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主题是:种植粮食,而非烟草。</p>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 世界每年烟草产量在500万吨以上,我国则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占全世界烟草产量和消费量的1/3以上。</p><p class="ql-block"> 中国烟民每年消费的卷烟在两万亿支以上,如果把这些卷烟从头到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4千多圈。</p><p class="ql-block"> 我国每年因为吸烟造成的疾病死亡的人数多达110万人,即每天都有超过3000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这个数字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超过各种传染病、交通事故以及各种意外死亡人数的总和。</p><p class="ql-block"> 100多年前,我国进入近代史就是开始于禁烟运动。现在我们国家进入伟大复兴时代,也应该杜绝吸烟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吸烟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烟草燃烧产生大约400种以上化后物,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分为两大类,即气体和焦油。</p><p class="ql-block"> 气体中的致癌物有苯、甲醛、肼、N-亚硝基二甲氨、N-亚硝基二乙氨、N-亚硝基吡咯烷、1,3-丁二烯。其中,苯的致癌力极强,除易引发肺癌外,还增加正常人罹患膀胱癌和白血病的可能性。另外,烟气中还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氢氰酸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进入血液循环,流向全身,过量吸入会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p><p class="ql-block"> 另一类有害物质即焦油,它的毒性最强。烟雾被人体吸入后,75%以上的焦油会附着在气管的黏膜上和肺泡中,使气管中为排出异物而不断从里向外扫动的纤毛无法正常工作。当气管支气管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就会发生鳞状化生,直至进一步变异为癌。</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吸烟会上瘾,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一种成瘾性物质——尼古丁(俗称烟碱)。烟草中的尼古丁以及代谢产物“可替宁”一般不致癌,吸烟者吸烟两小时后,尼古丁便通过呼吸和汗腺被排除掉。但是,长期大量吸烟的人血液中会存在一定浓度的尼古丁,一旦其浓度降低时,便使人渴望抽烟以求恢复到原来的浓度,这样必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吸烟的成瘾性。</p><p class="ql-block">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其易患膀胱癌和心脏病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两倍。</p><p class="ql-block">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罹患肺炎、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危险。 </p><p class="ql-block"> 所以,人们应该远离烟草 。</p> <p class="ql-block"> 吸烟的人不但对自身健康有影响,更对身边人的健康构成危胁。</p><p class="ql-block"> 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实际上是指不吸烟者无可奈何地吸入吸烟者吐出来的带有大量毒性物质的空气,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隐痛。</p><p class="ql-block"> 当代世界上的一些科学研究指出,儿童是被动吸烟的最大受害者。通常,儿童会经历比成年人更高的环境暴露,按公斤体重算,他们比成年人要呼吸更多的空气,从而会吸入更多的烟气。再加上儿童好动、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免疫功能不健全等原因,使得他们最易受到污染物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据中国参与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结果却显示:我国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场所受二手烟危害的比例分别为43.9%和55.8%,他们的健康正在受到极大侵扰和危害。</p><p class="ql-block"> 二手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主要有:引发儿童哮喘、幼儿猝死综合症、气管炎、肺炎和耳部炎症等。</p> <p class="ql-block"> 保护孩子免受二手烟侵害,其中最重要方法就是戒烟。这样可以减少孩子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它也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禁烟榜样。</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戒烟,你要去远离孩子的地方吸烟来减少孩子暴露在烟雾中。如果身边有吸烟的家人或朋友,你应该劝告他们不在家里或车里抽烟。你需要向朋友或家人解释,为了保护孩子不被动吸烟,请保持孩子活动环境内不被烟草烟雾污染。</p><p class="ql-block"> 保护儿童免受二手烟侵害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p> <p class="ql-block"> 小结:珍爱生命,远离烟草。</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宁宁</p><p class="ql-block">编审:张景云</p><p class="ql-block">主审:霍玉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