神”的关系带有主从关系,如前面所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神之主也”。“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还有说:“心者,栖神之舍。”《千字文释义》中也说:“神者,心之灵也”。对于全真教来讲,“心”只有一个,“神”却有多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心王乃一身之君,万神为之听命”。认为虚心养神,心明神化。所以全真教非常强调清静养心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二是在概念和内涵方面。“心”比“神”更为宽广深远。“神”与心理学有关含义有两种,即精神与表情,而“心”与心理学有关的含义主要有十种:一为心脏,古人将它看作是思维活动的器官;二为内心;三为思想、心思;四为心性、性情;五为精神、智力品性;六为品行;七为意志;八为感情;九为思虑、谋划;十为人的主观意识。不过按现代医学来说,都属于心理学范畴。</p> <p class="ql-block"> “静养神”、“静养心”又何以会健康长寿呢?北齐文学家刘昼在其《刘子.精神》中说得好:“神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这意思是说:精神宁静,内心就平和,内心平和,身体就会健康;精神浮躁,内心就激荡不宁,内心激荡不宁,就会伤害身体。儒家也认为,“养神”、“养心”的关键在一个“静”字。</p><p class="ql-block"> 所以,古代养生家指出:静,可以消除疲乏,调节身心;静,可以舒畅气机,顺应自然;静,可以瞑目内视,濡养精神;静,可以愉悦身心,调整生命节奏。人的内心一旦能真正达到平静、清静的精神境界,身体也就强壮了,这正如《管子,心术下》中所说:“人能正静者,筋韧而骨强。”也就是说静既可以养神,又可通过养神而达到养形的作用和效果。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养内”,也就是“静养心”。</p><p class="ql-block"> 如何才能做到“静养心”,或者说怎样才算达到“静养心”的境界,古代养生家认为应该通过修养性情以保养精神,宁心静志以健全体魄,努力做到“八要,即:心胸要宽,心地要善,心灵要美,心情要乐,心态要平,心气要和,心意要诚,心术要正。其中关键是要做到心胸要宽,心情要乐,心态要平。</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的这些哲学思想、辨证理论、朴素观点,极为鲜明,俯首可拾,论述精深,值得今人,深刻领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内容提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健康论》一书共分为12个篇章:即总论、论心理、论饮水、论膳食、论睡眠、论运动、论排泄、论性健康、论嗜好、论环境、论遗传、论医药等问题,以使读者“养生有纲,纲举目张”。该书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逻辑性强。</p><p class="ql-block"> 《健康论》一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纳了人类的大智慧。所以,该书是对古今中外关于健康知识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融会贯通。书中既全面、系统、辨证地探讨了渉及人们健康养生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最可行的方面;同时又具体、科学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健康养生原则和方法。其宗旨是:“急病上医院,未病自己防”,让读者更多地关注健康,而不是仅仅关注疾病。</p><p class="ql-block"> 《健康论》一书的特点:通俗易懂,触类旁通,多数篇章均单独探讨了该主题(问题)对人体的重要性、产生的机理、如何辨证地看待、基本标准、致病因素、应注意的问题、我的原则等;并注意反映各篇章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注意篇章与篇章之间“环环相扣”,使整个健康链条完整互联,而不脱节,以使读者真正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的原则贯穿于实践的行动之中。 </p><p class="ql-block"> 《健康论》一书的读者对象:《健康论》既是学术著作,又兼具科普性和实用性,适用于广大读者,尤其适用于关注健康养生的中老年群体。</p> <p class="ql-block"> 欢迎美友聊天互动,探讨交流,互相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