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高效课堂的研究,我们似乎总是从教师层面做改革,研究各种教法。然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忽视了学习主体的主观感受无论怎么改都是在绕道而行。</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学习任务,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学习氛围为什么有的学生轻松自在拿个高分,有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可以,而有的学生却总是落后呢?</p><p class="ql-block">这一节班会课我让班里的学霸们来做一下分享。</p> <p class="ql-block">刘鸿颉,稳稳的第一,妥妥的学霸。可是你会发现他平时不爱讲话,他的作业永远是点到为止从不多写,但是每一题的回答却都能抓住核心,击中要害。他说,他的学习方法就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做到提前预习,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从不跑神。</p> <p class="ql-block"> 陈浩,小四门课里几乎科科接近满分,而且知识面很宽,几乎就是无事不通的小达人。平时做事扎实,稳当,有担当,一个词,靠谱。我常常想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呢?</p><p class="ql-block"> 他说,他的老师是网络。爸爸妈妈各忙各的事情,陈浩常常有大把的时间自己自由支配,因而他喜欢在学期初通读新发下的课本,基础知识在通读一遍后结合生活常识基本掌握,然后他会在自己的闲暇时间里对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对自己感兴趣却无法从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的讲课中无法得到的去做进一步的探究,他常常在互联网上对自己感兴的问题“挖呀挖”。他会用互联网这个老师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挖得很深,很宽,常常是由这个点到那个点,由这个线到那个线,最后他发现这些点、线都连成了面。对于他的知识储备,日常的考试检测简直是太简单了。</p><p class="ql-block"> 他说互联网是最好的老师,不是玩具,更不是毒品。可是很多孩子却陷进这个网里无法自拔。看看那些上课东倒西歪的小老鼠一个个都是夜里的耗子,依赖手机网游,白天无精打采,而有的孩子却能把手机驾驭得好好的为我所用。</p><p class="ql-block"> 看来这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我观察,陈浩的课堂从不跑神,作业从不含糊,字体永远工整。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素养就是一个超强的自我管理者!</p> <p class="ql-block"> 张歆雨,我的语文学科里她几乎每一次都是坐第一把交椅。</p><p class="ql-block"> 她说语文学习在于积累。拿古诗词来说吧,她从小学开始就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小古文,因此做题时语感很好,因为都似曾相识,所以一般不会失分。她懂得把古文里每一个学过的实词迁移到别的篇章里。</p><p class="ql-block"> 她平时喜欢读书,喜欢摘抄优美的词句,喜欢研究这些优美句子的结构。因为积累的多了,就有很好的语感,所以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讲,她觉得答题既讲究策略又能结合文本做到言之有物一定不会错。</p><p class="ql-block"> 作文对于她来讲是一种可以享受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每一次作文她都不会匆匆下笔而是审题,深思,建构,做好顶层设计,打好腹稿之后再动笔来写。而且在文章的开头常常有对全篇的谋划和布局。听她这么讲我似乎觉得这样的孩子可以做战场上的指挥官,因为她气定神闲却运筹帷幄。</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课堂上她绝不放过。</p> <p class="ql-block"> 殷燕,一个明眸皓齿,眼睛里永远充满了阳光的孩子。她有具有治愈系的笑,她不仅仅文化课好而且钢琴,绘画,跳舞,手工,劳动,烹饪样样都好。她说,她曾经因为自己某一次考试不太理想停掉了一切兴趣活动,结果发现全部用来学习的那段时间里自己的成绩并未提高,而且每一天都很沉重却又没有获得感。于是她觉得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她需要丰富多彩而且有意义的生活。于是她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充分调动自己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当下的工作,要学就扎扎实实,要玩就痛痛快快。能够做到回到每一个当下,抓住每一个当下,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心理品质!她说抓住每一个当下的自己每一天都很满足,那是用心付出后的自我价值感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感觉里,她是我26年教龄的职业生涯中少见的眼里有光的孩子,而且她是行星,她永远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课堂上她会追随老师的身影移动自己的眼睛,如果老师走远了,她还会顺着声源侧耳倾听。</p><p class="ql-block"> 这样高品质的听课状态是我少见的。</p><p class="ql-block"> 一节班会课我都没有来得及总结就下课了。看吧,孩子有孩子们的办法,而且很多孩子是有目的地在培养自己的学习品质不仅仅是学习方法。尽管每一个生命个体不尽相同学习体验有差别,但是纵观这些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一般都是,感兴趣,提前预习,课堂投入,课后复盘。</p><p class="ql-block"> 八班,我亲爱的孩子们,希望今天这些学生的分享能够对你有一点点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到注意力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下面几条:1.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真正进行脑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会带来成就感、自豪感。这意味着要给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任务,同时还不能 “贴标签”,使每个孩子都不因为任务太难而丧失信心从而直接放弃,也不因为任务太简单而无所事事。2.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到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3.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自主,合作,小组,批注,讨论……4.教师应力求使讲课的思路达到最清晰的程度,这一点对那些思维操作比较迟缓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老师要知道的东西,就要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很多倍,还要打通内在的逻辑性,“在知识面前保持自由感”。5.注意力还与课堂节奏、教师个人风格、师生关系以及物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 总之,课堂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协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视野决定学生的状态,学生的状态也会推动课堂的生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