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诗歌与朗诵(第七辑)

秋叶(东湖枫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诗人解智伟先生创办线上平台,各路高朋每日来这里聊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5月1日,武汉著名诗人解智伟先生开启了一个具有学术价值的线上平台,云集省内外由具有一定水准的语言艺术研究者、诗学研究理论家、朗诵表演艺术家、播音主持专业的导师们等,每晚八点开聊“黄金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智伟先生说:这是一个以湖北省朗协为主体,聚集了北京、上海、湖南、四川、山东的朗诵艺术家和朗诵爱好者的线上平台。我们将邀请群内老师分享“语音一刻”,旨在深度探索朗诵的艺术规律,推动声音美学的理论传播,以期形成一个高水准的诵读交流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友点赞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智伟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惊喜——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大餐,丰富多彩!让我们收获满满!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演讲。我们听的如痴如醉,期待着每一次黄金一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2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智伟诗歌线上平台“黄金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讲人:张炳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话题:《栖居在诗性的岁月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炳绍 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武汉书协副主席,武汉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华中师范大学长江书法研究院学术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张炳绍老师主讲音频</b></p> <p class="ql-block">听众评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晚的《黄金一刻》,聆听了武汉文艺界知名人士张炳绍先生的讲座《栖居在诗性的岁月里》,这是他为朋友诗集所作的序言,也是一篇质量上乘的诗歌评论。聆听完讲座,品读梅爱光先生《站在春天的窗口》等几首小诗,欣赏炳绍先生接续发的诗歌与书法作品,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著名诗人卞之琳《断章》中的名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里从不同角度映出的两个画面、两道风景,都让听众、读者浮想联翩。风景美、诗歌美、诗评美,意境也很美!炳绍先生以作家、诗人的专业眼光,从梅爱光先生的诗作中,发现了其作品向往阳光、向往希望、向往善良,努力追求精神上的超脱的闪光之处,给了读者以真善美的追求和精神鼓舞。这些诗作,是诗人梅爱光远离喧嚣、重返心灵深处的自我疗愈与悲悯。但是,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诗评人,在肯定对方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诗歌存在“幽怀柔情有余,激情内劲不足,语言疆域还有待拓展”等弊端,体现了一位长者对后生的殷殷关爱。从张炳绍先生的这篇诗评中,我们在欣赏到他的文辞之美、思想之邃的同时,更能看出他的待友之真、为人之诚!谢谢张炳绍先生!(博古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双清山人 诗歌是截取一个点,表情达意,诗眼亮了,整首诗就亮了。感受张老师对青年诗人的殷切提携之心,有欣赏,有期冀。感谢张老师分享(戴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写诗不易,评诗更难!不仅要有高屋建瓴的格局,还要具备深刻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能展现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文学功底。张炳绍老师正是这样的一名诗歌赏析的高手,以其广博的知识学养,巧妙的切入角度,生动的叙述语言,深入浅出地将青年诗人梅爱光的诗歌作品中的精华特色逐一揭示出来,体其情,知其意。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十分中肯地指出诗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引导作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从生活中摄取更多的题材,丰富自已的作品,从诗评中得到更多的引导与启发,实在是令人折服,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感兴趣的读者含英咀华,开阔眼界,受到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味!(悠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汤立老师主讲音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5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智伟诗歌线上平台“黄金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讲人:汤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话题:艺术有用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汤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汤立中国画工作室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汤立花鸟画工作室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人民画院名誉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期待群内老师们积极参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众评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国画大师汤立先生今天演讲的题目非常有意思,《艺术有用吗》。演讲中他给我们泄露了一个天机,就是“气”在各个艺术门类当中的运用,好想随着老师的思路探究探究。但是因为这个双休日要随团采风,明天很早就要出发,今晚不敢熬夜,只有以另一种形式来向老师交作业了。而且很遗憾有两天的课都不能听了,只有回来再弥补吧!(悠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驰名中国的大写意画家汤立,是中国花鸟画坛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师,他的作品潇洒旷逸,古朴典雅,借天机之微茫,夺造化之神韵。著名诗人解智伟先生在《大地微茫中的徒者》这篇文章中,对汤立先生及其作品,作了神形兼备的立体描述,解先生如是说:汤是立不起来的,汤立却以水墨之姿兀立于中国大写意画的崇山峻岭之间,他用纵逸横强的画风,见证了中国画史的南丽北雄。……作品笔笔精妙,处处有墨韵,神完气足,实极必空,留白处又可洞见自然的灵性。这些作品已走出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传统,脱形而入神秘而清虚的楚文化,自在自为地直达老庄哲学的自然高度……。汤是立得起来的,飞瀑直下,百尺袈衣,甚至比水更浓稠,更有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完这篇文章,着实佩服解先生的敏锐与洞见,发现我已经找不到更好更精确的语言来绘画汤立大师了。于是突发奇想,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用几首小诗来诠释汤立先生的几篇大写意作品,以期表达我对汤立先生的钦佩与敬意!(悠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汤立 汤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赞汤立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地为师汤可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深潭春泻见龙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百年一脉道家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泼出丹青今古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0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晚的“黄金一刻”,聆听了著名大写意画家汤立先生题为《艺术有用吗?》精彩讲座。汤先生以宽广的视野、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哲学的思辨,从远古岩画、象形文字的艺术起源,到如今辉煌灿烂的书画艺术;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到道法自然、艺道双修的无量智慧;从艺术带来心情愉悦和视觉享受,到书画的养心、养气、养美、养身功能。思接千载,纵横古今,畅谈了书画的前世今生与艺术的无上价值。他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是超越功利的以人为本,是物我两忘的返璞归真,艺术的生发能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灵魂上的安顿与慰籍、人格上的升华与崇高、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古往今来,事实充分证明,书画不仅是一门艺术,能给人们培养高雅的爱好情操,更是一种养生之道、一种修身养生的好办法,在书画逸趣中,能让人身心怡然,益寿延年。从古代的智永、文征明,近代的齐白石、黄宾虹,到当代的画家朱屺瞻、黄永玉,都是活过90多岁的“老寿星”。古人云:“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练习字画,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写绘画者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了“练功”的境地,如同“练气功”一般,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气血充盈、正气浩然,自然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汤文选先生堪称中国现代大师级的美术家、教育家,誉满荆楚、声震画坛、美名远播,其大写意之虎、之鹰、之梅等,都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汤立先生子承父业,“与天为徒、与古为徒、与父为徒”,在传承、发扬大写意绘画风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求变,以如椽大笔,在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肆意挥洒、酣畅淋漓、独具特色。5月18日,中央台10频道《探索 . 发现》专栏中,以《笔写天地墨铸魂》为题,对汤立先生进行了专题报道,他创作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先生的高度赞许与推崇,可见汤立先生绘画技艺之高超、艺术成果之丰硕,这也是湖北人民的骄傲。感谢汤立先生的精彩讲座,祝愿汤老健康长寿、书画艺术日益精进!(博古舫)</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画是不太好突破的,花鸟画更见功夫。尤其当代思维的范围大致框定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文化的创新就根本不可能。只有绘画是没有滑出边界的风险的,所以绘画在当今很受追捧。绘画易学尤其花鸟,但学成学好也许一辈子极格都难。业界流行一句话“书法十年,绘画十天”虽然过于夸张,但反应了绘画的入门便利。但画是写出来的,却指明了画功所具备的基础,没有笔下功天搭不好框架,拎不清线条,更分不出五色。同样写意有大小之分。王雪涛的小写意清丽,散淡,洒脱,灵巧而又不失精细。这都是笔上的功夫。汤立先生的笔力猶劲,老到,结构奇巧,层次清晰,墨色雄浑而壮美。花鸟之趣在于巧妙的变形之上。妙在抓住物象天然而又奇诘的动态变化,在似与不似之间抓住物象最典型的特质寻求突破。最能代表汤老师风格的是作品《群英会》。这幅画,猛一看是一幅雄浑的山水,见之联想到周韶华先生的太行山水画所呈现的北方画派的狂放,其形与太行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细看突然发现那兀立的山峰竞是一只只排列错落的雄鹰。这种创新让人久久驻足。艺高人胆大,没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再好的创新思维也难以落笔成画。这种山水和花鸟的浑然一体的水墨大写意及其作品《群英会》命名是汤立先生秉承传统,发散思维的最好说明。谢谢汤老师!汉普亦有韵味,唯楚有才!(哈哈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者艺术无庸质疑是有作用的。普列汉诺夫将艺术和科学是作为同质化处理的。例如马斯克,是艺术家还是科学探索者?我认为他首先是艺术家,浑身散发着艺术家的脾性,艺术地追逐着科学的精神。仅他造的车,不管外形,结构,成本和目标理想无不闪耀着艺术之光。所有的工业产品和工业升级,生活用品和生活品质升级也无所不是在大胆想像和小心求证中推进的。欧州工业革命的兴起,然道不是文艺复兴影响和推动的吗。普列汉诺夫将艺术和科学作同质化处理是有严格的逻辑推定的。更不要说当代生活日常艺术一定是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赖。例如广场舞,能把他排除到艺术之外吗?或是艺术的边缘化?(哈哈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众对大师作品赞誉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漠有胡杨 挺立沙海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卧地似蛟龙 虬枝挽长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雷霆催更挺 傲骨天地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阅世三千载 回首万事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俯仰俱感慨 枯繁任从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泼墨笔已醉 写尔不老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汤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群里所有老师们辛苦的付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期待汤老师在武汉的画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墨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谭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纸铺笺洗砚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银钩妙笔绘梅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染香浮动弄清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皴墨凌空伸俏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入世淡然骚客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脱尘飘逸画师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虽开迟暮藏冰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傲骨一生为雪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春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谭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立世凌云向碧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修篁超逸独称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曲伸有度任风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虚实凭心随节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傲骨栖岩破缝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寒梅为友映霞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龙孙岁岁凤池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发青枝春色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六字令-松》(三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谭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铁骨龙鳞立顶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欣迎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俯首敞怀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错节盘根崖缝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天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禹甸欲飞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扎地擎天八面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声涛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浩荡震长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剪梅-胡杨礼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谭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尽狂风沙砺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直也脊梁,弯也椎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无常天道自刚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苦也阳光,痛也阳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傲骨铁干破寂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盛也锋芒,衰也锋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胡笳羌笛伴长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志气如磐,生命如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 &nbsp;</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汤立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以下古今书画家的寿龄中不难看出,书画对人的健康长寿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如隋唐之际的虞世南终年80岁,唐代的颜真卿被害时79岁,柳公权享寿88岁,明代的文征明去世时90岁,董其昌活到82岁。此外,翁方纲寿高85岁,包世臣寿长81岁,吴昌硕寿84岁,现代书画界名人于佑任、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郭绍虞、萧龙士、萧娴均享寿90岁以上。百岁以上的还有朱屺瞻、肖劳、苏局仙、孙墨佛。其中难能可贵的是孙墨佛在107岁时,还为参加奥运会的代表连写了20幅字,并说:我的长寿之道就是写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汉代的蔡邕在《笔论》中讲:“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唐代张怀璀在其《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见其意,书则一字见其心。”书法的练习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陶冶心灵,还有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韩玉老师主讲音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5月27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智伟诗歌线上平台“黄金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讲人:韩玉《浅谈新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声音赋能》(录音整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各位老师好,很荣幸在谢老师的这样的一个线上平台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说朗诵,但是实际上也不能仅仅只说朗诵,所以呢,我想我们今天的话题会谈到声音。谈到新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声音赋能这样的一个方向,或者这样一个话题,其实在两年之前,在我和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呢,我们就谈到过,那时候呢,我在逐渐的搜集和了解。相关的内容,那么今天呢,正好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此刻呢,我是在西藏山南买东和大家来分享,所以呢,有时候我说话的时候会有一点儿大喘气的感觉,其实还好,但是跟在武汉的状态稍微有一些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都知道当前呢,网络音频的载体是迅速的崛起了,音频成为了全民的一个席卷的一个浪潮,那么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这样一个自媒体传播的时代。文学传播的声音其实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更多的内涵,跨越碎片化的注意力和浅阅读的壁垒,文学传播的有声语言开始进入到大众群体当中。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参与的艺术形式,从而实现了声音从艺术到生活的回归。我们可以看到或者感受到,无论是在坐公交、乘地铁或者是散步啊,很多人会用手机去。听诗、听散文、听小说,好的有声文学其实就像一道光,引导听众进入作品的深处来获得心灵的共鸣。可以说,如今的乐听作品成为了新的文学接受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短短的几十年,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国人,我们的阅读可以从读书变成读图、读屏、听音这样的一些变化,我们从读大屏发展到读小屏,从很多人看一个屏到很一个人多屏。由图文发展到听声音,其实就是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变化过来的。其实文学的有声传播由来已久,我们先说说最开始的口头文学,最早形成书面。文字的有像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一两记,那么这些有文字书面的这样的一些记载,其实都是经过。唱词、讲稿或者是辩词记录下来的,它是最早的口语的面貌。那我现在所在的西藏就流传着一本史诗,叫做格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现在所在的这个西藏地区呢,它就流传着一部史诗,叫格塞尔王,那么它也是一个说书的历史传说,它的人都是被称为天选之人,有的人可能根本就不认识字。但是呢,可能突然有一天,他就会口语来传播颂唱格萨尔王的故事,那么直到现在人们才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所以说,口头文学。其实早于这个文学作品本身,那么在我们国家呢,其实口头文学涉及到最早产生是在春秋时期,我们很多成语,像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这些其实都是早期的评书。通过这样的一些传承,我们可以说就是口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现在所在的这个西藏地区呢,它就流传着一部史诗,叫格塞尔王,那么它也是一个说书的历史传说,它的人都是被称为天选之人,有的人可能根本就不认识字。但是呢,可能突然有一天,他就会口语来传播颂唱格萨尔王的故事,那么直到现在人们才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所以说,口头文学。其实早于这个文学作品本身,那么在我们国家呢,其实口头文学涉及到最早产生是在春秋时期,我们很多成语,像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这些其实都是早期的评书。通过这样的一些传承,我们可以说就是口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众评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代社会⽣活节奏越来越快,阅读时间越来越碎⽚化,给⼈们的‘眼睛’带来了极⼤压⼒,让⽿朵代替眼睛成为了当下都市人、特别是年轻⼈‘阅读’的重要选项,无论听诗、听散文、听小说、听评书,好的有声文学就像一道光,引导听众进入作品的深处,从优美的语言、完美的意境、精彩的故事、深邃的思想中获得精神愉悦,引发心灵共鸣。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文学传播的声音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文学传播的有声语言开始进入到大众群体当中,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参与的艺术形式,从而实现了声音从艺术到生活的回归。有声阅读也为出版市场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推进,有声文学、听书业务的发展应该潜⼒无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声文学推广领域的宽广度、“粉丝“数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文学作品质量的优劣、诵读演绎者水平的高下、制作合成者技术的高低。因此,只有优秀的作者、诵者和制作者珠连合璧,共同精心打造,才能创造出深受听众喜欢、具有强劲生命力和“圈粉”魔力的优秀有声文学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昨晚的“黄金一刻”,韩玉老师在西藏山南旅游途中,冒着缺氧的风险,以《浅谈新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声音赋能》为题,为我们系统阐述了有声文学的演变、发展过程。从民间说书口头文学的传播,到无线电下的调频广播,再到当今融媒体文学作品的声音再造,以及新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声音赋能等,神定气闲,金振玉声,娓娓道来。含英咀华,发人深思,受益匪浅。感谢韩玉老师的精彩讲座!(博古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到了19世纪的人类的生学技术诞生之后啊,人类身体的这个感知方式的变化,也影响了文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像照相电影。彻底解放了我们人类的视觉一样,人类的听觉也发生了变化。最早涉及到听的器具是什么呢?是1816年法国人发明的简易的听诊器。那后来呢?在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开始可以记录和播放一些人的演讲和语录了。在1887年,美国人呢,发明了一种便携的,容易复制的。叫留声机,这个设备呢,它被广泛的应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来我们知道,慢慢的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这是一个跨时代的通讯工具,那无线电呢,是从1906年开始发明,然后呢,在1935年。有了调频广播,那由此呢,我们的这个声音的传播被技术化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这样的一个变化,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声音的。生态,那么大自然的声音呢,已经不再是我们过去的声音生态中的主角儿了,其中包括像我们说的噪音,像气机器生产生产的这个轰鸣声,现代交通的呼啸声,电磁波和微波的消叫。那么这些其实都已经成为了文明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由此,声音景象作为一门以声音研究为本体的人文学科也就应运而生,那么现在自媒体客户端、APP这样一些媒体平台层出不穷。融媒体环境给我们的阅读和收听作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融媒体时代,音频蓝海是百舸争流,像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这些有声阅读市场的头部企业。重塑了音频的生态。比如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鬼吹灯,他是网络文学当中的一个异军突起的代表,他的播报者叫周建龙,他被称为播音散仙。小说经过他的声音在加工,摸金校尉的故事被讲活了,也把这个鬼吹灯的这个音频系列是以10亿次计的收听量。有声小说APP呢,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声小说APP已经从初创的网络文学变成了儿童读物、外语学习、娱乐综艺、人文社科,更不要说诗歌、散文这些文学题材,就比如说我们大家都认识的解智伟老师。他前不久发的那本书,出的那本书,《狼狈之恋》这本诗集在推出纸质版的同时,也通过音频作品打造了一个立体的阅读体验,那优质的有声读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优质的有声读物,它的原著品味过硬,又通过名家的演播,而且呢,通过精品的音效制作,给听众带来的知识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喜马拉雅荔枝这样的商业音频。他还充分利用了用户生产内容的这种模式,实现了作品在数量级上的快速的突进。比如说在2020年1月,喜马拉雅呢,就对外宣布平台的主播数量已经突破了一千万。那么这些主播除了明星大咖,更多的是怀揣梦想的普通人,主播人士的绝对的这样的一个优势,其实是让音频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了,但是也带来了有声资源的质量的问题。王蒙先生,他就说,新媒体传播的坏处是浅薄性和浮躁性,千篇一律,缺乏深度与经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喜马拉雅的创始人于建军则说呢?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对音频内容的需求多元,对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来说一个例子,2019年12月,三体广播剧第一季上线。那2022年1月,经过超过两年的连载更新,以1.1亿的播放量和09:06的高评分在喜马拉雅圆满收官了。这部作品呢?是中国顶级的配音团队,演播制作投入了超千万。那通过丰富的声音的层次,再现了一个科幻的质感,营造了一种末日的氛围,让听众不可抗拒的进入了三体世界。所以我们说具有故事性的文学作品是非常适合进行声音再造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具有天然的内容粘性,像那些搞笑的段子啊,海量的浏览,其实都代替都代替不了深度的阅读,所以说呢,听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融媒体时代,文学作品应该也已经搭上了有声传播的赋能的高铁。其实无论我们现在的平台载体如何的更新。内容为王的原理是永不过时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断提升质量,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那么现在呢,我们已经,特别是我们这个群里的这样的一些朋友们,已经从娱乐消遣向理性思考在回归。我们会认真的思考,为什么听,是否需要听,应该听什么?消遣娱乐固然重要,但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更应该得到充分的挖掘,打造更好的、更多的优质的有声作品。其实文学有声作品啊,它是一门通过声音创造听觉形象的艺术,它不仅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主要呢,是通过声音来实现叙事的目的。听众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感受与这个作品进行联系,并且展开联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创作有声作品的时候呢,我们是需要将声音的表现力充分的发挥出来的,通过声音对人物的形象、典型环境进行塑造。利用声音表现力将时空进行巧妙的转换,并把握住对节奏的控制。其实听众在作品当中是凭借耳朵来对世界进行感受的。一切没有型,但是一切又是非常的真实,声音可以对真实环境进行缔造,比如说人声嘈杂,火车鸣笛会让人想到火车站的景象,流水、鸟鸣虫叫。可以让我们想到郊外,那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对故事的空间环境和发声场景来进行描述。其实乐听作品呢,主要是用声音为听众塑造人物形象的概念。来判断和想象人物的外部形象、年龄和个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之后我们通过音乐、音响这些和声和我们本身的语言、声音的这样的个叠加,或者是交换节奏,使环境和场景得以确定,然后呢,能够对人物的心理变化或者是当时的活动进行生动的演绎。比如说我们在声音高亢、急促、嘶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我们面前看到的是一个凶猛粗野的人,站在面前,形象鲜明又生动。如果我们的音乐节奏快,可以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兴奋和渴望,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自然的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么这个里面呢,我们就要谈到声音的材料这样的一个话题,无论我们是演播的内容,还是从自然或生活中收集到的素材,都是可以通过艺术加工、提炼和模拟,都是根据不同的。人物的性格、情感变化和情节发展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使听众的感受受到影响。就通常而言,我们需要将声音的可听性放在第一位去考虑。也就是说,内容为王,选择生命力最强的声音,比如说轰隆的雷声,会让人感到压抑恐怖[流泪],那么一段深情的独白,配上动听的音乐,缓慢的节奏,更会打动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在进行音频编辑,创作有声作品的时候,有时候呢,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错误,就是容易以文字为主体的思维惯性去把稿子写好,然后读出来。再拿音乐、音响或者是相关的采访的其他的声音去填充,这种方式呢,就是在新闻类节目当中是可行的,比如说我在讲课之前给大家发了三个内容,三个音视频内容。那么其中有两个是来自于非专业人士做的,那么他们在讲述的过程当中,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思维惯性去表达,他只是把内容说清楚,那么在文艺作品当中呢,其实。那种文字为主体的思维惯性并不合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音乐类节目的这样的一个编辑的时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说的内容,字数、出入的位置都会受到音乐旋律的严格的限制,写稿的时候呢,我们其实应该是更充分的考虑脑子里的画面感,然后去考虑音乐。那么至于整体的叙事架构的布局,比如说怎么衔接,怎么转场、启程、转合,都要是以声音蒙太奇思维来统筹的。著名的导演爱森斯坦在谈到电影蒙太奇的时候呢,就谈到了镜头之间。遵循的冲突的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声音的衔接呢,其实也是这样,声音素材的编排整合呢,也要形成差异和互补,每个素材之间既要指向同一个主题,又要容纳不同的信息,才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嗯比较有经验的,我们的音频制作者其实都是格外注重审美意境的塑造的,在塑造意境的时候,一些典型的声音的运用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专题音乐节目丝路传说有一个典型音响的应用,其中讲到玄奘取经的故事的时候,解说词引用了历史学家的话,这段话是这样说的,无论怎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它是唯一的亮光。话音刚落,音乐中恰好出现了一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话音刚落,音乐中恰好出现了一段木鱼声,这个时候,木鱼轻轻的敲打声就会有一股禅意扑面而来,恰好呼应了黑暗中唯一的光亮这句话的意境。那么这一段呢,堪称表现性蒙太奇的经典范例,长期以来,其实我们有很多的音频爱好者或者是专业人士,摸索出了很多宝贵的音频创作的经验。那么。刚才我们所提到的声音蒙太奇既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创作思维,伴随着声音场景的进一步的丰富和延伸,那么相信呢,在技术层面支撑的情况下,在。融媒体的时代,有声作品的创作呢,会在实践当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修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记得叶家云先生曾经说,声音里啊,有诗歌一半儿的生命,那余光中先生他所期待的散文的模样呢,也说要有声、有色、有光。在文学作品当中,声音是情感意念的回响。其实人对声音的感知啊,它是大脑对声场之间的一种互动,包含了听觉、情感、联想、记忆这些主观因素。所以无论是风声雨声,还是嬉笑怒骂的人生。或是琴声、敲打声,这些呢,都承载着很多丰富的意义,无论它是小声还是大声,无论是长还是短,无论是高还是低,是徐还是吉,是哀还是乐。是刚还是柔,疏而密,都可以成为讲述故事、揭示情景、塑造人物、展现时空、表情达意的特殊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喜爱朗诵?一般来说呢,其实声音被理解为是一种波,人们的听觉范围并不是一直不变的,随着我们人的年龄的变大,听力范围其实在缩小,小于我们的听觉范围叫做次声波。大于我们的听觉范围,叫做超声波。那我们人体呢,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它有共振,对许多不同的频率会产生反应。人呢,就像一个特殊的交响乐队。当我们处于健康的状态的时候呢,就会演奏出与我们自己和谐的音乐,我们把它叫做平衡和谐的健康之音。心念就是声音背后的力量,它是人们产生声音时的意识。那么当一个人带着某种目的制造一种声音的时候,这就是声音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不仅对不同的声音会有不同的反应,其实对不同的心念也会有不同的反应,那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这样呢,我们的思想、信仰、心念、感情、意识。不管我们怎么来叫,他,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声调常常会传递出我们人的感情心念,所以人的情感心念就会转变到声音里了。而人会受到声音里的情感的感染,并且呢,人们会容易察觉出声调的变化,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喜欢朗诵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需要,每个人呢,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那么有声作品对不同人的心灵作用它就是不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一种音乐可能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有的人听到一种音乐,他会感到放松和快乐,但是有的人就会感到悲伤[流泪]。声音啊,它是一种。声波的营养品,能够滋养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声音又是多维的,能够同时对很多层面,比如说生理、情绪、心理产生作用,所以我们要理解声音它是一种。精细的力量。很多人认为呢,声音越大越好,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当我们用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不需要像专业人士发出的那样悦耳,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就是你在发声的时候。你要感到舒适,并且没有伤害到你的嗓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要意识到,就是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声声音让自己感到舒服,所以说声音和意念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那么。人的意念、想象、感情和信仰能够增强声音的影响力,由此呢,我们说到了另外一种赋能,就是声音能够赋能我们健康。那心念呢,可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的和世界的影响能力。其实呢,通过声音展现意境和情趣一直都是一个难题,但是正因为想要使声音成为一种有意义、有意味的语言,那么就需要我们学会聆听,仔细辨别。免于失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充分的考虑主观和客观,画面与声音,无声与有声这些因素,并且呢,学会综合运用这些更多的手法去模仿声音,展现声音,总之呢。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又转瞬即逝的声音,确实是文学类的文本写作的重要因素。我们呢,要有倾听生活中细小声音的意识,学会选择声音。分析声音,创造性的处理声音,使他成为叙述故事、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管是文学语言还是有声语言,都属于人类精神层面,是作为社会结节点的人抒发性灵,表达爱憎由己达人研制传神的心灵总书写和诗意的生存。融媒体时代,只有我们善于的利用新的载体,将文学和声音有机的结合,才能够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作品提供更多的声音赋能。感谢大家我今天的这个分享。到这里结束,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根据录音整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2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讲嘉宾:杨建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题:朗诵作品的音乐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建松(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nbsp;、副秘书长;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期待群内老师的参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杨建松主讲音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讲文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朗诵与音乐的联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浅谈朗诵作品的音乐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尊敬的解智伟老师、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和专家:大家晚上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我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朗诵艺术领域的新兵,草根诵者,一个无名号无光环的退休老头儿,但痴爱朗诵艺术,努力秉烛夜游,曾经的保卫者、教育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现在是一个朗读者和传播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分享的题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朗诵与音乐的联姻——浅谈朗诵作品的音乐设计(聊聊朗诵的垫音),为何要谈这个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是解老师出的题目要认真完成,作为进群学习交流的进见礼和缴的作业;二是实践中有感悟有困惑,也发现诵友在朗诵完成过程中的一些缺失,感到有必要做些总结来分享交流,今天的话题不过是抛砖引玉;三是在自我完善过程中,缺失需要高人指点迷津,传授方法技巧,所以在这里也不怕示短和露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为何要进行朗诵作品的音乐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朗诵作品进行量身定制的美化包装,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朗诵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的讲,音乐设计是完成朗诵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演讲不用音乐,朗诵一般要有音乐。古有吟诵、吟唱、词曲原本一家,后来逐渐分离,如宋词,每个词牌固定字数、格式、韵律和曲调,填好就可唱,后来词曲分离,独立成文;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诵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丰富多彩的形式,无需乐队、无需专门设备、无需场地条件,就可以实现诗文诵读与乐曲的有机结合,呈现出既动情又悦耳的朗诵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伴奏(配乐)对朗诵作品的作用有哪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营造情境。伴奏为朗诵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乐声平台,适合作品和诵读的音乐对朗诵者演绎作品起到引领进入、铺垫酝酿、烘托宣泄、切换转折、强化升华、延伸思考等作用,它与作品和诵者的情感情绪、情境情景融为一体,其所产生的立体和动感的综合声效,无论对朗诵者和聆听者,都会让作品内涵变得丰富生动和饱满厚实,使语言所表现的画面感更加具象。(比如:悠扬的笛声、哀怨的筝萧、激越的号声、恢弘的交响带来不同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凸显层次。朗诵的作品都有自己内在的文脉逻辑和情感变化。每个乐曲也都有有前奏、主体和尾声;不同曲子又有不同的节奏、基调和结构,所以,在选择和剪辑伴奏要视情选曲,变换组合,通过伴奏(配乐)起承转合的作用,来强化朗诵作品的层次,突出作品主题和艺术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画龙点睛。通过在音乐中插入和点缀不同的声效,如:钟声、风雨声、鸟叫虫鸣声、哼鸣歌声、暴雨雷霆、人欢马叫等等,增强作品的情境带入感,会让人在聆听中增强亲临其境的真实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4、锦上添花。恰到好处的伴奏和配乐,能有效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起到助推加力、渲染造势、宣泄爆发、拾遗补缺、余音袅袅的效果;而使用不当的伴奏则影响作品的感染力,作用适得其反。就像美女化妆和产品包装一样,适用、美而雅的伴奏可使美的吟诵更美,或者使不太完美的得到弥补和掩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选取伴奏(配乐)时常见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选曲不恰当:用了不该用的伴奏、配乐,或拿来就用不加修饰,不考虑作品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古今中外、喜怒哀乐、情景人物等背景,就会出现违和不搭和过于穿越的问题。所以,在选曲时要注意曲子的标题,或者通过搜索关键词来寻找契合作品主题(如:春夏秋冬、爱恨情仇、风花雪月、祖国江山等等)的曲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主次不分明:发挥不了伴奏(配乐)所应有的“伴(配)”作用,或喧宾夺主,或远离主体,伴奏的音量大小不适中、伴奏和朗诵的音比不当容易造成这样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节奏不协调:伴奏的层次、节奏与朗诵的层次和节奏不合拍,脱节两张皮,跟不上趟。(如:朗诵高潮时伴奏无声、该枪响的时候哑火、不该狗叫的时候狗乱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音乐设计实践中的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理解作品特点,把握情感基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无论朗诵还是配乐,把握作品基调和情绪变化是根本。比如《海燕》的情感主基调是激越昂扬的、《乡愁》的情感主基调是愁绪满怀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感主基调是忧伤的,但是擦燃火柴后看到幻境时又是充满着快乐和希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分析吃透作品是音乐设计的基础——不同体裁:散文、自由体诗、古诗词、古文……;不同情感:豪情、激情、柔情、恬淡、悲情……;不同风格:叙事的、抒情的、解说的……;不同篇幅:长篇的、短篇的……对伴奏音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根据作品需要确定选什么乐曲、用多长的乐曲、组合使用几首乐曲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把握声线特点,有的放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男声女声、音质音色、音域音量,诵读习惯、情感变化等,选用适合的伴奏乐曲。(谢会长、杨会长、樊会长几位声音就有很大的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熟悉乐曲特点 契合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乐何须懂”,要靠耳听、靠心悟。不同器乐在表情达意上会有很大的区别。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提琴:小提琴,情感细腻,有的欢快跳跃,有的悠扬抒情,乐音偏高,音色尖细,适合配一些感情细腻委婉缠绵的诗文;中提琴悠扬雅致,适合配一些舒缓曼妙、抒情味道比较浓的散文;大提琴曲子一般深沉忧伤的,适合配一些悲哀、痛苦、伤感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交响乐:大气恢弘,强烈震撼,适合作为颂歌、史诗性的作品的伴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筝、琵琶、古琴等:适合中华古诗文和描述民族民俗风情风物类的诗文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钢琴曲中,那些比较明朗轻柔的乐曲,适合配一些自然跳跃、节奏欢快的诗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笙、箫、葫芦丝、二胡:抒情、哀怨、忧伤或悲凉,适合做溯源怀古、民俗风情、古风旧事等诗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吹奏类:小号、萨克斯等等……适合思考、怀念等诗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马头琴,沧桑、抒情、悠扬,适合配一些描写草原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每种器乐的不同乐曲差别也比较大,所以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用合用的乐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增强音乐素养的方法和途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既练耳,更练心,不断提高音乐鉴赏力。实践中我采取寻、藏、赏、比、试、调、用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寻:有目的的搜寻扩展伴奏音乐资源,如qq音乐、酷狗音乐、搜狗音乐等,搜主题关键词、搜器乐分类、搜演奏者等,下载保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藏:分类收藏建库,方便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赏:经常浏览欣赏所藏,择优汰劣,心中有数;多欣赏名家诵读及伴奏(合用的收藏,识别、备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比:选用时反复比较不同曲子,哪些更适合相应的朗诵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试:诵读试用,感受实际的音乐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调:通过调整、修整、剪辑、搭配,来满足作品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总体调控,作品合成,单独存档,以备后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衷心地感谢解智伟老师的认可、推荐和布置的作业!昨晚出的题目,虽仓促完成,但还是促使我认真做了一词总结回顾,也是一个难得的提高和收获。我是解老师的忠实粉丝,不仅欣赏他的作品,更钦佩他的执着坚韧、他的才华学识和谦和为人,他的诗文著作、策划的线下交流、建立的线上平台,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让我们见识更多美好!今晨和谢会长交流,他特意提到解老师作为省朗协的艺评专家,对朗协的发展高度关注,不遗余力,为此,转达谢会长的问候和谢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初来乍到,冒昧妄言,谬误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和朋友们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一将至,祝愿所有的朋友们童心永葆,青春常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众评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铁马豪歌老师晚上好!您辛苦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您的传授给了诵读音视频制作者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您告诉我们音乐是用它的情绪在为作品作渲染,它能给诵读者以推波助澜,使诵读的情感和配乐互相应和,交相辉映,从而让作品更加动人心弦。 当然极个别追求特殊效果的无背景音乐诵读除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您提纲挈领似的配乐宝典,必将给大家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感谢您的无私奉献。还希望把握一下,画外音的配乐,最好用纯音乐为好,注意诵读的节奏和配乐的节奏呼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次谢谢@铁马豪歌老师!辛苦了!(桂中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晚“黄金一刻”聆听了杨建松老师《关于朗诵与音乐的联姻——浅谈朗诵作品的音乐设计》讲座,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度重视。接受解智伟老师交代的讲座任务后,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朗诵音乐制作的资深专家,一刻钟的讲座自然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但杨老师“视听众为上帝”,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之,立即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进行精心备课,精神可嘉!二是真诚坦诚。将自己多年来刻苦学习的专业知识,完整、系统、全面,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家,既畅谈了朗诵音乐制作的技巧,也分享了音乐制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收获与缺失,丹心可鉴!三是非常专业。杨老师从对讲座题目的理解、为何要进行朗诵作品的音乐设计、音乐设计实践中的体会、增强音乐素养的方法和途径、音乐剪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熟练掌握音乐剪辑制作的工具软件等六个方面,条分细缕、“庖丁解牛”,深入细致地逐一进行了生动讲解,其专业水准、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务实可学!感谢杨建松老师的精彩讲座!(博古舫)</span></p>