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绪二十年三修《张氏家谱 · 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汉阳,古汉阴地。治西北六十里有乡曰柏泉,相传大别山禹手植柏,根施是乡而成泉,因是以得名。此以知本固根深、源远流长之象,良不诬也。尝稽邑乘选举、秩官等表,人物、儒林等传,知其乡有巨族张氏焉。其远祖恢浩公生明季时,性好施与,乐善不倦,倡资修堡,惠及枌榆,当时有善人之颂。洎国初,云琦、禹木两公以科第大其家族。<div>【译文】</div><div>汉阳,是古代汉阴这个地方。在汉阳府治所西北六十里处有一个乡叫柏泉。相传在大别山有大禹亲手种植的柏树,柏树的根延伸到这个乡而形成了泉水,因此这个乡就以此得名。由此可以知道本固根深、源远流长的景象,确实不是虚假的。曾经查阅县志中的选举、秩官等表,人物、儒林等传,知道这个乡有一个大家族张氏。他们的远祖恢浩公生活在明朝末年,生性喜欢施舍给予,乐善好施从不倦怠,倡议出资修建堡垒,惠及家乡,在当时有善人的赞誉。到了清朝初年,云琦、禹木两位先生凭借科举功名使他们的家族更加兴旺。<br></div> 宦绩文名为一邑冠,固不第显荣柏泉一乡,张氏一族巳也。迨两公而后,文章事业代有达人。唯邑乘所载,恒缺有间,窃以不及睹其家乘为憾。及己未领乡荐,晤张敬亭同年。询其邑,汉阳也;询其乡,柏泉也。领其言论丰采,则光明俊伟,尔雅温文,有故家遗范。余辄心焉识之。后丁卯戊辰间,敬亭计偕入都,遂官虞部主政。余是时亦久滥竽馆职,时相过从,谈辄移晷,间出其。<div>【译文】</div><div>(某人的)为官政绩和文学名声在一县之中居于首位,当然不仅仅是在柏泉这一个乡中显耀,也不只是张氏一族如此。等到两位先贤之后,在文章和事业方面,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才。只是县志中所记载的内容,常常有所缺失不连贯,我私下里因为不能看到他们的家族谱牒而感到遗憾。到了己未年(1859年)我中举之时,见到了同年张敬亭。询问他的籍贯,是汉阳;询问他的家乡,是柏泉。领略他的言论风采,是光明俊伟,温和文雅,有世家大族的风范。我便在心中记住了他。后来在丁卯(1867年)、戊辰年(1868年)间,张敬亭一同前往京城,于是在虞部担任主政官职。我在这个时候也长期在馆职中充数,时常相互往来,一交谈往往就耗费很长时间,偶尔还会拿出(某些东西共同品鉴)。<br></div> 家谱见示,始悉其先世诒牒积累者大且久。凡后来之枝繁叶茂,亦犹有柏泉之託根得地,发源远而流自长也。方冀敬亭同年绳其祖武,宏步远猷,名显一时而声施后世。则其先世之从祀乡贤名宦诸公,将不得专美于前矣。乃未几奉讳旋里,竟超然淡泊以明志,绝意进取,惟以著书立说,作育人材为己任。己丑遇挑选试,因亲故敦促赴挑,得一等,已可出膺民社矣,乃辞就。<div>【译文】</div><div>(张敬亭)把家谱拿给我看,我这才知道他的先辈所遗留的谱牒积累的时间很长而且内容丰富。凡是后来家族的枝繁叶茂,就如同有柏泉这个地方作为依托而扎根得地,发源久远所以水流自然绵长。正期望张敬亭同年能够继承祖先的功业,迈出宏大的步伐、拥有远大的谋略,在一时声名显赫并且把声誉传扬到后世。那么他先辈中那些被供奉祭祀的乡贤名宦们,将不能独自享有美名在前了。然而不久后他因父母去世而辞官回乡,竟然超脱淡然、用淡泊来表明志向,决然断绝了进取之心,只把著书立说、培育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己丑年(1889年)遇到挑选考试,因为亲戚故旧的敦促而参加挑选,获得了一等,已经可以出去担任地方官了,却推辞就任。<br></div> 教职甫期岁选,授蕲阳广文。巳司铎近一载矣。又呈就国傅,竟告归里。居柴门不复出,仍以著书立说、作育人材自娱乐。夫人当英年掇巍科,方且歆勭寸衷,冀邀金紫,享钟鼎。欣欣然征于名利场者,斯世比比也。乃敬亭独锱尘轩冕,啸傲林泉。其器识之高洁,奚翅加人一等者。又复考古证今,孜孜不倦。间于论世知人之暇,自笃其敬宗收族之忱。即此缵修家谱,克绍先。<br><div>【译文】</div><div>刚刚在一年的时间里被选拔担任教职,被授予蕲阳的教官一职。已经担任这个职位将近一年了。后来又呈请担任国傅,最终却辞官归乡。居住在简陋的屋舍中不再出来,仍然以著书立说、培育人才来自得其乐。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考中了高功名,正满心欢喜,期望能够获得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在名利场上欣然追逐的人,在这个世上比比皆是。然而敬亭却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在山林泉石之间傲然自得。他的器量和见识之高洁,何止是比别人高出一等呢。他又反复考证古代和当今之事,孜孜不倦。在评论世事、了解人物的闲暇之余,坚定地秉持着敬重祖宗、团结族人的热忱。就通过纂修家谱这件事,能够继承先辈的功业。<br></div> 哲而裕后昆者,殆亦尼山是亦为政之遗志也歟?其族侄仁燮为余姊丈李竹洤孙婿,因邮寄一函,丐余为之序。余有既属姻戚,而敬亭又同年旧好,不获以不文辞,乃取其本固根深、源远流长之象,泱其子姓之方兴未艾也。余以时事方殷,不敢遽存退志,步敬亭同年后尘,偿得稍酬高厚,异日乞骸南旋,当访敬亭于汉阴文人故里,相与寻柏泉之胜,此愿其庶几克偿乎?爰<div>【译文】</div><div>那些以智慧启迪后人并使子孙富足的行为,大概也是孔子 “是亦为政” 思想的遗愿吧?他(敬亭)的族侄仁燮是我姐夫李竹洤的孙女婿,因此寄来一封信,请求我为(相关内容)作序。我既然和他们是姻亲关系,而且敬亭又是和我同年的好友,不能以自己没文采为由推辞,于是取家族根基稳固、历史源远流长之寓意,来期望他的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我因为当前时事多变且重要,不敢贸然有隐退的想法,如果能追随敬亭同年的脚步,稍稍报答上天的高恩厚泽,他日告老还乡回到南方,定当到汉阴文人的故乡拜访敬亭,一起探寻柏泉的美景,这个愿望或许能够实现吧?于是……<br></div> 弁数语以为之卷,且誌钦慕云。<br>诰授光禄大夫,赐进士出身。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加十级。年愚弟陈学棻顿首拜譔。<div>【译文】</div><div>(我)写下几句话作为此卷的内容,并且表达钦敬仰慕之情。<br>被朝廷诰命授予光禄大夫之职,为赐进士出身之人。担任户部右侍郎并兼管钱法堂事务。(此人)官品加十级。愚弟陈学棻于当年顿首拜撰。<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绪廿年(1894年)三修《张氏家谱》之福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意译(文)】(供参考)<br>俗称:“山南水北为阳,”自成化十五年汉水改道,其地域由北至南,域名应改名叫汉阴。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汉阳。(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距汉阳府衙西北四十余里,有一湖乡名柏泉。相传因大禹治水汉江朝宗后在大别山(龟山)上种了一株柏树,其根伸延至丰乐里成泉(柏井)而得名柏泉。以示深根蒂固,源远流长之意。良语善陈,有根有据绝非诳语。<br>尝试寻找(查阅)本地历届常设官员选拔列表、众儒家学者人物等传记,得知(本县)本乡有豪门巨族张氏。其远祖恢浩公,生于明朝万历庚辰年(1580)九月十四日。资助乡里族亲一生不倦,提倡组建民团,修筑水陆二砦,保乡护院,确保宗亲一方家族安全。当时以善人之誉蜚声汉阳及周边诸县。<div>国朝初(清朝),云琦(张如榜)、禺木(张三异)两公以中科举光宗耀祖(云琦中举人、禺木中进士),为官后,均有令名等诸多荣誉,被列为本县之冠(第一)。带领全族学子,走科举奔仕途,使本乡本姓在汉阳受人关注,并引以为荣。<br>自两公后,十年寒窗登仕途者层出不穷,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趋势,大凡知道三甲张氏家族之人,无不对家族取得的成绩,为之震撼。<br>今与会(主修《家谱》)张敬亭,方知是我同年老庚。问其邑地系汉阳、问其乡柏泉乡。听其言,观其人,便知是一位气质高雅,豁达开朗的谦谦君子。言行举止光明俊伟,凸显温文尔雅的家族遗风,属于有才若无,有德若虚,追求学问其高尚之人。<br>能认识此君乃三生有幸。丁卯年(1867)戊辰年(1868)间敬亭进京初任工部都水司主事,那年我正好也在京城供职,接触中谈及到家谱事宜,熟知,该家族先祖曾多人参加过谱牒修撰,对家族脉系了如指掌,对修撰工作有着丰富经验。此家族开枝散叶枝繁叶茂,全依仗,柏泉地区的好风水和先祖护佑,此乃发源远而流自长也。<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阳柏泉五知莊“汉阳柏泉张三异家族文化研究中心”铭牌</div><div><br></div>方翼敬亭同年,都是1835年生。同在先祖的护佑下,遵照遗志夙愿砥砺前行,因有宏伟计划,心怀远大的目标,在万枝桃李向春风上名噪一时。张敬亭的先祖荣获“五世乡贤,八省名宦”著称于世,诸公恪守祖训,立志弘扬爱民如子不爱钱财之精神,虽没几次奉名荣归故里,每次均淡薄名利非常超脱,唯以教书育人著书立传为己任。<br>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因遇上挑选事(会试),亲临现场,精心挑选出头名,为朝廷社稷输送人才。特辞去主事,一月年选继任蕲水县教谕一年,改授国子监学正。后弃官退居,以著书立说和、教子孙读书为事。<br>人在英年摘就取了高第(科举名列前茅者),正在享受内心的欢呼,希望略表心意,欣然邀请金紫口钟鼎(高官显爵),屈于名利场者,这世上倒是常见也!唯独敬亭不同,绝不为五斗米折腰,愿做不受拘束的豪杰隐士,宁辞官而不从。高风亮节之人,其人何止高人一等。外加考古鉴今学习不倦,知人善任,全力扑在宗亲家族事宜上,秉承祖训遗志潜心编修家谱。继承先祖之精神志造福于后人,这是读书之人、为政者,不可多得的,安分守成,不入下流之楚风汉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遥望龟山之巅的来青园遗址(电视台附近)</div><div><br></div>同族侄儿仁燮,系我姊丈李竹洤的孙婿,特邮寄一信,要我为此家谱作序,既是姻亲,又是敬亭的(老庚)同年旧好,不得,也不能够拒绝或推辞。取其本固根深源远流长之象,弘扬家族之精神,此乃方兴未艾也。<br>我认为时局(社稷)较稳,尚且奉禄还不错,故不敢贸然辞官,免步敬亭当年后尘。他日辞官回到南方,定当拜访敬亭在汉阴的故里,相邀去柏泉揽胜。这是我的愿望,是否能够如愿吗?于是,多说几句话撰其文中,且表敬慕之意。<br>诰授光禄大夫。<br> 赐进士出身•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br> 加十级•年愚弟陈学棻顿首拜譔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阳柏泉垸子湾自然村遗址</div><div><br></div>注:<br>1.张如榜(1600-1690),字宪卿,号云琦,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人。三异兄,仲璜伯父。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8月生。早年苦志下帏,督学水公拔列第一,获廪生,为汉庠名士。清顺治三年(1646),登贤书(中乡试),因服丧未赴京试。顺治五年(1648),同弟三异一起赴京会试,中举人,任广东潮州府普宁县知县。在任一年,审理案件不用鞭子、棍棒等刑具,民呼慈父。后因海逆之变(指郑成功抗清),部议解组。离任之日,童叟争攀辕请留,哭声不绝。 张如榜回乡后,家居30余年,足不入城市。昆季怡怡,乐善不倦。九十寿辰,郡守戴公赠以“人中麟凤”匾额。康熙二十九年(1690)4月卒,寿九十一。子二:长堪睿,次颢睿;孙三:嵩甫、天麟、天民。<br>2.张三异(1609-1691),字鲁如,号禹木,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清顺治戊子年(1648),乡试名列榜首,己丑年(1649)进士。他有胞侄17人,他给他们每人良田30亩,鼓励好好念书。为母亲祈寿年捐谷千石帮助贫苦的乡里,一捐就是三十年。一生平反冤假错案无数,获“片言断案”之美誉。两次受到康熙皇帝召见嘉奖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四月十一日奉旨入祀延长县名宦祠,享受四季人间烟火。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十月十五日奉旨入祀河南南阳府名宦祠。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年)七月十三日奉旨入祀汉阳府乡贤祠,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十月十五日奉旨入祀浙江绍兴名宦祠。<div>3. 张行简(1835-1906),字敬亭,号腴珊,湖北省汉阳县柏泉(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15岁入县学,17岁为廪生,24岁列副榜,32岁中举。初任水部郎官,不久改任知县,又改选为蕲水县学官,候选国子监学正。后弃官退居,以著书立说和教子孙读书为事。著述有《四书骈字集解》、《啸孙轩攒存》、《啸孙轩诗文集》、《春秋分合纂》等。清同治六年(1867),汉阳县编修县志,被聘为分纂,后因赴京而未终其事。次年回乡,新志告成,谬误甚多而遭邑人批评。张行简著《汉阳县志沿革表疑》,对新志《沿革表》中的疑点一一考证,又偕同学许盛春著《汉阳县志校》,纠正新志讹谬数十条。光绪十年(1884),独自编纂印行《汉阳县识》,知县濮文昶称其为“以邑人谈邑事,易于传信。括以《三略》,附以《七錄》,若网若纲,要而不繁,简而不漏。”此外校刊书籍有《来青园诗文集》、《郪啸轩诗文集》(并编次年谱)、《张氏诒糓遗集》、《榘选公文集》、《张氏墨存》等。<br>清光绪十五年(1889)冬,在家乡西湖中绳草场旁黄脚湖修筑“救命墩”一座,以救助夏秋水涨船舶翻覆溺水之人。<br></div><div>4. 虞部 ,古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山虞、泽虞。虞部盖古虞人之遗职。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下右曹工部的子司(工部四司有:头司:工部,子司:屯田,子司:虞部,子司:水部。)三国魏尚书有虞曹郎中。晋因之。梁、陈、后魏、北齐并由祠部尚书领之。北周有虞部下大夫,隋有虞部侍郎,属工部。唐宋因之,改为虞部郎中,掌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等事。明初改为虞衡司,掌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清末始废。<br>5.陈学棻,字桂生,湖北安陆人。1862年进士。1880年任翰林院编修。1883年任京师翰林院衙门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1887年任京师詹事府衙门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福建学政。1888年任京师詹事府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提督福建全省学政。1889年任詹事府衙门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衔。1890年任宗人府衙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朗衔。1891年任京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衔江西正主考。 1892年任宗人府衙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1893年任京师户部衙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1896年任京师户部衙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管理马馆事务、玉牒馆副总裁。1898年任京师户部衙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钦命提督浙江全省学政。1899年任京师户部右侍郎兼馆钱法堂事务。1900年任京师吏部右侍郎三库衙门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后迁工部尚书,末到任即病逝,谥文悫。<br>6.《张氏家谱•序》 经张继明老师审核:断句、译文。汉阳柏泉三甲张氏家族子孙,客绍先烈之举值得大力宣扬。<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汉市东西湖区非物资文化遗产-张三异的传说所颁布(铭牌)</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