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示范教研情,名校助圆教育梦(副本)

林东九中——张海琴

<p class="ql-block">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p><p class="ql-block"> 春夏之交,时光恰好</p><p class="ql-block"> 刚刚好的憧憬与刚刚好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撞了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成就了彼此刚刚好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内蒙刚刚开始实施新高考,为了加快老师们理念的更新,贺校长将北京名校陈经纶中学的优秀教育资源不断引进林东第九中学,为老师们实时地、面对面地交流研讨搭建了平台。名校与名师的示范引领,激发了老师们教研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5月23日,陈经纶中学的陈耀老师上了一节文言文课,主题是《文言文的“情味”》;郭欣老师上了一节小说课,主题是《身在此山——探究小说作品中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然后高中语文组长张岚和初中语文组长王玲玲都进行了说课和评课。</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大胆的尝试、巧妙的设计和行云流水的表达都让我们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能够借助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将听、说、读、写落到实处,善于总结提练方法,进而实际应用,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打通了课内和课外、初中和高中的知识,最终实现了学科素养的全面渗透。</p> <p class="ql-block">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是群文阅读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此次聆听学习,真是受益匪浅,对于阅读我们也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们也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举一反三,尝试应用。</p>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陈经纶语文集团工作室的三位教师,又分别就文言文的大单元教学做了成功的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周末,但老师们都认真聆听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的分享,参与热情很高。老师们在周一开学后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且撰写了学习心得,现择取一部分分享如下:</p> <p class="ql-block">陆秀琪老师:听了专家的讲座感触深刻,联系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为: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风格。大可不必按照以上的这些方法亦步亦趋。古诗文的教学风格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最为基本的要求是教师首先要根据课标要求,坚持素养导向,推进大单元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强化语文学科实践,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自己读懂了文本,只有自己首先被文本感动了,你才能感动学生。</p> <p class="ql-block">唐珊珊老师: 常老师从分析文本细节入手,并就文本的历史评价,让学生以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对文本进行点评的方式导入课程,做到了整体感知。常老师课程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将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对文本作者情感的分析,这个活动可以说很新颖,也很独特,做到了跨学科,跨领域学语文,并且突破了语文这一学科固有的理论基础,糅合了心理学与文学中能够产生共鸣的部分,使语文的内涵得到了更广泛的延伸。常老师的作业设计也兼顾到了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即用本节课学习到的联读方法对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本中的作者代表体现出的魏晋文人的生命追求,这个作业可以说是本堂课的完美收官,充分体现了大单元教学中联读文本的意义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王海鸥老师:通过本次学习,我惊叹于陈经纶中学老师们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乔老师的大情境溯源和实镜在场,古诗文的浸润式构建,杨老师的《品味诗中苦,感悟心中情》,常老师的《与一份情怀相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学习到了很多,希望用到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课前要深入研究文本,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多样化,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张海琴老师:几位老师的古诗文教学活动设计都着眼于大单元情境的创设,将单篇课文的学习置身于整个单元的文化语境中:学习前立足文化节点形成知识储备; 学习中关注要素习得深度体验;学习后迁移文化情境升华体悟,有聚焦、有应用、有拓展。整个学习过程都整合在大情境中,有益于学生理解文本,进行文本加工再创造。</p> <p class="ql-block">郭素艳老师:一直对大单元教学理解不太好,听了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高中这两篇文言文的教学设计,很多地方新颖独特,让人眼前一亮。常老师课程中将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对文本作者情感的分析,这个活动可以说很新颖,也很独特,做到了跨学科,跨领域学语文,并且突破了语文这一学科固有的理论基础,糅合了心理学与文学中能够产生共鸣的部分,使语文的内涵得到了更广泛的延伸。这个地方的处理让我眼前一亮。总之,几位老师的设计思路,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展了我的思维,真的让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宗小雪老师:在这次专题学习研讨会上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成功做法,她的设计层次分明,内容详细,重点突出,目标意识强, 并始终以核心素养的落实、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也让我深受启发。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核心素养是教学的精神支撑,学校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实际,创建各种外在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促进学生的多面发展, 从这几点的简略分析,可以得知,核心素养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配件,也影响着学生对各个科目的理解和应用。</p> <p class="ql-block">邵秀梅老师: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叶圣陶曾说过:古诗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也就是古诗意象,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诗意,于是反复解说,还让学生解释背诵诗意,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学生害怕、讨厌古诗,更不用说诗的美感了。</p> <p class="ql-block">杨晓丽老师:我比较欣赏几位老师的“单元意识”,通过“大单元”承载“大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改变传统教材的线性知识链条。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以大任务统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有利于改变肢解式分析的教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闫兵老师:几位老师的古诗文教学魅力在于学习的浸润式构建。仔细阅读、涵泳品味、反复吟诵。有一个老师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见。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时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p> <p class="ql-block">李艳梅老师:古诗文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国人都应该深入学习和掌握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绝对需要古典诗文的铺垫和滋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应该具备古诗文的底蕴。今天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更是照见了自己的浅薄。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自己能够真正的走进古诗文,大量阅读和积累古诗文,包括诗人的生平和诗的背景等等。正如俗语所说:只有我们有了一桶水,才能自如地、更灵活的给孩子一碗水。我们应该像专家那样深入的,系统的去学习和教授,在大量的积累之上才能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进而去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并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积累。一位语文真的是宽而深的一门学问。似乎谁都可以教,但其实教好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其次,应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对照课标,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孩子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古诗文教学中整体把握,在品味意境中引发想象,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加强语文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推进综合学习。作为语文教师要像专家们一样真正走进古诗文,爱上古诗文,才能把孩子引进古诗文的无限空间和意境。</p> <p class="ql-block">闫晓伟老师:我认为通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并组织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中参与探究。学生在教师以大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思考分析中,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变得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学生搭建合适的学习体系。高效性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都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大单元整体设计中,教师需要分析教材的单元结构,对照所提供的内容、任务和教学目标,将教材中相对独立的板块进行整合与联系,让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热门话题,为学生搭建适合成长的课堂,让学生在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分析中,形成良好的心智,建立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促进教学人文性效果的生成。</span></p> <p class="ql-block">林晴老师: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涉学生能否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课堂评价经常被边缘化和遮蔽化,仅仅作为一种测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探究课堂评价对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之策,必须以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功能、评价氛围四个方面作为重要抓手和着力点。</p> <p class="ql-block">明月老师:几位老师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热爱中华文化,是新课改下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责任与担当。常老师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作者的情感分析,突破了学科限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心理学建立起联系,拓宽了学生思维。</p> <p class="ql-block">魏淑娟老师:我特别喜欢常老师活动二的设计:以古准今,自我修身</p><p class="ql-block">——阅读材料,联系《陈情表》《项脊轩志》中的家国观念,思考:当今社会中,“八德”是否仍能成为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践行它?</p><p class="ql-block">围绕以上内容写一则短评。要求:1.选定角度,明确中心。可论述“八德”与课文、自身相关联的方面。2.运用1-2则材料。3.字数不少于150。</p><p class="ql-block"> 这个设计不仅符合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宗旨,也实现了“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有效促进教材内容作为阅读素材和写作素材的效能共同发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写作教学效率,写作教学中提升阅读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五月,经历了最美的遇见,是一场缘分的开始,更是一次生命的绽放。这份遇见承载着学校的期望,承载着如诗的远方。往后时光,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不负期望不负己,感恩遇见感恩“你”!</p>

老师

教学

学生

学习

语文

古诗文

单元

文本

设计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