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红作品

悟道天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童养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说起“童养媳”这个词,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童养媳”是什么意思?这是在旧社会穷人家没有能力再扶养自己的女儿,会在女儿五六岁或者七八岁的时候,送给别人家收养,等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就会和收养人的儿子成婚,这期间可不能在收养人家里白吃白喝,要从进门那天,就要开始给未来的丈夫家打工干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我的母亲就是童养媳。在母亲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抓走了,从此,杳无音信。她的母亲贫疾交集不久也病死了。成为孤儿的母亲被舅舅送给了未来的父亲家做了童养媳。从童年开始,母亲就和未来的婆婆给八九口人的一大家子干起了超出她年龄负荷的家务杂活。这些是今天在蜜水中泡大的孩子们无法想象出来的苦难的童年生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母亲的人生,走过了战乱和纷争,走过了困惑与安宁,跨过了一个世纪坎坷人生。生活的艰辛,带给了她更多的沧桑和磨难。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一个女人本应最美丽的时代,她和我们整个民族、千百万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深渊。这个深渊,是一个普通女人无法穿越的。是母亲用超凡的勇气护佑着我们度过了疾风暴雨,虽然我们被伤害过,被压抑的快窒息死去。可是我们的命运远比共和国的主席要幸运得多,因为,我们躲过了死亡。我们从遥远的大山里,度过了生命里最寒冷的冬天,熬过了最黑暗的长夜。在我的记忆里的母亲从没有大喜大悲过,只有在惊悉父亲突然去世时,母亲在故乡的怀抱里,在乡亲们惺惺相连的泪水中,嚎啕着父亲的名字,可能这就是那一代人的情感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当我们四代人齐聚一起为母亲庆生时,母亲也只是用愉悦欢喜的目光,望着繁荣兴盛的家族欢聚一堂,嫣然一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母亲一生,不吃荤、不饮酒、不喝茶,甚至没有任何娱乐爱好。因为她承受生活的压力,足以担得起那个时代赋予中国母亲的一切苦难。以致母亲到了晚年,她每天最惬意的就是站在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纷繁景象,来感受她最后的世界。每每看到母亲慢慢衰老的身影,我茫然不知所措的不知道用什么来方式来孝敬沧桑的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再后来,我长大了。甚至要挣开母亲的羽翼,去独创天下。每当我在生活中受伤的时候,每当我穿上新衣的时候,再后来当我牵着女儿的手,走在曾经的老宅的街道时,每当我欢天喜地享受快乐时,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用她温暖的手抚摸着我,和我一起分担着生活的挫折,母亲谆谆地告诫我,做人要正直,做事要仔细。母亲用她慈祥的目光,欣赏着她为我缝制的新衣。在无数次深夜里,朦胧间昏暗的灯光下,我睡眼朦胧的看到母亲几乎伏在缝纫机台上的身影。我会傻傻地问:“妈妈,您还不睡?”。“我不困,你快睡吧”。母亲沙哑地说。当母亲喜悦地抱起她的子孙时,那脸上密密的坎坷间又容下了多少家族的辛酸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在母亲的羽翼里,渐渐地长大。可是无论我走得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牵挂的目光。母亲伫立在老宅的小院门前,依稀望着每天早晨我骑车飞驰远去影子,直到我傍晚归来。母亲在她熟悉的窗前,看着飘雪的天空,任凭弥漫着香气的饭菜,慢慢冷去,也要等到我披着满身寒气归来,利落地热汤热菜,直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她亲手烹饪的美食,目光里才透出安然的微笑。母亲慢慢地老了,老的不能再为我们做饭熬汤,老的不能再为我裁衣做被,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她的儿女们的归来,她那迟钝的目光只要看到儿女的身影,总会放出幸福的光彩。那光彩透着话语、透着希望、透着对下一代的关切。母亲不识字,没有文化,甚至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在她慈祥的目光里,她的子孙们成就了许许多多的辉煌,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母亲没有读过一本书,可是母亲关心天下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她有超常的记忆,对社会事务中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如数家珍。退休几十年,每次调工资,都会感慨,真是发展了,从三十多块钱的退休金,居然涨到了几千块钱,看病还给报销。你们可要好好工作啊。那眼神里不再是困惑,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母亲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将近七十多年。从解放天津的隆隆炮声中,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当母亲回到曾经的老宅时,这里已经改造成意大利风情旅游区了,她看着熟悉的街区发生巨大变化时,迈着蹒跚的脚步,丈量着她的青春岁月痕迹,目光里洋溢着对社会发展的赞许。母亲说,多好的生活啊,多美的街区阿。母亲不会忘记她童养媳的童年,对今天的生活充满了感恩之情。她是从贫困日子里熬过来的老一代中国妇女的代表,她生命里的一切烙印,军阀割据,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镇反运动,四清运动等等,直至文革。她默默地忍受了中国妇女遭遇的一切苦难。从绣花针线、洗衣做饭、水泥瓦匠、到车钳洗刨无所不能。没有人能相信,母亲没有文化却做出了如此的成绩,只有在黑夜里,母亲才会仰天咽下苦涩泪水,没有人会懂得白日里母亲安然的目光中曾经被黑夜浸染的伤痛有多深。父亲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为了家庭十几口人的生计,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母亲用赢弱的肩头担起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日子在变化,生活在丰盈,母亲的目光越来越发闪亮。她嘱咐子女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奉公守法。嘱托时的眼神犀利,好像可以穿透你的胸膛,让你出行在外不由不想起她老人家的叮咛。时间的流水越走越远,母亲的目光带我走回生她养她的大山里。那是一片浸透热血和苦难的土地,太行山的深处,八路军抗战的圣地,太谷县城,游击区的拉锯战场,乌马河畔解放大军的营地。母亲的双亲,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尸骨无存。母亲哀怨的目光里,是对故土的依恋,还是恐惧?就是文革期间,在母亲颤栗的眼神里,我还依稀记得那种恐惧。从我记事起母亲再也没有回到她的出生地,每次都是面对大山久久地凝望。看着咧咧的山风刮起的乌云,然后拉起我的手,坚定地说:“走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母亲的目光越来越迷茫了,她看不到家乡的大山了,她曾疑虑的望着窗外对我黯然伤神地说“我要回去了,只是路太远了,我要坐飞机回去”。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妈,我陪您回去,放心吧”。母亲望着我的目光重又闪亮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知道,母亲的目光会消散。可是我相信,母亲的目光会嵌入我的脊梁,我要挺直,肩负起母亲养育的恩情,感恩母亲的目光,她目光里平凡的而又慈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仰头望去,初夏的天空,满天的星斗,不时有流星划过,她多像母亲走远的目光,永远牵挂着我。我回眸瞩望着一张张黄褐色的纸钱,在霭霭的暮色中、在曼舞的火焰中化作了灰烬。灰烟曲曲折折的升腾着,像生命监视器上蜿蜒的曲线,渐渐的伸直了,消散在风中。母亲的生命定格在那个黑黑的初夏的暗夜里,像她诞生时一样的安详。我的泪水无声的滑落了脸颊,那个昏昏的夜晚,我在母亲渐渐恍惚混沌的目光里,轻轻地亲吻着母亲慢慢失去温度的、抚摸了我一生的曾经温暖的手。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母亲离开我们九年了,母亲离开我们的日子,我一时一刻也不曾忘记。“人总是要死的,不然地球就装不下了,我死了,简单葬了。可你们不要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有空回老家去看看他们。”平凡的语言,流水般的清澈,像漫天飘洒下来的雨滴,清凉着我的心灵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