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是青少年走好人生道路、扣好每一粒“扣子”的基础。今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三周年纪念日。五月也是我国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此,我校举办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起,本次“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升旗仪式正式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是真正意义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法典。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 升旗仪式上,同学们认真倾听精彩的演讲,感受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9日下午,我校邀请北京市景运律师事务所刘明天律师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为主题为同学们上了一节精彩纷呈的道法课。刘律师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结合校园安全工作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普法教育。</p> <p class="ql-block"> 刘律师以民法典内容为基础,从贴近小学生的法律案例和社会热点事件切入,为同学们讲解了学习民法典的意义,讲授了公民在不同年龄阶段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用一个个接地气的普法小故事,加强了同学们“法治在身边”的感受。一个个课堂互动小游戏,增加了课堂趣味和互动性,做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一个个法律概念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流淌进在场的每一个学生心田。</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刘律师向师生们重点介绍了民法典关于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采用互动解答和实际案例的穿插方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化为生动、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告诫同学们面对欺凌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解决,并教育同学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创造利人利己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法制观念。</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时不时地进行问答互动。课堂结束后,同学们对民法典有了进一步认识。</p> <p class="ql-block">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课堂的最后,同学们参加了一场法律知识小竞赛,大家认真答题,把本节课所得成果都展现在了一张张试卷上。每一个正确答案也是自己对本次民法典活动的汇报总结。</p> <p class="ql-block"> 民法典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法治理念、权责意识、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民法典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师生对民法典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了青少年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采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信心!孩子们纷纷表示会继续弘扬法治精神,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民法小先锋。我们学校也会继续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为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照片:申玉欢</p><p class="ql-block">编辑:赫玮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